创新驱动引领京津冀产业升级
2015-08-22张伯旭
张伯旭
京津冀产业整体升级,最重要的就是依靠创新驱动,包括科技创新、观念创新和管理创新,特别是倡导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营造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形成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中央讨论通过,为三地协同发展明确了总体方针。要贯彻落实好这个规划,北京起着至关重要的关键性作用,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加快产业调整疏解,最大限度优化提升“四个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另一方面又要围绕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宏伟目标,主动发挥首都科技创新优势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三地产业整体升级,打造京津冀新的经济增长极。
疏解与发展
当前,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北京的首要任务,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需求动因。北京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去年出台了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以及污染行业和生产工艺淘汰目录,过去两年,就地关停退出了700多家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注销了1000多家小型低端企业。同时往天津、河北转移布局了一大批工业项目,包括现代四工厂、北京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北京企业到津冀两地的投资已超过千亿元。下一步北京还将进一步加大产业疏解力度,对于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的约束指标,大力压减,进而突出首都核心功能。
但是也不能片面认为调整疏解就是退,就是不讲发展,我们要更加辩证地看待疏解和发展的关系。就当前北京的发展阶段而言,疏解是必经之路和唯一选择,也可以说疏解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是更高层次上的发展。主动瘦身就是积极健体,北京要通过疏解,改变过去发展层次不够高、发展布局比较散的状况,腾出更大的空间,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布局调整和结构升级,来实现更加绿色、科学、可持续的发展。
关于如何疏解,去年北京已经提出“五个一批”(即“禁一批、关一批、控一批、转一批、调一批”)的总体安排和梯度布局的基本构想。“禁一批”就是严格按照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禁止新建、扩建首都不宜发展的工业项目,尤其是明确全市范围内不再新增一般制造业。“关一批”就是坚决就地关停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全面治理镇村工业大院,加快清理小散乱企业。“控一批”就是对城市废弃物处理、炼油、食品加工等保障城市运行及民生的行业实行总量控制。“转一批”就是对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一般制造业实施整体转移。“调一批”就是对高端产业中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制造环节实施调整,主动在京津冀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当然,也不是一说发展就一定是聚,就是扩张,而是要通过发展支撑“四个中心”定位的高端产业,通过智能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用更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实现产业人口数量的降低和人口结构的提升。
此外,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也不是简单的企业搬迁和生产力平移,而是要通过创新,通过引入和发展高端增量,在企业层面实现本地转型和异地升级,在三地区域层面实现高端产业集群壮大和能级提升,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群和经济增长极。产业整体升级的过程可能需要5~8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高精尖再造发展基因
首都是全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在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中担负重要使命。北京要通过自身的结构调整在更高的水平上辐射带动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去年2月26日视察北京时已经对北京的经济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就是北京应该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北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发展高精尖产业是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突破口的定位,起草了高精尖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及产品目录等文件,明确了具体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并且进行了科学布局引导。
北京高精尖产业应该是面向京津冀高端产业集群的先锋产业,是主导科技革命的未来产业,是具有价值高端化、技术自主化、体量轻型化、生产清洁化特征,能够支撑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定位的标志性产业。如何打造面向京津冀的高精尖产业?初步考虑是充分依托拥有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四新企业”,重点发展创新前沿产品、关键核心产品、集成服务产品、设计创意产品、名优民生产品“五大类产品”,在集成电路、信息安全、4G移动通信、大数据与物联网、智能制造装备、新一代健康诊疗、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实施“八大专项”工程。
对京津冀而言,就是要以打造高端产业集群为抓手,整体提升三地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构建起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如何实现京津冀产业整体升级?最重要的就是依靠创新驱动,既包括科技创新,也包括观念创新和管理创新,特别是倡导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营造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形成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
当前,科技创新的重点是技术创新。要充分发挥中关村示范区技术原创优势,主动推动更多的创新成果在京津冀范围内实现产业化,鼓励引导在京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开发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并逐步向天津、河北进行布局。
要利用好首都开放程度高的优势,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通过国际并购、技术合作等方式,实现技术的引进吸收再创新,力争在信息安全、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北京要承担起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组织者和引领者的重要职责,要与国家相关部委和天津、河北两地政府一道,通过大力度的改革,重点围绕科学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服务创新,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努力打造“政、产、学、研、介、企”一体化创新链条,大力营造适合创新创业的整体环境。北京经信委考虑推动组建大数据、可穿戴设备、健康医疗、工业机器人、通用航空等领域的产业联盟,推出一系列关键技术和重大专项成果转化平台,通过补链强链等举措,以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为牵引,再造高端产业发展基因。
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的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都没有明显的优势,也缺乏自身鲜明经济特点,在长三角依托上海自贸区和长江经济带、珠三角依托粤港澳形成新一轮经济增长之势的时候,京津冀必须借助中央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契机,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endprint
在前30年的发展阶段,长三角和珠三角获取了改革开放后外贸的第一桶金。在改革2.0的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创新驱动,京津冀必须抓住北京作为教学科研资源最为集中、跨国企业和国有企业最为密集的优势,挖掘新的转型发展“金矿”。京津冀协同要将创新与产业一体化发展作为重点,借鉴英国等国家先进模式,成立专业机构促进专利的交易和转化,让创新主体与产业更有效对接; 打造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一体化发展的试验田;给予及时有效转化科研成果的企业一定的财税支持。
推动环境提升
搞产业的核心就是搞环境,必须要把产业发展环境再造作为促进京津冀产业整体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既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无所作为,而是要提供让创新创业种子能够发芽成长的阳光、空气、土壤和水,促进市场要素在三地加速流动,提升区域经济活力。
与珠三角和长三角源远流长的商贸文化相比,京津冀在历史形成的政治文化背景与之有较大差异,必须通过市场机制的完善来增强市场活力和持续增长的动力。具体而言,投资政策和法律环境要完善,从源头鼓励和保护创新;通过开展商贸、会展活动吸引有活力的企业或者企业家互动,激活现有企业创新环境;通过股权改革、考核机制等手段调动员工开拓和投入市场的积极性。
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一大发展契机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原有市场和产业体系下后发区域很难直接与先进地区进行直接竞争,但是互联网时代给产业注入新的原动力。京津冀应该加紧构建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通过网络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发挥网络制造、服务型制造的优势,形成资金、科技、人力、文化等资源的网络化流通。鼓励优势企业开展跨区域产业整合,加强产业链控制力和辐射力,进一步扶持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
当前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环境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整体优化提升,特别是在产业政策、人才吸引、产业园区建设以及产业要素配置等方面,亟须加强。下一步三地要携手推进产业环境再造。
要在中央支持下,探索跨区域法规、政策、规划一体化,减少政策落差,实施统一监管,打破行政管理的区域藩篱,整体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水平。
要着力引进和培养一批世界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发展壮大创新型技术人才队伍,配套专设一流的生活服务设施,特别是在医疗保障、子女就学、交通出行等方面,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
要按照产城融合的模式,高标准共建产业示范园区,支持中关村和亦庄开发区等在河北、天津建设分园,坚持建设标准不降低、准入门槛不降低、管理水平不降低的原则,有序引导企业外迁扩能,适当延伸政策覆盖面。
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和技术交易服务市场,使创新成果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同时实现其最大价值。
要加快构建产业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各类投资和金融机构,集合使用风险创投、股权投资、并购重组、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工具,大力引进民间投资,参与到重点产业建设中来。
(2015年5月13日,作者在中国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上就本文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