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新平台建设国际启示录
2015-08-22吴特
吴特
促进“互联网+”下的创新创业,离不开创新企业的成长和创新孵化平台的打造。从国际经验看,美国的做法以资本的力量见长,德国模式的技术转移成果斐然,以色列模式植根本土,独树一帜。中国的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企业发展应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实施“资本+专业服务”双驱动,提高技术转移与应用的效率,挖掘本土特色创新资源。
“互联网+”开启了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时代,也给当前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新的机遇。而要把握这一机遇,除了创新企业自身的努力外,还必须积极打造创新孵化平台,多方营造适合企业成长的环境。在这方面,美国、德国、以色列等发达国家都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模式,其经验可资借鉴。
美国:资本的力量
美国的创新创业引领全球,其创新孵化平台建设也成为各国纷纷学习的样板,但美国模式的形成是有其独特条件的:第一,金融。美国是拥有全球金融霸权的国家,美元的霸权地位至今仍然稳固,而其国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也高度发达,这决定了它很早就走上了依托金融资本的发展道路。第二,产业。早在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后,美国的传统制造业就已经逐步衰落乃至“空心化”,欧洲、日本纷纷崛起,甚至取而代之,迫使美国寻求新的产业升级发展方向。第三,科教。美国不仅是世界高科技中心,并且也是文化中心、高等教育中心,大批世界顶尖高校、研究所、科技人才聚集是其创新创业的重要支撑力量。
因此,美国模式自然地走上了一条“资本型”的发展道路: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为金融支持,以高科技教育和研究为智力支持,推动资本力量和科技力量的对接,给科技插上资本的翅膀,给资本注入科技的内涵,最终独步于全球高科技创新创业的巅峰。YC、TechStars等孵化器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在推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方面,美国模式也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以资本为核心和纽带,将企业家、资本家、行业专家三者的力量结合起来,共同推进“互联网+”。
以车辆出租行业为例,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介入,就为这个传统的行业注入了革命性的力量,而“资本”则在推动这种“介入”和“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助跑作用。拼车平台“吉姆顺风车”(Zimride,比时下很火的Uber成立还早两年,目前也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吉姆顺风车通过建立一个拼车社区网络平台,方便用户们发布和查询拼车信息、出租车内空余座位,减少出行成本,从而实现了互联网、信息化与传统产业的紧密融合,并改写了传统的出租车行业结构。
回溯吉姆顺风车的发展历程,离不开美国“资本”模式的支持:两位企业家的创意最开始是获得了30万美元种子基金的支持得以起步;随后,公司获得天使投资基金“闸门”(Floodgate)基金和数位天使投资人共120万美元的支持;2011年,又完成总额600万美元的融资——可以说“资本”与吉姆顺风车一路相随。
然而,一路相随的还不仅仅是“钱”,更有随着“钱”一起来的“智”:作为天使投资人的“闸门基金”,不仅对新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在很多方面提供商业支持和专家服务,帮助企业快速成长,包括:帮助创业企业发现新的重要机会,创造更大的利润收入;预测、分析、避开市场陷阱;吸引、聘用重要人才;寻找志同道合的商业合作伙伴,与他们联手,更快地实现目标;关注客户核心利益,为他们创造最大价值,避免不必要的竞争;在公司内部保持创新的激情;及时发现后续的资金支持等。闸门基金的创始人迈克·梅普尔斯本身就是成功的科技创业者,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以及公司战略等方面都有丰富的专业经验。
在美国,类似闸门基金这样的投资机构很多,它们一方面精心筛选各种创意和企业家,一方面对接美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一方面又拥有丰富的行业专家资源。“美国模式”就是以这样的投资机构为纽带,聚集和连通着企业家、资本家、行业专家等多元创新要素和资源,共同打造出企业孵化和创新平台。
德国:转移的力量
德国是“工业4.0”的首倡者。而且,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制造传统的工业强国,它非常注重将未来制造业的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等趋势与传统制造业本身的创新升级结合起来。
那么,德国人是怎么做的呢?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科技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发挥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的作用,把创新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加快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内的应用,使其插上“科技的翅膀”。德国有很多非常成功的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其中的中小企业,它们创造了全国80%以上的工作岗位,许多都是行业的隐形冠军和全球的佼佼者。这些企业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依托德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完善的知识和技术转移系统,对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进行转化和应用,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因此,德国模式可以说就是一种“技术转移”模式,通过技术转移和应用,打造传统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创新孵化平台。其中,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史太白”最大的作用就是充当了当地科技与产业之间的“桥梁”:一方面,德国的科研力量雄厚,汇集了多所高校以及著名研究所,知识和技术来源充足;另一方面,德国的汽车、机械制造等行业发展水平高,存在不同层次的技术需求。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为上述供需之间搭建了桥梁,当地企业买断技术后,既消化吸收了科研成果,又促进了产品升级和企业发展,实现科技界和产业界之间的良好互动。政府资助和引导、企业化运作是史太白技术转移平台建设模式的精髓,史太白通过政企产学研结合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构建了技术转移能力体系和价值链。
此外,这个平台的顺利运作,重要的一环就是要依靠技术转移人才,通过人才来实现。所以史太白就通过建立大学、设置课程来培养技术转移的“使者”,针对不同项目开设专门的课程,用于培养各类专业的技术转移人才。同时,通过设立咨询中心和研发中心,为技术转移工作提供配套的中短期咨询服务,覆盖技术领域和企业设立、市场开拓、运营管理、企业发展战略等环节,同时为企业、信贷机构及投资者提供项目及企业分析和评估,帮助客户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同时,利用研发中心的大批优秀的技术专家和人才,对一些已有技术进行深度开发,使其更好地与客户需求吻合。通过咨询和研发的配套服务,史太白进一步赢得和成功服务了大量技术转移客户。endprint
在推动“互联网+”方面,德国的“技术转移型”平台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仍以史太白为例,它一头连接着德国研究机构资源,另一边连接着德国各类不同规模的企业,推动前沿科技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2014年其与德国西门子总部合作进行一项供应链全球优化项目,重点就是把最新的供应链技术转化和运用到工业生产、物流当中去,同时培养运用新技术的一线工人的技能和创新能力,使新技术在供应链当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更好地融入到传统行业中。
以色列:本土的力量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推动各类创新孵化平台建设。以科技孵化器为例,据统计,目前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1700家,大学科技园115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创新孵化平台建设“同质化”乃至“空壳化”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在中国,很多平台还停留在挂个大牌子扮演二房东角色,仅仅是向企业收取税收和租金。更有人指出:国内创业加速及孵化机构形成一股风,但95%以上有问题。此种势头如不刹住,许多平台的泡沫化恐怕在所难免。
要避免这个局面,未来的创新孵化平台就必然要走“差异化”、“特色化”的道路,做出实质内容,结合当地资源,发挥本土优势。在这方面,以色列的发展道路值得借鉴。
以色列是个小国,也是个资源贫瘠的“穷国”,更是个危机四伏的“战国”。但偏偏这样一个国家却被人称为是“创新的国度”,尤其是在通信、生命科学、IT及企业软件服务、半导体行业等前沿科技领域更是独树一帜,世界顶级的科技公司几乎一半都有过收购以色列创业企业的经历,单是思科一家公司就已经收购了9家以色列的公司。这样一种巨大的反差使得我们不禁要问:它的创新动力何在?它的创新孵化平台又是如何运作的?
其实,以色列的创新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最关键的就是其积极应对本国面临的特殊“危机”并通过本土创新来“化危为机”的能力。在应对这些特殊危机的过程中,以色列的创新事业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本土化”的发展路线,可以称之为基于危机应对的“本土创新”模式:特殊的外部环境限制、压力和危机迫使以色列必须从创新找出路、以创新化解危机,而孤立无援的处境又使其必须依靠自力更生为主,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利用本土资源优势,从而走出一条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创新孵化之路。
以色列国土面积狭小、土地干旱贫瘠,却因此诞生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节水灌溉和高科技农业,从基布兹公社中走出了“耐特菲姆”等世界现代农业龙头;外部敌对势力包围、军事安全形势严峻,却从国防军事体系中衍生出了发达的创新网络和军民科技创新体系,涌现出一批“军转民”的创业范例;而犹太人独有的世界性联系,以及遍布全球的商业、金融、科技人才和网络又为其加强对外科技创新交流、创建高度国际化的风险投资体系提供了种种便利。尤其是以色列的国防军系统,更成为以色列创新孵化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国防军系统这个平台在推动以色列“互联网+”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这一领域的创业人才和技术就是直接源自以色列军队。2013年以11.5亿美元被谷歌收购的以色列地图技术公司Waze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数据指出,36%的以色列高科技新创企业家曾服役于以军科技部门;另有29%的高科技员工也出身类似的科技单位。以大数据创业领域为例,许多以色列士兵都在部队里的“电算及信息系统中心”学习程序设计、团队合作、项目管理和创造力。其中,著名的“8200部队”的大数据库即培育出无数顶尖的电算工程师。情报部门士兵可透过价值连城的巨型数据库,对敌军的意图进行分析和数理演算,预判敌人的下一步行动。这些人退役后一旦进入大数据创业领域,很快就能将这套信息管理系统和运作模式运用在商业上,判读民众的消费和使用行为,进行精准营销。国防军系统则为这些创业活动提供技术、人才、人脉上的深厚支持,对于很多以色列的“互联网+”领域来说,创业不过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军转民”。这是以色列独有的本土创业模式,它植根于独有的本土资源和创新平台,但却也是独有的本土危机的衍生品。
我们该向谁学习?
美、德、以三国的创新孵化平台各有千秋:美国模式以资本的力量见长,创造了一个个“蝌蚪”的成长奇迹;德国模式技术转移成果斐然,不断巩固其产业强国的地位;以色列模式植根本土,建立起一个独特的创新王国。这些对于中国“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浪潮之下的创新孵化平台建设和创新企业发展又有何启示呢?
第一,实施“资本+专业服务”双驱动
借助资本的力量。目前,国内的创新孵化平台纷纷强调自身对创业企业进行融资支持的服务能力,并引入各类金融机构参与创新孵化。未来,在资本支持的基础上,还应强化资本背后的创业辅导、管理咨询、营销推广、资源嫁接等专业服务和商业化支持,以更好地培育创业企业,使得企业的各种创意更好更快地实现商业化、市场化。而创新企业则除了要学会吸引更多资本投入外,还要有策略性地选择能为自身发展带来更多商业资源的投资机构,以获得更多创业扶持。
第二,提高技术转移与应用的效率
发挥转移的力量。中国是制造大国,未来正向制造强国迈进,传统产业仍将是中国经济的重要主体。国家正在推动“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其重要内容,它有赖于把前沿科技创新成果与传统产业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为这一轮的创新创业潮打开广阔的成长空间,奠定长远发展的基础。未来的创新孵化平台要根据自身情况设置专门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突出强调科技创新的技术转移和转化应用,尤其是在传统产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推动中国“工业4.0”的发展。创新企业则要把握这里面的机会,或者针对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痛点进行研发,或者积极利用科研技术和资源推动自身提质增效。
第三,挖掘本土特色创新资源
吸收本土的力量。随着行业进入者越来越多,创新孵化平台建设最忌同质化竞争,要突出特色化、差异化。未来,平台的建设要强调基于本土的专业特质——或强调产业专业性,或强调区域特色性。挖掘和利用本土独有的机构、人才、网络、产业等方面的孵化资源,做“有个性”的平台。而创业企业则要依托区域竞争优势,扎根本土、背靠当地,在最适合发挥本土优势的行业和产品上发力,牢牢占住企业发展的“地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