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2015-08-22田岩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农田水利节水

田岩

摘 要 随着农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用水问题也日益突出,有效控制灌溉用水,成为农业种植过程中减少水资源浪费的重要方式之一。基于此,通过对当前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提出了几点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旨在促进高效节水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 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1--02

在现代化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不断被人们认可。高效节水灌溉不仅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防止水资源的浪费,更加改善了农村生产环境,农业生产结构及农民生活收入;不仅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提高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1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规划设计不合理

节水灌溉工程中,做好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是开展实施工作的基础。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受到当地环境条件、地质情况、经济收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工程所规划设计的重点有所不同。很多设计人员由于缺少对农田基本情况的实际调查,而过分依赖以往的数据资料和自身经验,并不能科学合理地对灌溉工程设计实施方案。如果没有对项目区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就很难对土质结构、水质状况有所掌握[1]。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只能根据以往的资料做出决策和规划,很难做到因地制宜,大大降低了项目的实时性,无法对项目区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在整体规划上难免会出现不合理的现象。

1.2 忽视后期管理的重要性

节水灌溉工程是一项长效性的工程,既包括建设的工期长,也包括投入使用的时间长。在节水灌溉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很容易出现无人管理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少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导致工程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第二,缺少独立的管理部门,对于灌溉项目的管理不能只停留在修建阶段,在使用阶段也应该加大管理的投入力度,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第三,缺少工程管理与维护的资金,对于一些设备的更新和维修,缺少配套的资金,使管理工作进展困难。

1.3 种植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传统种植业的影响,很多地区仍采用春种玉米秋种小麦的种植方式,而由于节水灌溉区的种植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导致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成效甚微。种植结构的不合理主要由以下2个方面原因导致:第一,在开展节水灌溉工程之前,没有进行科学的宣传动员工作,没有对节约水资源有足够的重视,使农民群众仍以原有的生产方式进行耕作;第二,农民对于这种灌溉模式缺少真正的认同,对于灌溉技术缺少了解,导致农民仍采用熟悉的种植方式。而种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直接影响到节水灌溉的有效实施,无法达到减水高产的目的。

2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2.1 优化水资源配置

我国是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将优化水资源配置与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相结合,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第一,在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到该区域水资源的现状,并在整个规划中体现出对于水资源缺乏的优化设计,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分质供水。第二,在节水灌溉工程修建及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强化对生态环境的监测,来保障后续用水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第三,在水资源的分配上要在保障每个用水单位的用水量的同时,实现对用水总量的控制,既可以保证农业发展中的用水需求,又可以提升水资源有效利用率。

2.2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在引入高效节水灌溉理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的方式,得到农民群众的认同[2]。在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高效节水灌溉的特点及各区域发展现状,严格制定各项指标。对于示范区的选址是整个示范工程的重点,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需要优先选取具有地势特点的区域,如可以优先选择一些缺水严重,且由于地势不平难以自流灌溉的地区;第二,为经济效果明显,可以选取一些以经济类作物种植为主的地区;第三,优先选取一些干部群众思想较为先进,对该项工程能够起到支持作用的地区;第四,需要选择生活环境良好、民风淳朴,治安状况好的地区。在这些地方进行示范区建设,不仅能够推进工程的建设进程,还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带动效果。

2.3 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有效节省水资源、降低农业种植成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传统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应该加大引进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力度,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对节水灌溉效果的需求。目前的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3.1 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灌溉技术

这种技术是以生物技术为基础,根据农作物的生理特征,在其特定的生理期内进行耐旱实验。通过一定的驯化作用,使农作物能够在亏水条件下正常生长。在矮化密集的基础上,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

2.3.2 以3S技术为基础的灌溉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而进行的信息控制技术。对获取的农作物生长信息的整合与分析,根据农作物的实际生长需要提供用水量,从而实现水资源用量的供需平衡。

2.3.3 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灌溉技术

该项技术是将生物学知识与智能化的电子科技相结合,实现对农作物的实时跟踪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植物体中水分含量、土壤中水分含量及光照强度、外界环境温度、湿度等指标。之后将监测的信息通过自动化管理系统传回计算机中心,再由计算机根据实时情况做出反馈指示。在此过程中,可以对每次指示的数据做出记录和分析,为每种农作物制作种植档案。

2.4 强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节水灌溉工程要想实现长效化,必须加大后期管理力度。既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使工程管理制度化、科学化,也可以通过乡镇村组协调合作管理,改善现有管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将制度落实到人,明确相关工作职责,提升工程管理力度。同时,需要加大对节水灌溉工程的定期维护和监管,不仅要保证好各项设施的正常使用,还要保证灌溉工程的安全性能,为节约用水的长期化目标做好准备。

3 结语

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不仅可以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更可以通过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大发展。虽然现阶段我国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农业建设终会走出农业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

参考文献

[1]赵云.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8):2185-2185.

[2]劉琨.浅谈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8):1293-1294.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农田水利节水
坚持节水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