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源赤霉素对冬枣叶片内源生长调节剂含量的影响

2015-08-22曹柳青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冬枣

曹柳青

摘 要 在冬枣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以研究外源赤霉素对叶片内源生长调节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赤霉素的喷施并没有改变冬枣叶片内源生长调节剂含量的变化趋势,仍为总体下降的趋势,但与对照相比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其含量,并且提高幅度80 mg/L>60 mg/L>40 mg/L>20 mg/L处理。

关键词 冬枣;IAA;GA3;ABA;ZR

中图分类号:S66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1--02

冬枣,又称冻枣,是枣果的鲜食品种,具有果大皮薄、汁多无渣、甘甜清香、肉质细嫩酥脆的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冬枣花期长,花量大,但落花落果严重,着果率低,主要的原因是树体的内源生长调节剂不足。本实验以冬枣为试材,研究外源赤霉素对冬枣叶片内源生长调节剂的调控作用,以期为赤霉素在冬枣生产栽培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二年生冬枣,酸枣砧木。

1.2 方法

试验设5个处理,20、40、60、80 mg/L赤霉素水溶液和水对照(CK)。选择大小一致、长势整齐的冬枣树,随机区组,单株小区,重复3次。在冬枣盛花期进行叶片喷施,喷至叶面滴液为止。

内源生长调节剂含量的测定方法: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 [1]。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源赤霉素对冬枣叶片GA3含量的影响

盛花期赤霉素处理冬枣叶片,GA3含量与对照相比变化趋势并未改变,均呈下降趋势(图1)。但施用赤霉素后第1天,叶片内源GA3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其中80 mg/L处理最高,达到了对照的2.63倍,60 mg/L处理为对照的2.31倍,40、20 mg/L处理分别是对照的2.14和1.42倍,均达到差异极显著(P<0.01)。处理5 d后,各处理叶片中的GA3含量出现急剧下降。随后下降速度逐渐平稳,到处理后第3周左右时,40、60、80 mg/L处理仍显著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明显,20 mg/L处理则与对照数值接近。

2.2 外源赤霉素对冬枣叶片ABA含量的影响

由图2可知,喷施赤霉素后的第1天各处理的ABA含量与对照间无明显差异,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各处理间差异也不断增大,处理后一周,80 mg/L处理叶片的ABA含量与对照的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峰值最大,上升速度最快,达到对照的169.91%。此后叶片中ABA含量开始下降,第2周时,除20 mg/L处理外,其他处理叶片的ABA含量均低于对照。第3周左右,各处理之间的差异逐渐变小,到第5周时,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已经不显著。

处理后天数/d

图1 外源赤霉素对盛花期冬枣叶片GA3含量的影响

处理后天数/d

图2 外源赤霉素对盛花期冬枣叶片ABA含量的影响

2.3 外源赤霉素对冬枣叶片IAA含量的影响

盛花期喷赤霉素对内源IAA含量的影响如图3所示,对照的变化平稳,并始终保持缓慢的下降趋势。各赤霉素处理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冬枣叶片的IAA含量,并且提高幅度随赤霉素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变化趋势为先平稳后加速下降。第7天时各处理的IAA含量与对照差异最大,按赤霉素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叶片中IAA含量分别为对照的3.53倍、2.99倍、2.51倍、2.04倍,均达到差异极显著。进入到第14天,IAA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各处理间差异逐渐减小,到第35天时各处理与对照叶片中IAA含量已基本持平。

处理后天数/d

图3 外源赤霉素对盛花期冬枣叶片IAA含量的影响

2.4 外源赤霉素对冬枣叶片ZR含量的影响

由图4可以看出,对照的变化趋势始终平稳,第5天时略有升高,之后开始缓慢的下降。赤霉素处理后,叶片中ZR含量明显升高,并在处理后的一周里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在第7天时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最大,按处理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内源ZR分别为对照的2.29倍、1.83倍、1.57倍、1.25倍。之后的一周赤霉素处理叶片的ZR含量迅速降低,第14天时各处理和对照之间已无明显差异,此后在较低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 。

图4 外源赤霉素对盛花期冬枣叶片ZR含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赤霉素处理基本没有改变冬枣叶片内各个生长调节剂的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与前人得出的从初花期到开始大量座果,枣叶片内源生长调节剂水平下降[2]的研究结果一致。内源生长调节剂不足是造成冬枣自然座果率低、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发现,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处理对冬枣内源GA3、IAA、ZR和ABA含量的影响效应不同。外源赤霉素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内源GA3、IAA和ZR含量,这与马庆华等[3]结论相符,且提高幅度随赤霉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叶片中高水平的 IAA、GA3含量有利于冬枣坐果。内源ABA含量并没有因为赤霉素的施用而出现迅速升高,这可能与GA3和ABA在生理活動中的拮抗作用有关。但在赤霉素处理后7 d内,各处理的ABA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最高峰时80 mg/L处理达到了对照的169.91%。高水平的ABA含量会加剧冬枣的落花落果,对冬枣的保花保果极为不利。综合考虑外源赤霉素对冬枣叶片内源生长调节剂变化趋势对坐花坐果的影响,20 mg/L浓度过低效果不明显,80 mg/L浓度过高使ABA大幅升高,容易造成座果率降低,40~60 mg/L处理差异不明显,因此,建议二年生冬枣幼树盛花期喷施浓度为40 mg/L的赤霉素较为适宜。

参考文献

[1]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植物生长物质分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学分会编.植物生长物质和除草剂研究及应用进展(第一辑)[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11.

[2]胡芳名,谢碧霞.枣果生长发育期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1998,18(3):32-36.

[3]马庆华,续九如,王贵禧,等.花期促果措施对冬枣内源激素和座果率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9):234-238.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冬枣
冬枣陆地栽植技术管理
冬枣风雨后管理技术措施
山西冬枣出口荷兰
冬枣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
“智耕牛”指尖“种”冬枣
冬枣好吃但不要吃多
一种锯齿状冬枣采摘装置
叶面施钙对冬枣品质的影响
北方冬枣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