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西地区林下经济发展及优化策略探析

2015-08-22陈树文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辽西地区林下经济优化

陈树文

摘 要 林改开展以来,农户对林下经济开发有著极高的积极性。因此,林下经济逐渐成为人们增收的有效途径。辽西地区植被丰富,为林下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不同区域也做出了很多有益尝试,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分析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探讨新形势下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林下经济;发展;优化;辽西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1--02

林下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且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思想上应把它放在突出位置,以统筹的思想为引导,以科学规划为发展前提,以合理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为保障,探索合适先进的发展模式,使之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带动林农增收的新的增长点[1]。

1 辽西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发展林下经济,要以现代林业理论为指导,立足当地气候、土壤和林地条件,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遵循林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选择最适宜的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地利用率和生产力。辽宁西部地区森林茂密,植被丰富,气候湿润,具有发展林下经济的极好条件[2]。近年来,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发展林下经济。一些市县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优惠政策,制定鼓励措施。

2 辽西地区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林下经济的规模发展时间短,经验少,在辽宁多数地区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2.1 科研和技术指导工作滞后

近半数的农民在并没有完全掌握经营技术的情况下,开始从事林下经济开发,沿用传统的方式,缺乏科学的经营方法,致使成本高、效益差。有近1/2的林下参栽植由于出现人参锈病和苗木立枯病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或死亡。一些农户盲目发展,栽植不适合的品种,很多农户在山野菜栽植中由于选地不当导致产量大幅度降低,造成经济损失。

2.2 市场组织化程度低

林下经济由于起源于广大农民,目前还处于自然发展阶段,很多地方存在散乱无序的问题。部分地区缺少专业的行业组织、协会的协调组织,养殖和种植户的组织程度低,在生产上,基本处于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状态,在销售上,基本处于各农户单兵作战、自产自销的状态,市场信息不灵通,竞争力不强,大多数只能坐等外地经销商上门收购或市场零售,效益得不到保障。

2.3 规模小,品种单一,发展不平衡

由于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发展品种主要局限于当地几个原始品种,没有充分发挥森林多样性特点,不能从多角度、深层次、多渠道挖掘林下经济的发展潜力。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项目,往往是很多农户围绕单一品种做文章,盲目发展,一哄而上,造成效益低下。

3 辽西地区林下经济发展及优化策略探析

由于林下经济的规模发展时间短,经验少,在辽宁多数地区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笔者结合本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分析辽西地区林下经济发展及优化策略。

3.1 规划层面

林下经济发展首先要做好规划工作,首先,要遵循生态优先、统筹兼顾的原则,林下经济的基础是森林,需要保障森林资源,促进生物群落的稳定,保障生物的多样性。其次,要坚持种养结合、多举并措,种养模式的选择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在规划层面上,需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促进种植基地的建设。立足辽西地区的实情,林下经济的发展要以药材、经济作物等林下种植为重点,促进林下药材种植和林下食用菌采集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强化“一县一品一特色”的发展格局,对现己建成的示范基地进行重点建设,发展各类示范基地建设,扩大已有示范基地投入,提升基地种植水平,推广种植各类具有发展潜力的药材,并对一些品质比较优越的品种进行挖掘与筛选,并进行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林下养殖和林下旅游也需要不断的促进与完善,使辽西地区的林下经济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

3.2 宣传和组织

多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报道能够加深广大林农对林下经济发展政策的认识,提升林下经济先进经营理念的普及,激发林农投身林下经济发展的热情。相关部门合理有效的组织是林下经济有序发展的保障。在宣传上,要加大拓宽广度、深度和强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及互联网等载体,深入宣传林下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技术手段、发展意义与发展模式,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成功典型的报道,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林农投资、生产热情。明晰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成立林下经济发展工作领导组,指导、协调林下经济发展,并将林下经济发展成效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中。

3.3 扶持力度

扶持力度体现在政策上和资金上,发展林下经济需要国家和地方政策上的保障和国家专项资金的扶持。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制订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支持和引导林下经济发展。例如,对从事林下经济新成果、新技术、新模式转化、开发、单位补贴、个人补贴、奖励办法,林权抵押和农民小额信用贷款的贴息政策。积极争取林下经济补助资金,市、县财政也应适当配套一部分资金,对示范户和示范基地建设进行一定的资金扶持。

3.4 经营模式

林下经济的发展,应不断优化和升级经营模式,重视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工作。辽西地区林下经济的发展应以龙头企业为突破点,大力促进“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的推广,使林下经济走上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的福射带动作用,鼓励深加工,实施品牌战略,突出体现地域特色,增强林下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与潜力,逐步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程度。

3.5 科技支撑

科学技术水平是林下经济发展的支撑,因此要强化科技水平的支撑作用,提升林下产品的市场价值。要想保障林下经济的发展活力,需要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协作,齐心协力攻克林下种植养殖技术项目;加强对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应用指导工作,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工作,积极开展各项培训,普及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带动广大山区林区农民积极投身发展林下经济。林业技术人员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需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与普及,加强病虫草害的预测防治工作。

3.6 效益评价

有效的效益、效率评价在项目发展进行中有其必要性,能够为整个项目的总结和后续发展乃至今后的项目发展提供依据。林下经济的发展尚处于新时期,对效益效率的评价还未有确实可靠的方式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检验。因此,在加强规划,增加宣传和组织力度,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创新拓展经营模式和促进科技支撑水平提高的同时还需要增强对林下工作效益的评价,以便为林下经济发展成就的衡量工作和林下经济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和现实数据。

参考文献

[1]廖灵芝,李显华.林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J].中国林业经济,2012(1).

[2]张扬南.林下经济模式及其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3(27).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辽西地区林下经济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吉林省林地清收背景下林下经济推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