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地铁一号线站台内空气中氡浓度分布状况研究

2015-08-22王成明

四川环境 2015年1期
关键词:子体号线站点

王成明

(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成都 610072)

· 环境辐射 ·

成都地铁一号线站台内空气中氡浓度分布状况研究

王成明

(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成都610072)

为了解成都地铁车站环境中氡浓度水平,采用Model1027连续测氡仪,对成都地铁1号线,进行抽样监测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成都地铁车站的氡浓度范围为12.4Bq/m3~29.0Bq/m3,平均值为16.6Bq/m3,远低于《地下建筑物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 16356-1996)的限值;与成都市室外环境中氡浓度相当,低于成都市居室环境中氡浓度;低于全国七城市地铁站点氡浓度平均值。

氡浓度;成都地铁

1 前 言

氡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天然辐射源,与其子体一起对人产生的辐射剂量,占天然辐射源产生的总辐射剂量中的50%左右[1]。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达国家对环境氡特别是室内氡浓度水平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美国国家科学院估计美国每年约5000~20000例肺癌死亡与氡有关[2]。世界卫生组织(WTO)把氡列为致癌物质之一,确定了氡导致肺癌的定性关系。鉴于氡的危害,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65号出版物《住宅和工作场所222Rn的防护》建议行动水平在200~600Bq/m[3]。2005年公布的一项关于欧洲9国家的氡致肺癌危险研究,证明了在英国现行的行动水平200Bq/m3以下,肺癌的危险仍在增长[4]。

近年来,以地铁为主的地下公共设施中氡的危害开始被广泛关注。地下建筑物四周均可释放氡气,另一方面受到通风条件的限制,通常地下建筑物内氡浓度较地面建筑物内高。

成都地铁1号线是成都第一条地铁线路,纵贯南北,在成都交通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其一期工程北起升仙湖,南止世纪城,全长18.5km,全部为地下线,共设17座地下车站,2010年9月27日正式开通试运营。2011年11月,即地铁开通试运行一年之际,对成都地铁1号线中有代表意义的车站站点进行氡浓度调查。

2 调查方法

2.1监测方法和标准

采用标准《地下建筑物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 16356-1996)。

2.2监测仪器

选用美国太阳核子(Sun-Nuclear)公司生产Model1027连续测氡仪。其是美国环保局(EPA)推荐的便携式测氡仪[5]。该仪器体积小,操作简便,非常适合居室空气监测和环境普查。

Model1027测氡仪采用扩散式光半导体检测器。当空气扩散进入仪器的探测器时,空气中的氡衰变成子体并同时放出α粒子,α粒子轰击探测器内光电二极管,仪器通过特定线路收集这些信号,计算转换为氡浓度。测量时,仪器按所设定的间隔时间每隔一间隔时段测量一次平均值。测量结束后,将仪器接上便携式打印机,现场打印出测量结果。仪器使用前经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检定。仪器设备主要技术指标及检定结果见表1。

表1 Model1027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检定结果

Model1027为直读式测量仪器,仪器示值与实测浓度的转化公式为:

CRn=N×k1×k2

式中:

CRn—氡浓度,Bq/m3;

N—仪器示值,pCi/l;

k1—修正因子;

k2—单元转换系数,为37(1pCi/l=37Bq/m3)。

2.3监测点位分布

本次成都地铁1号线车站氡浓度调查中,抽取30%站点,即5个站点。自北向南,它们分别为升仙湖站、火车北站站、天府广场站、省体育馆站和世纪城站。这5个站点的选择对整个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的所有17个站点具有代表意义。首先升仙湖站和世纪城站为1号线一期工程的始终站点,火车北站站和省体育馆站为人流量集中站点,天府广场站为地铁换乘站点。其次由于地铁沿线北高南低,地面高程490.31~507.74m,相对高差17.3m[6],所选站点较均匀的分布在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上。在每个站点内设置2个监测点位,分别为售票室和车站站台。所有布点的通风状况不作特殊要求,即在地铁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测量,不因布点测量而影响地铁站点原有的通风状况。监测时间2011年11月~12月,冬季。选择测量时间为24h,当日9:00~翌日9:00进行测量。测量期间环境温度范围为16.4℃~22.1℃、大气压范围为95.6kPa~96.6kPa、相对湿度范围为53.7%~75.5%,均在仪器正常工作条件范围内。

3 监测结果分析

3.1监测结果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调查站点售票室和车站站台的氡浓度监测结果见表2。

表2 成都地铁1号线站点氡浓度监测结果

由表2可见,成都地铁1号线5个车站的氡浓度为12.4Bq/m3~29.0Bq/m3,平均值为16.6Bq/m3。

平衡当量氡浓度EECRn是与实际存在的氡子体处于放射性平衡的氡浓度,为:

EECRn=F·CRn

式中:

EECRn—平衡当量氡浓度,Bq/m3;

CRn—氡浓度,Bq/m3;

F—平衡因子,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 2000)给出,室内环境取0.40[7]。

成都地铁1号线5个车站的平衡当量氡浓度为4.9Bq/m3~11.6Bq/m3,远低于《地下建筑物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 16356-1996)的平衡当量氡浓度限值,即已用地下建筑的行动水平为400Bq/m3,待建地下建筑的行动水平为200Bq/m3[8]。

3.2剂量估算

对于地铁站工作人员,取每天工作8h,一年工作250d,则一年中在地铁站内2000h。成都地铁1号线车站内环境氡所产生的人均年有效剂量:

He=F·CRn·f·t

式中:

CRn—氡浓度,Bq/m3;

F—平衡因子;

f—氡剂量转换因子,根据UNSCEAR 2000报告,取9nSv·m3/(Bq·h);

t—停留时间。

成都地铁1号线车站站点氡浓度为16.6 Bq/m3,计算得到成都地铁1号线工作人员因吸入站内环境氡所致年均有效剂量为0.12mSv。

3.3对比分析

成都市居室环境中氡浓度范围为8.4Bq/m3~177.1Bq/m3,平均值为39.4Bq/m3[9]。成都市室外环境中氡浓度范围为14.1Bq/m3~26.1Bq/m3,平均值为19.2Bq/m3[10]。成都地铁氡浓度与室外环境中氡浓度相当,低于居室环境中氡浓度。

我国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州和深圳均已开展了有关地铁氡浓度的监测。北京地铁氡浓度由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监测于1992~1994年[11]。上海地铁氡浓度由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监测于2009年[12]。天津地铁氡浓度由天津市辐射环境管理所监测于2007~2008年[13]。南京地铁氡浓度由江苏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监测于2009~2010年[14]。广州地铁氡浓度由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于1999~2000年[15]。深圳地铁氡浓度由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于2004年[16]。各城市地铁站点氡浓度监测结果详见表3。

表3 七城市地铁站点氡浓度水平

由表3可知,成都地铁氡浓度除明显低于广州地铁氡浓度之外,与其他五城市地铁相当,低于国内七城市地铁站点氡浓度平均值。同时也低于韩国地铁的18.9~114Bq/m3[17],意大利地铁的96~117Bq/m3[18]以及芬兰赫尔辛基地铁的50~460Bq/m3[19]。

4 结 论

4.1成都地铁1号线5个车站的氡浓度为12.4Bq/m3~29.0Bq/m3,平均值为16.6Bq/m3,远低于《地下建筑物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 16356-1996)的限值。成都地铁1号线工作人员因吸入站内环境氡所致年均有效剂量为0.12mSv。

4.2成都地铁1号线车站站点氡浓度,与成都市室外环境中氡浓度相当,低于成都市居室环境中氡浓度,无明显异常。地铁内的氡并未造成附加额外的剂量负担。

4.3成都地铁1号线车站站点氡浓度,与其他城市地铁车站站点氡浓度相当,低于七城市地铁站点氡浓度平均值,无明显异常。

[1]潘自强. 电离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M].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2007.

[2]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Health Effects of Exposure to Radon:BEIR VI.Washington.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1999.

[3]ICRP. Protection Against Radon-222 at Home and at Work[R]. ICRP Publication 65. Oxford:Pergamon Press, 1994.

[4]牛玉娟. 欧洲关于氡致肺癌危险系数的研究[J]. 辐射防护通讯, 2005, 25(2/3):6.

[5]Sun Nuclear Corporation.Model 1027 Continuous Radon Monitor Manual[R].Florida:Sun Nuclear Corporation,2001.

[6]徐则民, 张倬元, 刘汉超, 等. 成都地铁环境工程地质评价[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2, 13(2):63-69.

[7]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电离辐射源与效应 卷Ⅰ: 辐射源[M].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8]GB 16356-1996,地下建筑物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S].

[9]徐立鹏,葛良全,曾兵,等. 成都地区室内氡浓度调查[J]. 辐射防护, 2012, 32(3):177-180.

[10]郭美玉,童纯菡,刘晓辉. 固体径迹探测技术在环境氡监测中的应用[J]. 矿物岩石, 2007, 27(4):112-115.

[11]尚兵,唐莉,曾力,等. 北京市地下铁道环境放射性水平及其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评价[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4, 14(6):401-404.

[12]翟江龙,朱国英,张燕燕,等. 2009 年上海市地铁车站放射性水平[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12,29(7):407-410.

[13]田义宗,高建政,张奇, 等. 天津市地铁一号线车站氡浓度水平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10, 19(2):201-202.

[14]朱晓翔,周程,徐萍. 南京市地铁车站氡浓度水平的初步调查[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2, 24(1):29-31.

[15]张林,胡灿云,何展,等. 广州地铁一号线车站氡浓度[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3, 23(5):383-384.

[16]慈捷元,时劲松,陈峰,等.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各站段放射性水平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5(4):474-475.

[17]Song M H,Chang B U,Kim Y, et al. Radon exposure assessment for underground workers :a case of Seoul Subway Police officers in Korea[J]. Radiat Prot Dosimetry, 2011, 147(3):401-405.

[18]Magrini A,Grana M,Gianello G, et al. Analysis of the natural radioactivity due to the radon gas in the underground of Rome[J]. GItal Med Lav Ergon, 2007, 29(3 Suppl):789-792.

[19]Annanmaki M,Oksanen E. Radon in the Helsinki Metro[J]. Radiat Prot Dos, 1992,42(3):162.

Research on the Distribution of Radon Concentrations in The Air of Chengdu Metro Line 1 Stations

WANG Cheng-ming

(ChengduEnvironmetnalMonitoringCentre,Chengdu610072,Chin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level of the radon concentration in the air of Chengdu Metro Stations, the sampling investigation of radon concentrations of Chengdu Metro Line 1 Stations was performed, measured by Model 1027 continuous radon monito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air radon concentration was 16.6Bq/m3, in the range of 12.4Bq/m3~29.0Bq/m3. The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limit value in GB 16356-1996; equivalent to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radon concentration value in Chengdu; lower than that of indoor environment; and lower than the average value of radon concentration of the seven cities Metro Stations in China.

Radon concentration;Chengdu Metro

2015-01-05

王成明(1957-),男,四川遂宁人,1982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院卫生专业,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

X831

A

1001-3644(2015)01-0146-04

猜你喜欢

子体号线站点
220Rn子体源箱的数值模拟与性能优化
单层丝网法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测量中结合态氡子体的影响评估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2017~2018年冬季西北地区某站点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首届欧洲自行车共享站点协商会召开
怕被人认出
铀矿山井底车场巷道内氡及其子体浓度分布规律研究
氡子体比的现场测量及其对剂量转换系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