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高速度增长

2015-08-22文丨图

当代贵州 2015年8期
关键词:黔东南黔东南州着力

文丨图 本刊记者 许 勇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黔东南州以同步小康为统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

夯实发展条件办好民生实事

坚定不移实施主基调主战略,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4年,黔东南州按照稳中求进、提速转型、又好又快的总基调,以园区和开发区为载体强力推进工业强州战略,以同城化建设为龙头强力推进城镇带州战略,以建设文化旅游大州为目标强力推进旅游活州战略,以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抓手大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发展,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着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加快推进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夯实发展条件。据初步预计,2014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01亿元,同比增长14.4%,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目标;财政总收入实现130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8亿元,同比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303亿元,同比增长2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55亿元,同比增长1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5亿元,同比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4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50元,同比分别增长11.1%、14.9%;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5%。

黔东南州将大力实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工程等“八大工程”,着力提高投资效益。图为凯羊高速石桥段。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蹄疾步稳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黔东南州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牢牢把握改革开放正确方向,狠抓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凯里经济开发区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启动“先照后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强化重点区域先行先试,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职业教育改革,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基层纪检组织建设、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管理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等26项国家改革试点和全省自然资源资产确权改革试点、行政综合改革试点等32项省级改革试点各项工作。

扎实办好以扶贫开发为重点的各项民生实事,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工程,以“5321”模式大力推进以“两山”地区为重点的扶贫攻坚工作,全州137个州直部门和16个县市共44051名干部职工与61650户贫困户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大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扶贫生态移民住房5528套,完成投资5.1亿元,搬迁入驻6501户2.6万人。狠抓各项民生突破工程,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入推进农房灾害保险,统筹抓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类社会事业。

黔东南州将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加快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州。图为凯里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云谷田园。

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发展,扎实推进美丽黔东南建设。出台《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州的实施意见》和《黔东南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州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州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实施中小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环境整治,狠抓重点流域、城乡生活污水、工业生产废水治理和水资源管理,加快推进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向县城全覆盖,认真落实化解产能过剩行业各项政策措施。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扎实推进平安黔东南建设。建立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坚持打好突出矛盾和信访问题集中化解“百日攻坚战”,强化源头排查化解根治。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包案督办和“三级二次”接访工作制度,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接访实效化、下访规范化、回访常态化。强化信访案件复查复核“三级终结”,一批疑难信访积案得到成功化解。深入推进平安黔东南建设,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和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整顿”等专项行动,事故频发特别是较大事故多发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降”。

充分发挥优势持续推动发展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小康创建的关键之年。在新的起点上,黔东南州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主基调主战略不动摇,努力实现“三高三保”目标;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更加注重在“赶”中“转”,更加注重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防控风险,更加注重强化民生保障,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着力实施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工程、农田水利建设会战工程、城乡住房保障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八大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着力提高投资效益。

以实施百万亩精品水果工程、百万亩绿色蔬菜工程、百万亩稻鱼生态种养工程、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工程、百万亩高标准木本油料作物工程、百万头特色养殖工程“六个百万工程”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加快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州。

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黔东南州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能,切实抓好工业“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黔东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以创建侗乡文化旅游养生健康创新区为契机,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大州。

以凯麻同城化、黔东一体化、黎锦同城化三大板块建设为主战场,着力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具有山地民族特色的新型城镇化。

以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工程示范区为机遇,扎实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州建设,加快生态环境优势向生态经济优势转变。

以发展的难点作为改革的重点,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闯出改革开放创新新路子。

以实施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农村消防安全三年行动计划为核心,推进民生持续改善,切实增进人民福祉。

力争通过全州上下不懈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继续保持高于黔东南历史最好时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全国30个自治州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

猜你喜欢

黔东南黔东南州着力
着力谱写侨务新篇章
民居摄影
捕鱼节上捉鱼忙
着力破解三大难题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遇见黔东南
补妆
“四个着力”让人大履职更出彩
诗书画苑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黔东南州广场体育文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