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共体育课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控制策略

2015-08-21杨怡然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杨怡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郑州大学公共体育课大学生易发生运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从中找出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而提出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为减少学生锻炼过程中发生的运动损伤、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 公共体育课 运动损伤 预防措施

一、研究对象

以郑州大学公共体育课学生的运动损伤原因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期刊网上查阅近十年有关运动损伤的资料。

(二)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任务制定了问卷调查表,本论文问卷共发放160份,回收156份,回收率为97.5%,其中有效问卷为150份,对学生运动损伤的部位、种类、项目特点以及损伤原因进行分析。

(三)数理统计法

调查的指标与研究的问卷回收后,用常规的统计方法和SPSS10.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处理。将男、女大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通过数据进行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将男、女大学生作为整体进行研究。

(四)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的相关知识和原理对所整理的资料进行比较、归纳、分析与综合,说明和总结出本文中的研究观点。

三、结果与分析

(一)郑州大学公共体育课运动损伤调查结果

1.郑州大学公共体育课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项目

在郑州大学公共体育课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项目中,篮球所占的比例较大,为20.5%;其次是足球,占18.5%。篮球、足球项目是身体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在运动中如果采取措施不当会易发生运动损伤,是体育教师更应该关注和注意的体育课程。体育舞蹈所占比例17.3%,羽毛球与网球所占比例为16%,乒乓球为12%。隔网类项目运动损伤发生的比例较小,身体对抗类运动项目发生运动损伤的比例较大。技术类运动项目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在身体对抗类项目与隔网运动项目之间。

2.郑州大学公共体育课上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

郑州大学公共体育课上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肩、腰、受伤的几率较高,都在10%以上。手、手臂、足、腿受伤的合计比率达到了62%,已超过一半。关节栏在问卷设计时包括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如果将颈、肩、腰几个部位中有关关节的损伤计入关节损伤的话,那么关节损伤的比率将近70%,说明关节损伤占整个运动损伤的比率最高。

(二)郑州大学公共体育课上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对郑州大学公共体育课上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可以看到,思想重视不够排名第一,占70%,位居第二的是身体素质差,占59%,这两个原因都是主观原因,学生在受伤后意识到受伤原因是自己的思想意识不重视,身体素质跟不上,这点也充分说明了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要进行运动损伤知识的传授。从客观原因看,准备活动不充分也占52%,技术动作错误占46%,教学组织不当占39%。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学体育课程体能类项目开设比例偏小,应加强学生的体能锻炼。

2.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发生比率非常高,达到65.0%,损伤部位集中在手足部以及各个关节,大多属于轻中度损伤、急性损伤。

3.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主观上,思想重视不够,准备活动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差,疲劳带伤运动,身体素质较差,训练不够,技术动作错误,服装不合适等;客观上,场地设备气候不良,教学组织不当,动作粗鲁及犯规等。

(二)建议

1.对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的程度,让学生重视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

2.重视准备活动,安排专项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时间应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

3.体能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尤其是力量和协调素质,重视易伤部位及相对薄弱部位的锻炼。

4.正确的运动技术,防止由于技术不正确引起的损伤。

5.合适的运动服装和运动保护器械,防止运动中出现意外。

6.应加大对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投入,重视维护与保养。

参考文献:

[1] 吴松翠.高职体育系学生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86.

[2] 单一飞等.新乡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27-29.

[3] 韩强,袁仁国等.对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3):28-29.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课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