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下体育课堂中如何正确安排运动负荷

2015-08-21杨攀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运动负荷体育课学生

杨攀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反映着练习过程中,学生身体的生理机能一系列变化。合适的运动负荷就是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负荷,在体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安排运动负荷时应根据季节、上课时间、课程类型以及课中对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的观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及时加以调整,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身体安全。

关键词 体育课 运动负荷 学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体育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有些体育课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兴趣,认为体育课不需要运动负荷,只要学生玩的高兴、快乐就好,抛弃运动负荷,学生上体育课只求一些肤浅的“快乐”,体育课已经越来越不像体育课了。另一方面,有时体育课又过分强调学生的体育质量和体育成绩,安排大负荷大强度的运动训练和学习,导致学生会过度疲乏,不仅影响下节课的上课效率,同时对学生身心也是一种伤害。因此,要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不容忽视。其次,我们也不能用片面的眼光,去看待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而应从全面性、多层次辨证性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充分考虑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各种因素与制约条件,才能真正提高安排运动负荷的科学性、合理性。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要提高自己设计运动负荷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设计运动负荷时,根据自己钻研时所制定的组织教法,针对每项具体教法措施,然后结合对象特点和场地器材等条件,决定每项练习次数和休息时间。体育教师不仅仅要有良好的组织能力,还要提高自己的语言魅力,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具有感染力。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师预先设计的运动负荷。

二、根据教材特点安排运动负荷

不同的教学内容,由于运动形式不同,对学生机体引起的变化也有差异。跑对心肺机能有明显的作用,活动过程中,脉搏的变化也很明显;而体操则对神经系统有明显的作用,脉搏变化就不那么明显。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种类的运动项目的特点来安排练习的次数、强度和练习与间歇的时间。例如,不能100米跑安排跑两次,鱼跃前滚翻也只做两次。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在练习密度上加以调整,在内容搭配上多加考虑,合理安排身体不同部位及不同性质的负荷,把握身体重点部位兼顾其它部位,注重身体发展的协调性和全面性。

三、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因素

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安排,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体育课不同的类型。在安排运动负荷时就有着不同的要求,它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制约:

(一)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学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高矮胖瘦之分,身体素质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我们人为的为他们制定的统一的标准或要求,必然会造成部分学生没感觉到累而部分学生却吃不消,这样的锻炼或练习效果肯定是失败的。

(二)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制约。一堂体育课中,学生的身体机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那么我们在安排运动负荷时也应随之变化,决不能是一成不变,内容要丰富多彩。

(三)教法方法多样化。体育课是以直接的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体育课时应精讲多练,应使学生的练习密度在课的总密度中占最大的比例(一般学生在体育课中的练习密度在40%-60%较为适宜)。可多采用同时练习法、鱼贯练习法、循环练习法等教学方法。教师应尽量多地采用游戏的形式来组织体育课练习,但所选的体育游戏或游戏形式绝不是娱乐性的,而应是有针对性的,为促进体育教学服务。

(四)学生心理活动变化规律的制约。在体育课中,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在课的前半部分达到高峰,学生的意志力在课的中间达到高峰,学生的情绪高潮则在课的开始和课的后半部分出现。

(五)季节、气候变化的制约。夏季气温高,学生怕热怕冷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

(六)体育课不同类型的制约。体育课有着不同的类型,如新授课、复习课、探究学习课、测验课、考核课等,不同的课程类型对运动负荷有着不同的要求。如教学单元中的先后之分,处在单元前段的新授课和处在单元后段的复习课的运动负荷就显然不同,体育课的班级教学与自主教学有区别,活动课与展示课的运动负荷也不一样等。

(七)场地、器材。每个学校在体育场地器材上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学校还达不到正常标准,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器材利用率,多采用分组活动和分散活动或循环练习型等形式,以加大学生的练习密度。

总之,一堂体育课堂教学中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是锻炼身体和把握运动技能的需求,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教材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而且还要根据季节气候等因素,安排好体育教学中合适的运动负荷,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身心能够在一个适宜的运动负荷的体育教学环境中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闻扬,何江明.高校普通体育课生理负荷强度分布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

[2] 郑跃斌.体育运动中负荷的控制[J].科技信息.2008.33.

[3] 牟先涛.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解决运动负荷的思考[J].体育教学.2007.

[4] 孟文砚,周兵.有效的教学技能——中小学体育[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运动负荷体育课学生
体育课
浅析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
学生写话
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负荷与密度研究
浅议青少年业余训练科学地安排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