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买的是“细致”
2015-08-21陈言
陈言
这两年去日本“爆买”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从马桶盖,到化妆品、止疼药,甚至大米和酱油。但很多中国人买完之后,却没能仔细反思:日本为什么总是能生产出让聪明的中国人叹为观止、欲罢不能的产品?
如果去日本不只是买东西,而是到当地人家里小住数日,或者去看看售楼处的样板间,多半就会很有感触。
“细致”,大概是日本产品文化的最大特点。
在这方面,与日本地理上较近的韩国人的观察,对我们会有启发。韩国文化部第一任长官李御宁,1982年在日本出版过一本书,名叫《微缩志向的日本人》。他发现,日本人特别擅长把什么都往小里“缩”,而这里的“缩”,其实就是一种细致化。
日常生活中,哪怕是很有钱的日本大企业家,家里的居住面积可能比中国普通中等收入人群也大不了多少,家里的家具也不太多。进屋以后,桌上有几块小点心,主人上茶大都只给一杯,通常不再续水。如果住宿的话,晚上拉开壁橱,会发现通常有两层,下面放被褥,上面有几个透明箱子放衣服用。
前不久,我在大阪观摩了一家大型公司的生活体验房间,感受到了更多的“细致”。
比如,他们在洗菜池上设了两个铁筐,可以在池子上拉来拉去。平时洗菜的时候可以淋一下菜中的水;铁筐拉到中间的时候,放上案板就可以切菜切鱼。日本人吃生鱼比较多,随时需要用清水把鱼洗净。这样收拾完鱼以后,用水龙头冲一下案板,马上就干净了。
我到日本朋友家做客,还看见他们把西瓜皮、剩菜剩饭都倒进水池里,水一冲就进了下水道。我曾担心这样下水道会不会堵了,却见朋友轻轻按了一下墙上的按钮——原来下水道里有一条较粗的管道,安装了粉碎机,瓜皮和剩饭菜等被碎后可以直接被处理回收。这样一来,家里的下水管道不仅不会堵,厨房里还没有了垃圾,冰箱里少了剩菜剩饭,家里的异味也基本去除了。
按李御宁的观察,在追求“细致”之前,首先要舍得“由大到小”。
20多年前到日本人家里,看到的是层出不穷的新家电、新用具。等到泡沫经济过去以后,日本人越来越追求“小”,“细致”和“简便”于是重新流行日本社会。
所谓“缩”,不是省去各种功能,而是在保有功能的同时做到极致周到和简便。中国人花了几亿、几十亿元买下的,正是日本人的这些“细致”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