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金哲:冠军的“非主流”成长

2015-08-21邱杨

三联生活周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脚伤兰迪非主流

邱杨

天生竞技者

2013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李金哲一个人走进赛后新闻发布会场。在刚刚结束的男子跳远比赛中,他跳出了8.34米的个人最好成绩,也收获了中国军团唯一一枚金牌。这个24岁的北京男生独自走上台,把身后的背包往桌子上一扔,整个人往椅背上一靠,冲着台下目瞪口呆的记者们说:“你们随便问吧。”

这股“混不吝”的张扬劲儿,在内敛而沉闷的田径运动员群体里是个“异数”。这个1.93米的高个男生,有着近乎完美的跳远选手的标准身材。说话的时候下巴微微地抬高,严肃的表情有一股生人勿近的气势,但他时不时蹦出的冷幽默和调侃包袱,却又让严肃的气氛变得活跃。

1989年李金哲出生在北京大兴的一户农民家庭,直到十六七岁才开始接受专业的跳远训练。被何祖泉教练相中带进北京队后,这位“半路出家”的天赋型选手开始了跨越式的发展。然而,走上专业道路的李金哲却命途多舛:2009年柏林田径世锦赛入选国家队,却差一名未能进入决赛;随后的第十一届全运会上,输给了解放军选手张晓一,屈居亚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了参赛资格,却因为准备不足导致发挥失常。

直到2013年,这位大器晚成蛰伏多年的跳远健将才真正为人们所熟知。李金哲分别在2013年的国际田联上海钻石联赛、北京挑战赛以及第十二届全运会上跃过一次8.31米、两次8.34米,最好成绩更列世界第四,逐渐达到了世界第一梯队的水平。也正是从这一年起,在中国田径界声名鹊起的他才真正开始享受比赛。

“太喜欢比赛了。”李金哲告诉我们:自己是那种一上场就会“疯”的运动员。眼前这个不顾形象笑得前俯后仰的大男孩,是赛场上表现欲望最强的“霸主”。左耳戴着耳钉、头上箍着发圈的他,在比赛时总爱戴着一黑一红两只幸运手套,霸气又抢眼,一如他对胜利的企图心。他从不讳言想在比赛中证明自己:“越是遇到强劲对手的刺激,我越兴奋,越能激起我的斗志。”

2014年3月,波兰索波特室内田径世锦赛男子跳远决赛,李金哲第一个出场就跳出了8.19米,被认为是其最主要对手的莫斯科世锦赛冠军俄罗斯人门科夫只跳出了8.01米,而巴西名将达·席尔瓦第一跳也只有8.06米。在第二跳以8.07米平稳过渡后,李金哲在第三跳起跳前双臂高举,向看台上的观众索要节拍,随后他一跃跳出了8.23米的好成绩,震慑全场。

李金哲的脸上显露出狂喜,这是他职业生涯以来距离世界冠军最近的一次。在室内跳远赛场,这样的成绩已属难得,更何况门科夫因腹泻放弃了最后两跳,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冠军已经握在李金哲手中了。

但竞技体育的魅力恰恰在于,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最后一轮,达·席尔瓦在前三次有效成绩都不超过8.06米的情况下,居然突然爆发跳出了8.28米,平了由他自己保持的巴西国家室内纪录,也把所有的压力都倾向了还有最后一跳的李金哲。在最后时刻骤然失去领先优势,太想要金牌反而破坏了节奏的李金哲发挥失常,最后踩板犯规与金牌擦肩而过。走出沙坑的他,双手抱头一脸失落。“被逆转的滋味真不好受!”

田径是成年人的竞技,跳远更是一场心理战。不同于跑步的瞬间爆发瞬间结束,跳远的关键在于能否把握住前几跳的机会。“别人第一个跳出好成绩,后面的人如果想追,就必须把心态放平和,否则越是着急,技术越可能变形跳不出来。”李金哲说,“像世锦赛奥运会这样的大赛,进入前八需要实力,但要更进一步进入前三甚至拿到冠军,就更需要心理和运气了。”

运气似乎总爱跟李金哲开玩笑,忽而游走,忽而眷顾。3个月后,德国巴德兰根萨尔察跳远赛,每位选手的个人最好成绩都在8.10米以上。北京奥运会亚军、南非选手莫科纳以8.50米的个人最好成绩排在第一,2010年欧洲锦标赛冠军、德国选手雷夫以8.49米排在第二,而在2013年跳出8.34米的李金哲只能排在第六位。

此时的李金哲已经在美国和欧洲大陆辗转训练、比赛半个多月,在外教兰迪“以赛代练”的理念安排下,他2014年的比赛计划多达20多场,是往年比赛量的3倍。“去年莫斯科田径锦标赛前我砸伤了脚趾,很多人质疑我是个‘窝里横,一出国就不行。”这次比赛前,李金哲暗暗铆足了劲。

第一跳后,赛场开始下起小雨。或许是遇强则强,在前三跳中,李金哲就率先跳出8.15米,主场作战的雷夫以8.02米紧随其后。进入最后一跳,已经锁定胜局的李金哲在全场的欢呼声中跳出了8.47米的惊人成绩。这个成绩也打破了尘封17年的由劳剑峰创造的8.40米全国纪录,距离沙特选手穆罕默德8.48米的亚洲纪录只差1厘米。李金哲赛后兴奋地说:“真没想到这会是一场‘改头换面的比赛。”

犯规怪圈

2014年9月30日,仁川亚运会跳远决赛,此时的李金哲已经连续几次踩线犯规,虽然在第五跳跳出了8.01米提前锁定了胜局,但对这个成绩并不满意的他仍然想在最后一跳奋力一搏。遗憾的是,最后一跳仍然被裁判判为踩线犯规。看到判罚的李金哲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自嘲道:“踩线现在都成了我的一个特点了,大家都说李金哲今年不踩线就不会跳。”

对于任何一位竞技者来说,胜利有着无穷的吸引力。但让李金哲烦恼的是,犯规的阴影却总是紧随左右。2015年2月,犯规怪圈仍然在继续。波兰托伦的首站比赛中,李金哲在4次犯规,又放弃第五跳的情况下,凭借最后一跳惊险夺冠。转战法国后,李金哲又在第四跳才跃出8.10米的成绩夺冠。虽然在新赛季之初就拿到了两连冠,但两站12跳仅3次有效成绩的成功率,也让人为他捏了一把汗。

“起跑的最后3步让李金哲在2014年出现了很多犯规,今年我们的重点就是改进这个问题。”在外教兰迪看来,天赋惊人的李金哲还可以更努力。曾经带出世界著名跳远运动员迈克·鲍威尔的兰迪非常看好李金哲的未来,但他也告诉我们:“现在的李金哲把跳远和训练当作了兴趣,好像是在玩一种游戏。我希望他更职业一些,把跳远当作工作。和迈克·鲍威尔比,他就差这一点了。”

2014年3月8日,李金哲在波兰索波特参加2014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远决赛,获亚军

“就像学生时代仗着自己聪明而考高分的男生,但凡他再努力一点点,就不一样了。”在领队赵杏枝眼中,像个大孩子的李金哲似乎总是少了根筋。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赛前10天,李金哲竟然在力量训练时自己把脚指头砸伤了。这已经不是李金哲第一次在大赛前受伤,这次砸伤的恰好是他的起跳脚左脚,连着肉的指甲盖断了半截,只能用针缝合起来。

砸伤脚后疼得厉害的李金哲被送往欧洲当地的公立医院,排队等待的过程中他只能坐在轮椅上耷拉着脑袋干着急,懊恼地踢踢这儿踢踢那儿,恨自己怎么能在赛前又犯这种错误。“对于像苏炳添和张国伟这样谨慎的运动员来说,他们是但凡有百分之一的概率可能伤害到自己的运动生涯,都不会去做。”赵杏枝有点恨铁不成钢地说,“但李金哲却不管不顾。”

接下来的10天显然不能再跳了,除了勤练上肢力量,李金哲每天都把脚搭在阳台上晒一晒,促进愈合。在莫斯科世锦赛的跳远及格赛上,带伤上阵的他仍然跳进了决赛。虽然最终的决赛成绩并不好,但赵杏枝对李金哲的印象却大为改观。“很多运动员受伤后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害怕伤势更严重就不会再做任何努力。但李金哲却不惜力,只要到了赛场上就不顾一切地去拼搏。”

脚伤却日益成为悬挂在李金哲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今年室外赛季开始以来,李金哲已经带伤参加了3场比赛。“左脚腕起跳脚是陈旧性老伤了,本来以为已经好了,但今年5月8日在清华大学的全国田径跳跃精英赛上,我一跳完8米26就觉得不对劲,跳了两次就没敢再跳下去。”虽然李金哲最终仍然以8.26米夺冠,但脚伤却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

直到5月15日去上海参加国际田联钻石联赛,李金哲已经一周没有训练。他的脚踝软组织挫伤,有大量积液需要抽出。受到脚伤影响,李金哲在上海站以8.21米排名第四,比获得第三名的小师弟王嘉男少了4厘米。赛后,好胜心强的李金哲甚至觉得“没脸”从混合通道经过。

5天后,在“鸟巢”举行的世界田径挑战赛上,李金哲也仅以8.13米位居第四。站在混合采访区,李金哲急得直跺脚。“我踏上板就知道没戏了,现在的我是无状态一身轻。因为脚伤,我起跳总是有些担心,脚疼就会自我保护,结果一到板前就不敢跳,就虚了。”李金哲望着自己的脚说,“跳完了就这么疼着,我都恨它,越跳成绩越抽抽了。”对于渴望在北京世锦赛上夺牌的他来说,必须要在前几跳中尽早跳出高水平,否则轮次越多受脚伤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

叛逆与柔情

对胜利有着强烈渴望的李金哲,在生活中是个爱搞怪的北京男孩。“金牌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我不得不拿的,现在的心情有点荡漾,心跳很快,因为年初我就觉得自己能拿到这块金牌。思密达!”尽管李金哲对8.01米夺得仁川亚运会男子跳远冠军的成绩并不满意,却没有影响他在新闻发布会上搞怪的心情。他那一嘴京片子甚至把身边的韩国女翻译都侃晕了。

李金哲的这股活泼劲儿很招人喜欢,但他性格里直接到近乎火爆的脾气,也很容易引起摩擦。他的外教兰迪恰好也是这样一个有着相似性格的倔老头。“兰迪是一个特别强势的教练,你必须要听我的。但李金哲却完全不吃这一套,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两个暴脾气的人常常因为沟通方式的问题而吵起来。”赵杏枝苦笑道,“经常是全国家队的人都在训练,但这两个人吵完架后一个拿着书包跑了,另一个也收拾东西走了。”

李金哲爱用“夫妻之间需要磨合”来形容他与兰迪的关系,为改技术的问题他们俩没少吵架。吵完架还没消气时,李金哲便拒绝和兰迪对话。但吵归吵,对于兰迪的训练要求,李金哲仍然一丝不苟地完成。兰迪也引进了最新奇的训练手段,测速仪、冷水池、皮筋衣,让李金哲又爱又恨的同时也刺激无比。“就属这美国人心最狠!”每当力量训练时,李金哲就愁得眉毛鼻子拧到一块儿,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不停地吐槽。而兰迪为李金哲量身打造的长期训练计划也确实发挥了效果,从2013年至今,李金哲的成绩一直在稳步上升。

就是这样一个脾气火爆又孩子气的大男孩,却出人意料地恋家。每个星期六上午一训练完,李金哲就立马赶回家吃午饭,直到星期天晚上集合时再回训练基地。李金哲小时候家境不好,但父母却总是尽力满足他的任何要求,这让长大后的李金哲对父母很感恩。逢年过节,包括父亲节和母亲节,孝顺的李金哲都会早早就反复考虑给父母的礼物。

2014年在德国跳出8.47米的个人最好成绩后,感情细腻的李金哲特别想回家。恰好在6月底到7月中旬之间有20多天的休赛期,他便天天晚上找带队领导软磨硬泡。但因为拿的是因公护照,客观上不允许他中途回国,队里也不希望他回国影响接下来的比赛状态。最终,李金哲只得给父母办了旅游签证来欧洲看他,才总算是解了他的思念之情。

在跳远队中,李金哲是年纪最大的运动员,自然而然就成为队里的大哥。在跳远队刚刚成立的时候,李金哲还特意把刚入队的几位小队友叫到自己的房间,送给每人一件衣服,并细细叮嘱,“以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找我”。这个赛场上桀骜不驯的“霸主”,赛场下却是讲义气重感情的性情中人。

(感谢实习记者付雪航对本文的帮助)

猜你喜欢

脚伤兰迪非主流
兰迪和她的牙齿
更多的可能
反思西方意识形态的历史叙事——以近年来国内非主流历史话语为对象
“非主流”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及心理特征*
差别明显
照片视频 我就要“非主流”
电脑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