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2015-08-21张青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学探讨高中体育新课程

张青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高中体育教学发生了明显改观,然而新课改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是立足于本市高中体育的现状,基于笔者多年来的体育教学经验,对新课改后的体育教学开展反思性探讨,以期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体育 教学探讨

一、前言

2012年2月《湖南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这标志着湖南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正式拉开了序幕。继而《湖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下发,这意味着湖南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也正式启动。新课改要求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省实际,借鉴先期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省市区和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湖南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良好的普通高中毕业生。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体育与健康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并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并且所设置学分超过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给高中体育教学带来崭新气息。然而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高中体育课程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问题是体育教师素质、理念与新课改不适应,因而对现行的体育教学开展反思性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二、新课改进程中高中体育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方案在刚刚颁布之时,许多体育教师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从教学理念到课程设计上都积极响应新课改精神,然而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由于课程教学过程中受到了自上而下的重重困难,工作的积极性和内在驱动力受到挫伤,阻碍了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体育教师本身对新课改精神领略不透彻,对新课程的态度不坚定,对体育健康科目存在一些偏见。

(一)没有明确新课改的主体教学理念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师强调个人的权力和责任,过分强调体育学科承担的社会责任而忽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合作关系,学生的个体价值实现、创造性想象力等能力培养都被忽视,这些都是旧的教育思想留下的顽疾。新课改要求学生在课程教学中能够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形成正确的三观,显然传统的落后的教学理念是难以实现的。

(二)没有明确新课程的内在价值

高中课程改革是高中教师老生常谈的问题,部分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到新课改的精神,误以为新课程就是小打小闹地改变一下教学方法、丰富一下教学内容,并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新课改的价值和理念。新课改明确了体育健康的重要地位,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体育学科所占学分超过语文、数学,而一些教师仍然怀揣自卑心理,坚持认为体育学科是不受学校重视的“小三门”,没必要“瞎折腾”,对新课改的认知存在误区并且不会主动钻研新课程标准和精神。

(三)没有明确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新课程对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要求,首先专业知识要过硬,除了要具有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底蕴,还要掌握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学的精要,能够参与教研合作以及对学生的多元评价。而现实来讲,高中体育课程素来轻理论重实践操作,科目教师普遍轻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认为体育教研是专家应该做的事情,难以领会新课改中教师自主发展、自我提高的真谛。

三、新课程背景下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新课程理念先导教师培养

新课改首先要自内而外领会“方案”的精神和理念,理念先行引导课改落实,才能真正实现课程改革。这就需要在校内外定期开展专家新课改报告,解读新课改精神、分享新课改最新教育成果,组织教师认真听取国家、省、市资深教育专家的新课程理念解读,总结新课改的教学实践经验,明确何为新课标、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怎样多元化评价、如何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等。教师通过与专家的零距离沟通,化解了现实教学与抽象的新课程理念、新课标之间的藩篱,明确教师的培养方向。

(二)创新高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模式

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新课改的深度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传承体育教师培训的同时还要创新发展培养模式。要传承高中体育教师的培训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延续性培训相结合。此外,还要坚持“走出去,拿进来”,每学年体育教研组要完成一个专业课题,体育教师要定期呈交新课改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延伸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专业技能,鼓励校内体育教师在校外参加体育竞赛和社会化的体育培训,比如射击、武术、舞蹈等,反哺校内体育教学。

(三)丰富校内体育活动

积极设计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体育活动”等校内体育集体活动,正确地进行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等,组织开展学校课余体育运动项目代表队的训练。加强课余体育运动代表队组织和训练经验的交流,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工作去做。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只有不断改革创新,加强对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升体育教师的素质,才能最终实现体育教学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渺一,殷波.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策略[J].体育教学.2009(06).

[2] 袁冲.谈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高位走强”与实现[J].体育教学.2009(07).

[3] 冯婷婷.论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体育教学艺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4] 李著.探究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体育做好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3.

猜你喜欢

教学探讨高中体育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基于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探讨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