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舞狮教学改革对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5-08-21赵锋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民俗体育教学改革高校

赵锋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2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高校舞狮教学改革对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影响问题。文章从高校舞狮教学活动对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积极作用入手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高校舞狮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对舞狮教学在我国民俗体育发展中所具备的推动作用影响和局限,并由此验证了高校舞狮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其对于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民俗体育 舞狮教学 教学改革 高校

舞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民俗体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但是近些年来,舞狮运动与我国很多其它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样,在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之下,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舞狮运动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的融入就成为了其在新的环境下寻求生存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成为了促进我国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由于舞狮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时间还较短,经验有限,因此,在开展高校舞狮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并因此影响到了其对舞狮运动的传承作用和对民俗体育发展的推动作用的充分有效发挥。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改变高校舞狮教学中现存的问题,教学改革就成为了一个必然的选择。而本文就是针对高校舞狮教学改革对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影响问题所进行的探讨与分析。

一、高校舞狮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虽然说,近些年,舞狮运动已经逐渐的融入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很多高校也组织开展了舞狮教学活动,但是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舞狮教学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概括来说,较为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部分高校的领导对于舞狮运动的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使得舞狮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受到了影响和限制。

二是,部分开设了舞狮课程教学的高校,舞狮课程的开设情况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存在诸如:课时分配不稳定、专业课程和选修课两种选课形式之间的比例差距太大,缺乏完备的教学大纲和正规的、专业的教材,以及教学场地设施的情况较差,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和训练的需求等问题。

三是,很多开设了舞狮课程教学的学校,专业课师资队伍仍然有待强化,依然无法达到高校正常开设一门专业课对于师资水平的标准和要求。

二、高校舞狮教学改革对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具体影响

舞狮运动的形成与发展是我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和民族文化的反映,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体现。在社会变迁和时代演进的过程中,舞狮运动始终与我国人民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使得我国的舞狮运动具备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性、民族性以及传统性和文化性等多种特征。而具有了上述多种民族传统体育特征的舞狮运动在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也就是高校舞狮教学活动的开展,无疑对我国民俗体育的发展与传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概括来说,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舞狮运动具备历史性的特征,高校舞狮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加深高校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了解。舞狮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仅仅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其起源就可以追溯到三国时代。关于舞狮运动起源的文献中有如下记载:舞狮运动起源起源于三国时代,盛行于南北朝时期,先是在军队中流行,然后又传到民间的,后来还被“百戏”吸收,成为宫廷的表演节目。由此可见,舞狮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积淀的结果。高校舞狮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的加深高校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了解,提高高校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知水平。

其次,舞狮运动具备民族性的特征,高校舞狮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生对于我国民族个性、民族特点以及民族情感和民族思维方式的了解与认知。民族性,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能够反映民族精神、民族特性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国民品行以及人格追求和伦理情趣等思想的本质特征。从舞狮运动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舞狮运动带有明显的民族性特征。早在明代洪武年间,祁东民间就开始利用舞狮运动来庆新春、纳吉祥和驱邪恶,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舞狮活动来祈求风调雨顺和吉祥平安,而这些则充分的反映了我国舞狮运动所带有的浓厚的民族性特征。而且由于各地的舞狮运动特色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地域的舞狮运动的舞法和讲究也表现了我国各地劳动人民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上的不同。而高校舞狮教学活动的开展就能够使学生切实接触和体会到舞狮运动所具备的这种民族性的特征,并因此提高学生对于我国民族个性、民族特点以及民族情感和民族思维方式的了解与认知。

再次,舞狮运动具备传统性的特征,高校舞狮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加深高校学生对于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对于我国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弘扬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简单来说,指的就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思想、道德以及风俗、艺术或者是制度等等。而舞狮运动作为一种民间流传下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形成、发展与传承的过程与人民的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是密切相关的,人们不仅通过举行各种舞狮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愿,同时也会将传统的思想文化注入和融入舞狮运动之中。例如:用来舞狮的狮头,必须要进行开光点睛的仪式,人们认为只有经过了开光点睛的仪式,才会有灵气,才具有驱邪除疾,趋吉避凶的功效。而在舞狮运动中世代相传的这些讲究,实际上体现的就是我国舞狮运动传统性的特征。传统,对历史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正是因为舞狮运动具有传统性的特征,在开展高校舞狮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于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才能够切身体会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蕴,才能够提高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关注,并在此基础之上,促进我国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弘扬。

最后,舞狮运动具有竞技性的特征,高校舞狮教学活动的开展,带动了国内外一大批舞狮表演和舞狮赛事的开展,不但促进了舞狮运动的竞技化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民俗体育的发展与传承。在传统的舞狮运动中,除了南狮“采青”带有明显的竞技性之外,大多数舞狮运动都是以表演为主的,但是随着“国际龙狮总会”、“中国龙狮协会”陆续成立以及舞狮运动竞赛规则的制定和完善,我国的舞狮运动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也已经逐渐的带上了竞技性的特征。而且高校舞狮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带动了一大批以高校学生为参赛主体的舞狮赛事和舞狮表演活动,例如:中华龙狮大赛、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等等,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舞狮运动的交流与推广,同时也使得我国的民俗体育得到了一种有效的宣传,促进了我国民俗体育的发展与传承。

高校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我国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在走入工作岗位之后,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一点在体育领域亦是如此。如果能够把握学生在校期间的这段时间,通过高校舞狮教学活动的开展,加深学生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对于我国民族个性、民族特点以及民族情感和民族思维方式的了解以及对于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能够有效的提高其对于我国民俗体育的关注与重视程度。再加上因为高校舞狮教学活动所带动的一系列表演活动和赛事,这对于我国民俗体育的发展与传承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由于上文所分析的高校舞狮教学中现存的诸多问题,影响到了高校舞狮教学活动的高效性和有效性,因此,舞狮教学所具备的上述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要改变这种情况高校舞狮教学改革就成为了一个必然的选择。高校舞狮教学改革的开展,能够针对高校舞狮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改进和完善,从而确保高校舞狮教学通过对学生的影响来发挥在我国民俗体育发展与传承进程中所发挥的积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高校舞狮教学改革是推动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一个新动因。

三、结论与建议

由前文的分析可知,高校舞狮教学改革对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且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后续的高校舞狮教学改革中,应针对目前高校舞狮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从思想观念、课程建设、场地设施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和强化,以此来促进高校舞狮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其对于我国民俗体育发展推动作用的充分发挥。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13C497,项目名称: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湖南民俗体育流变及发展前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段全伟.舞狮运动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 先小平.民俗体育的传承、变迁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 王建超,王生伟.云南高校开设舞狮运动课程的价值探析——以大理学院为例[J].大理学院学报.2012(04).

猜你喜欢

民俗体育教学改革高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