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新媒介研究现状的媒介生态系统重构论纲

2015-08-20米丽娟

西部学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研究现状

摘要:新新媒体研究的现状表明:国内外对新新媒介的研究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零散到系统、由基础到高端。从未来研究趋势探讨:新新媒介的影响、分类及其对媒介生态系统的重构将继续成为研究的对象。新新媒介的三种传播模式,即复式漩涡形、中心放射形及双向回路形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媒介技术、媒介素养和传播制度将成为研究者分析新新媒介舆论引导力的聚焦点。使用新新媒介带来的舆情风险大致可分为三类:伦理问题、传播失范和心理伤害。从它们的生成原因及规避策略看,其中存在有待拓展的空间。新新媒介的研究进路是:完善法规和制度、加强道德约束、展开心理救助。

关键词:新新媒介;研究现状;媒介生态系统的重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国外研究现状

曾经师从尼尔·波兹曼的保罗·莱文森一贯高扬人性化的旗帜,反对老师对技术的敌视,把波兹曼、芒福德、埃吕尔等人批评技术的最有效靶子看作负面的、永恒的柏拉图的形式。莱文森基于媒介的种系发育和个体发育,在媒介演化的真实世界里,按照技术的优化程度将当代媒介分为旧媒介、新媒介和新新媒介。互联网诞生之前的一切媒介都是旧媒介,它们的时空定位不变;新媒介指互联网上的第一代媒介,滥觞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使用者不受制于媒介规定的时间;新新媒介指互联网上的第二代媒介,滥觞于20世纪末,兴盛于21世纪,比如脸谱网、推特网、“第二人生”、播客网等等。[1]187

Hanne Bruun对媒介产生的类型提出了一系列疑问:How do we explain changes in media genres? Are they the result of economic, technological or other kinds of structural forces; or are they the result of the change-producing agency of the media producers? And how are changes in media texts connected to contextual conditions for media production on micro-, meso- or macro levels?[2](笔者译文:我们如何解释媒介类型的变化?它们是经济、技术或其他结构性力量导致的结果?抑或是媒介生产者的生产力变化的结果?媒介文本里的变化怎样链接微观、中观或宏观层次的语境条件?)这些的确是研究者值得思考的问题。保罗·莱文森对媒介类型的划分看似有足够的科学依据,但“新新媒介”这一概念并未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难免被认为是“概念炒作”。

根据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人类不断发明新技术以弥补旧媒介的不足,新新媒介是对新媒介功能的补救和完善,随着技术的日臻完美,新新媒介的功能越来越接近人自身。“媒介演化的动力来自于人的理性选择,强调了人的主动性”,媒介演化和人类前途一样充满积极乐观的因素[3]。保罗·莱文森从媒介哲学的高度阐述了新新媒介的性质、原理和特征,对当代社会、政治、社交、娱乐等产生重大影响,他的《新新媒介》一书为当下媒介生态的重新建构奠定了基础。该书是研究新新媒介的经典之作,共13章:第一章回答了“新新”媒介因何得名,指出它涵盖以前新媒介的原理,并区分了“新新”媒介、社交媒介、银屏艺术或Web2.0、3.0,对新新媒介进行分类,探讨了它在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演化速度,提供了学习方法——在使用新新媒介的实践中学习它的相关知识;接下来的9章分别研究了9种新新媒介——博客网、优视网、维基网、掘客网、聚友网、脸谱网、推特网、“第二人生”、播客网;第11章介绍了新新媒介的阴暗面,包括前新新媒介的滥用(欺凌、攻击与煽动)、网络流言与网络欺凌、网络盯梢、推特网与恐怖主义、利用克雷格分类广告招募人打劫银行、网络垃圾、以图书馆对阵博客人为例证明旧媒介对新媒介的弊端反应过度;第12章分析了新新媒介在2008年总统选举中的作用,指出它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第13章的内容是新新媒介的硬件配置。《新新媒介》一书紧跟技术进步和时尚潮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媒介生活化的过程中感悟媒介的更新与共存,在媒介形态的“变”与“不变”中体验技术的魔力,同时守望内容的神圣与意义的真谛。

Marvin认为,新与旧是相对的概念,媒介亦如此。新新媒介是相对于Web1.0版本的互联网而言的Web2.0,它是提供用户生产内容能力且将社交关系网络化的新一代互联网媒介。新新媒介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传统传播模式,传播效果呈几何级数扩散,是网络传播模式的完美演绎[4]。

国外研究关注新新媒介的界定性特征,肯定科技对于它的重要性。新新媒介靠系统(软件)运行,“博客网、维基网、掘客网等都是计算机程序,各自以独特而复杂的方式组织信息。”拥有更强的复制现实的能力。新新媒介的出现符合莱文森提出的媒介进化原理:小生境原理、人性化趋势原理和媒介生态合适位置原理。

Kenneth Fleming针对新新媒介重构美国新闻生产线的状况,坚持“内容为王”的观点,并以《纽约时报》的融媒体转型说明新新媒介时代内容投资的重要性,深度调查报道仍然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新新媒介刺激传统报纸开发手机版和平板电脑版,推出语境广告,创建信息导航网站[5]。

Web3.0是新新媒介功能的延伸和完善,是传播技术的又一次革命,其运行具有自媒体特征,它不需要庞大的媒介机构,也不需要高昂的运行成本,但却具有超强的传播能力和对公众的影响力,它能像空气一样无孔不入地渗透大众生活,成为普通草根最便利的表达渠道。有人预测:“以信息网络为代表的门户类网站将成为自媒体的新兴载体。自媒体的广泛应用,发挥了公共信息传播的重要功能。”[6]传播行为是自发的,但传播效果却是共享的,这就是新新媒介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新新媒介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网络素养,只有具备互联互通的集体智慧和互联网思维,才能成为掌控新新媒介的合格的数字公民[7]。新新媒介营造的虚拟社区,让遍布世界各地的心灵和思维联网,虚拟社区中的人也许从未谋面,但通过新新媒介传递的关爱却很真实:他们会不眠不休地坐在电脑前,陪伴病床上的网络伙伴离开人世,对亲戚朋友进行终极关怀;他们会通过新新媒介给虚拟社区中的网友解除危难,给他们提供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在新新媒介的帮助下,他们还会上演激情四射的网络爱情,抚慰寂寞孤独的尘世之心;新新媒介使远程教育、疾病诊疗、购物娱乐变得易如反掌,是人际沟通变得更加廉价、方便和快捷。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探讨了新新媒介的概念、特征、形式、类型和影响。

国内学者研究视野中的新新媒介主要是满足国内用户的需求,不同于莱文森所研究的新新媒介,国内新新媒介有的借用了莱文森的称谓,直接洋为中用,比如博客、播客、推特网上的微博;有的功能相同或相似,但改变了称谓,比如微信,它们与国外新新媒介一样首当其冲地具有很强的信息传播功能;腾讯网则与脸谱网、聚友网相似,具有很强的社交功能,主要是发布微型的文字帖子;爱奇艺、乐视网、土豆网等类似优视网,主要提供视频;百度类似维基网,主要提供百科信息;新浪、搜狐则类似掘客网,主要提供新闻和链接。

许蕾认为新新媒介的最明显特征是交际性[8],杨瑞丽也认为它的固有属性是社交,它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对一切信息的需求[9]。除了平民化、个性化、交互性等新特征外,孟明[10]、王凤栖[11]都认为它保留了新媒介的特征。王凤栖还指出它消解了媒介发布者和守门人的权力规定,打破了自上而下的控制模式,使社会交流方式走向平等。

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研究新新媒介的一个重要领域。新民网曾载文用“可怕”和“凶猛”形容新新媒介——微信,曹进和吕佐娜[12]认为:微信不仅带来了社交网络的繁荣,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和社交模式,同时也更新了传播理念。作为新新媒介,微信传播方式更便捷和人性化,是点对点和点对面的有效结合,是对传统传播方式的一种解构,话语表现出反规则、碎片化、去中心的特点。

刘怀庆[13]认为新新媒介的使用自由度和信息传播的自由度都提高了,内容制作、发表、反馈、交流和修改都是自由的,服务更加及时有效。李刚[14]把新新媒介分为四类:博客、优视网、脸谱网和推特网。邓文慧[15]把新新媒介分为博客、即时通讯、社交网站和网络视频四种形式,探讨其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周弛[16]认为新媒介是传统媒介的数字化延伸,新新媒介是社会的数字化延伸。BBS是新新媒介的最初形式,它不但让用户广泛深入参与,而且在虚拟空间呈现真实的社会关系,从而获得重塑社会结构并推动进步的能力。莫继严[17]认为新新媒介环境下形成的大型年播栏目(如《春节联欢晚会》)传播系统是对“关系为王”时代的形象诠释,新新媒介使越来越多的“受众”和晚会的观看者变成了仪式的实际参与者,甚至长期深度参与。

吴飞和黄超[18]认为:新新媒介以其技术及社会属性的软决定作用给全球范围内的软实力传播发展带来三大变革,包括超媒介空间的移动性和交互性、分层与交往的去中心化和参与以及全球化中的共同生活体验。理性主义、社团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三大技术属性决定了新新媒介能在软实力传播的控制方面发挥更加有效的实践作用。

虎业勤、沈继睿[19]、彭小年[20]、郭栋[21]、刘莹[22]等关注新新媒介引发的伦理问题、传播失范和心理伤害,提高公众的新新媒介素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伦理问题包括网络谣言与煽动、网络欺凌与攻击、网络欺骗、虚假信息、侵犯版权、技术歧视、网络垃圾、恐怖主义等,它们源自技术、人、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应从技术、道德、管理方式上寻找解决对策。对传播失范,我国目前虽然问责力度逐渐加大,问责主体、方式和法律法规适用等逐步规范,但也存在法律滞后且适用不统一等问题,应建立健全法律规范。心理伤害包括由过度分享引发的偷窥、私人领域公共化、网络欺凌引发的人肉搜索、心灵匮乏,对此,应加强网络隐私安全的防护和立法,完善互联网“把关人”制度。陈安妮、雷蕾[23]等指出新新媒介的使用主体——大学生存在过渡依赖社交网络、集群放纵、自我麻醉等表达变形问题,从大学生主体重构的外在优化和内在超越出发,强调将外在转化为内在的自发的表达,是解决变形的关键。李秀清[24]从正反两面分析了新新媒介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关于舆论引导力,宋宣谕[25]以微信为例,分析了新新媒介引入新型互动传播模式,促进社交网络的繁荣,因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伴随其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的强烈冲击,“新新媒介正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议程设置方式引导着公众舆论。”彭小年[26]认为:新新媒介有完善的搜索功能和信息反馈机制,能及时了解舆情动态,对舆情危机提早预警,积极引导舆情走向,通过舆情监督,为政府、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提供舆情数据。廖雷[27]认为,新新媒介去中心的特征可以营造平等的传播氛围,削弱说教特色,增强亲和力和传播效果;而“多节点”的特征则有助于打造比传统媒介和新媒介更长的传播链,形成网络化传播模式,拓宽传播范围,扩大影响力。因此,新新媒介具有更强的舆论引导力。童帅[28]认为新新媒介体系下,公众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舆论监督,新新媒介在引导舆论和进行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但也面临严峻挑战:“守门人”角色弱化,舆论引导难度大;虚假信息被聚合放大,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网民个体责任意识淡薄,易导致网络舆论暴力。

崔琳较为全面地研究了新新媒介环境下全民传播的意识、方式、载体、效果、发展态势和规律,着重研究了新新媒介与全民传播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特定环境下传播的特殊性和媒介资源的公平分享,充分利用新新媒介为大众服务既是全民传播的宗旨,也是新新媒介的努力方向[29]。

国内外对新新媒介的研究由点到面、由表及里,但现有研究对于新新媒介强大的舆论引导力缺乏深层次原因分析,未凸显舆情风险与新新媒介应用问题之间的必然联系,研究成果显得零散孤立。

三、新新媒介语境下媒介生态系统重构论纲

新新媒介语境下媒介生态环境的重构将成为研究者的关注对象。新新媒介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对社会生活的介入、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对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对公众情绪的稳定等问题将成为研究的着力点。

新新媒介具有不同于旧媒介和新媒介的多样化传播模式,对各类模式目前都还缺乏深入研究,新新媒介传播模式的分类和各类传播模式的特征、运行机制和传播效果将是未来研究不可忽视的领域;新新媒介的舆论引导力和舆情危机在目前的研究中虽然有所涉及,但并不深入,也不成体系,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一)新新媒介传播模式的雏形

拉斯维尔的“五W”经典传播模式描述了信息经由媒介从传者到受者的过程,信息传播的这一基本模式对旧媒介、新媒介和新新媒介都适用,但这一经典模式不能囊括新新媒介的所有传播过程和要素,因为新新媒介中的信息发酵和信息井喷现象比旧媒介和新媒介更加突出,有时信息传播可能止于媒介内部的发酵,信息井喷可能淹没传者和受者。与旧媒介和新媒介相比,新新媒介的传播模式更加多元,更加复杂,虽然提炼新新媒介的新型传播模式有一定难度,但其雏形已见端倪,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

1.复式漩涡形

美国学者称之为“葡萄藤式传播”,信息或意见通过几条主干向各个用户节点扩散。发布后通过多节点转发,每一次转发都在节点周围形成一个漩涡形扩散,多次转发后即形成多个漩涡形扩散。

2.中心放射形

在每一位发布者周围都密布着许多感兴趣的人,这些人要么被动接收(比如QQ群),要么通过搜索和链接功能主动获取,但都不是通过他人的转发,这样就形成以发布者为中心的放射形传播。

3.双向回路形

这是体现新新媒介交互性和反馈功能的传播模式。每一次发布或转发都引起互动,在互动中补充和完善内容,一边制作一边传播,在扩大影响的同时把内容推向深入。每一次发布和反馈都形成双向回路,不断填补和更新新新媒介的页面。

围绕这三种传播模式,研究新新媒介传播过程中所涉及的传播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逐类解析其舆论引导力的生成原理,阐明舆论引导力的生成过程、特点和规律,将成为新新媒介研究的明显趋势。

(二)新新媒介舆论引导力的决定因素

媒介技术、媒介素养和传播制度是制约新新媒介舆论引导力的三大决定因素,它们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

1.媒介技术

媒介环境学和媒介进化论是阐释技术决定作用的恰当视角。流媒体技术和云计算等为新新媒介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它为用户创造文化、新闻和娱乐的世界。新新媒介由软件和硬件组成,软件是指支持系统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博客网、维基网、掘客网等都靠它组织信息。硬件除了系统寄生的中央计算机外,还有作为用户终端的电脑或手机。先进技术决定新新媒介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和对传播的超强控制,进而决定新新媒介的舆论引导力。

2.媒介素养

研究者不妨运用传播的议程设置理论全面仔细地解析公众的媒介素养如何决定新新媒介舆论引导力,通过意见领袖的作用清晰地透视公众的媒介素养对新新媒介舆论引导力的影响,并深入探讨新新媒介时代怎样提高公众媒介素养。新新媒介时代是全民参与传播的时代,只有普遍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尤其是新新媒介素养,增强公众参与传播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提高公众文化水平、技术素养和表达能力,才能确保新新媒介内容丰富、格调健康、形式多样、气氛活泼、导向正确。

新新媒介的舆论引导力有赖于新新媒介传播质量和效果的改善,这除了必要的传播设施和技术之外,还取决于传受双方、网络围观者、网络推手和网络把关人的新新媒介素养。

传受双方是新新媒介传播活动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必须具备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重要技术,必须具备文字输入和图片、音视频上传的娴熟技巧,必须具备一定的表达和理解能力,还应该具备剪辑、删除、图片加工等基本技能。

网络围观者是新新媒介传播活动中的居于大多数的受众,尽管不直接参与传播,但却影响传播效果,并刺激传播冲动,围观本身就表明了一种态度,更何况有的围观者并非只作呆若木鸡的看客,他们围观、表态、起哄,甚至将不合意者逐出围观范围,剥夺他们在这一范围内的传播权利。网络围观者不但要有观看和欣赏的能力,还要有批判、纠错和实施制裁的行动能力。

网络推手在新新媒介传播内容的广泛流传和自媒体扩大影响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熟练使用推广软件和锲而不舍地劝说网民使用推广软件是网络推手的两大基本功。网络推手经常游荡于博客、微博等新新媒介,推动网络新闻事件的发酵并提高新新媒介的访问量和点击率。

网络把关人是网络传播技术的集大成者、网络传播内容的监督员和网络传播活动的管理者,能确保新新媒介传播的渠道畅通、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网络把关人必须具备较高的辨别、判断和鉴赏能力,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与时惧进的敏锐头脑,必须掌握先进完善的理论体系,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和艺术品位融为一体,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高屋建瓴地分析问题、前瞻得当地解决问题。

3.传播制度

传播制度是指传播活动所依存的社会制度。研究者可借用报刊的四种理论①及其赖以生成的社会制度,结合新新媒介本身的运行机制,比较现行各种传播制度的优劣,探讨什么样的传播制度更有助于提升新新媒介舆论引导力。新新媒介的运行打破了传统媒介自上而下的控制,颠覆了内容生产和制作的封闭性,在虚拟空间重构民主和平等的社会关系,改变了阶层式的社会结构,但同时也带来信息的无序和意见的乱象。优越的传播制度能确保自由传播、公正传播和客观传播,有效控制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三)使用新新媒介带来的舆情风险

舆情风险是指负面信息通过发酵对信息相关者产生的精神和经济危机,这种危机轻则导致个人信誉扫地、名声不好、利益受损,重则导致企业倒闭、政府失信于民、国家形象败坏。从传播流程来看,使用新新媒介可能带来的舆情风险大致可归纳为三类,各类风险的生成原因及规避策略如下:

1.伦理问题

新新媒介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传受双方道德修养欠缺、责任意识淡薄。有的传播者为了一己之利,为了吸引眼球,用新新媒介传播低级庸俗和道听途说的内容,与传播正能量的宏旨背道而驰;有的传播者利用新新媒介发泄一时之愤,丝毫不顾及接受者的感受和传播行为对社会造成的恶果;还有的传播者通过新新媒介发布虚假信息,误导人们的价值观念、购买取向和消费行为,达成不可告人的政治、经济目的,丧失起码的道德底线。

新新媒介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传播活动太过自由、太过随意、太过隐秘。比如微信传播,它可以是点对点的即时视频聊天,也可以是点对点的延时语音留言、文字独白,这种点对点的传播内容完全取决于传播者的个人意志,基本没有他人的干预和审核;微信传播也可以是点对面的信息发布、成果展示、观念宣传、通知、启示、公告等等,尽管传播者会考虑到众多接受者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但它的传播自由度仍然很高。从总体上看,新新媒介的传播活动经常是私密的个人行为,经常不受任何约束和管制,缺乏必要的内容把关,这种为所欲为的传播活动很容易导致伦理问题,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规避新新媒介伦理问题的主要策略是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对新新媒介使用者进行道德约束,让他们明白当为与不当为;但因道德规范是弹性的,不具有强制力,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得依靠公众的自律意识。各级网络管理员应充分发挥作用,实行专人专管专网,通过设置技术壁垒阻止人们通过新新媒介传播有违道德规范的内容,打击和惩处不道德的传播行为,以增强道德约束的有效性。

与此同时,新新媒介传播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应得到增强,特别是那些影响力大的新新媒介,应以严格的内容把关代替为所欲为的低级传播。

2.传播失范

传播失范是指传播内容和传播行为不符合传播规范。

传播失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非专业传播。新新媒介传播的专业要求和准入门槛较低,那些没有经过传播专业训练的网民很容易把新新媒介当作个人表达平台,通过它随时发布商品信息、宣泄不良情绪、传播流言蜚语,随意的传播内容和任性的传播行为很容易导致传播失范。长期以来,不具备新闻采访资格的新新媒介只能转载新闻,内容受制于传统媒体,出现标题堆积、新闻失真等乱象,传播的权威性大打折扣,传播水准也不尽如人意。

传播失范产生的原因还有“守门人”角色弱化。美国传播学家怀特将德裔美籍社会心理学家卢因提出的守门人概念引入新闻界,发现传统的传媒组织就是大众传播的守门人,对新闻进行筛选和取舍,决定哪些新闻抵达受众,实际上对传播起到把关作用,知识和信息传播的守门人也就是新闻传播的把关人,守门人概念催生了把关人概念。

新新媒介的传播不同于传统的大众传播:传媒组织为用户提供传播平台的任务重于担任守门人角色的任务,博客、微博、微信等新新媒介基本不干涉用户怎样传播和传播什么内容,有的社交网站尽管会跟踪和删除帖子,还有的网站会从数量、技术方面限制用户发布信息和发表评论,但一般不对已发布的内容进行修改,守门人角色整体弱化。

新新媒介传播失范的规避策略是推广新新媒介的使用并对全社会普及传播专业教育,在让更多的人掌握新新媒介使用技巧的同时,认清信息的传播价值、目标受众、接受心理,选择恰当的传播渠道、传播时机和传播方式,以达成良好的传播效果。

对网站采编人员核发新闻记者证不失为规避传播失范的重要策略,它将促进新新媒介传播行为的专业化和传播内容的权威性,减少新新媒介传播失范现象,不过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心理伤害

新新媒介使用过程的心理伤害产生原因主要是用户过分依赖新新媒介,因而丧失起码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交往能力和实干精神,新新媒介用户与可感可触的现实生活渐行渐远,整天沉溺于利用视频网站、聊天工具、交友社区罗织虚拟的社会关系,建构生活的空中楼阁,容易罹患网络自闭症。

新新媒介心理伤害产生的另一原因是私人领域公共化,基于传播的便捷性和随意性,不少用户缺乏自我把关的能力,在不经意间通过新新媒介暴露个人隐私,甚至授人以柄,在患得患失的同时,削弱了立身处世的安全感。

新新媒介的使用必然存在硬件维护、软件使用、网络故障等方面的问题,给一窍不通又不敢尝试的技术盲带来技术恐惧症状,这也是一种心理伤害。

新新媒介心理伤害的规避策略是发挥社会组织、心理机构和新新媒介本身的宣导抚慰功能,给予及时救助,它是柔性的,主要靠自觉、自发和自愿。

解析新新媒介各类舆情风险的产生(原因)、表现、危害和规避策略将继续占据研究者的大脑,将被赋予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理依据,并形成跨学科的研究成果。

(四)新新媒介语境下媒介生态系统的安全保障

新新媒介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升其舆论引导力并规避舆情风险,进而确保媒介生态系统的安全。为达成这一目的,人们必须研究如何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这在前文中已有所论述),媒介素养包括技术素养、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因此,以下问题将继续受到新新媒介研究者的关注:普及推广新新媒介技术,让公众熟练使用新新媒介;消解话语反规则、碎片化、语义模糊的特征,避免表达变形;在新新媒介舆论场中加强道德自觉和自律,避免丧德现象的发生。新新媒介研究的前进路线如下:

1.新新媒介传播的法律法规

我国新闻传播的法律法规一直滞后于实践,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专门法尚未出台,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远远不能满足媒介更新和技术进步的需要,更遑论互联网传播的法律法规。只有通过立法,才能确保新新媒介使用的安全性、公平性、公开性和便捷性,确保传播内容的正义性、正当性;只有建立健全新新媒介使用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真正做到依法管网、依法治网和依法用网,才能改善新新媒介传播效果,提升舆论引导力,并规避舆情风险。

因此新新媒介的立法和执法问题理应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2.新新媒介的道德约束

新新媒介的使用带来一系列伦理问题,甚至引发诈骗、强奸、凶杀等犯罪行为,新新媒介传播公约、守则和条例的制定已经迫在眉睫。怎样明确新新媒介道德约束的文本?怎样发挥主管部门的管理作用和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的监督作用?怎样提高新新媒介用户的自律意识?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新新媒介的心理救助

从心理学视角介入新新媒介的研究,探讨新新媒介使用带来的心理疾病,研究用户的人格面具、双重人格和多重人格等问题,将为新新媒介的心理救助提供专业指导;如何利用新新媒介对变态人格加以矫治?新新媒介如何制造认知镜像?新新媒介如何进行阳光传播?新新媒介如何传播正能量?新新媒介传播如何逾越个人隐私藩篱?新新媒介如何为公众带来安全感?这些问题值得研究者倾力关注。

总之,有关部门应该对新新媒介舆情疏堵结合、有效过滤,并通过主题设置(以共同的想象性主题凝聚社会共识,比如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点线面渗透引导舆论健康发展,减少舆情风险,化解舆情危机。

注释:

①即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Hanne Bruun.Genre in media production. MedieKultur: Journal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11.

[3]郑燕.人是媒介的尺度——保罗·莱文森媒介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2014.

[4]Marvin, C. When Old Technologies Were New: Thinking about Communication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5]孙志刚,潘祥辉.走向融媒体:新新媒介时代的美国新闻业及其转型[J].浙江传媒学院学

报,2012(4).

[6]Dan Grillmo,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OReilly,

2004.

[7] (美)Howard Rheingold: Net Smart How to Thrive Online. Drawing By Anthony Weeks,

Edition arranged with Lydia Wills LLC through BIG APPLE AGENCY,INC.,LABUAN,

MALAYSIA.

[8]许蕾.新新媒介与校园媒体[J].青年文学家,2013(2).

[9]杨瑞丽.保罗·莱文森媒介进化论探析[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0]孟明.作为新新媒介的中国网络视频平台及网络自制节目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1]王凤栖.莱文森媒介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

[12]曹进,吕佐娜.大众文化视角下的新新媒介探析——以腾讯微信为研究对象[J].东

南传播,2012(9).

[13]刘怀庆.“新媒介”与“新新媒介”环境下网络交往的异同[J].洛阳师范学院

学报,2013(7).

[14]李刚.新新媒介的几种类别及其在中国的形态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12(1).

[15]邓文慧.论新新媒介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5).

[16]周驰.新新媒介环境下的名人网络危机传播:危机公关策略与效果研究[D].上海交

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7]莫继严.新新媒介环境下大型年播栏目的传播变化——以CCTV《春节联欢晚会》

为例[J].新闻知识,2013(6).

[18]吴飞,黄超.新新媒介时代下软实力传播的变革、特征与趋势[J].新闻界,2012(10).

[19]虎业勤,沈继睿.新新媒介的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

版),2012(10).

[20]彭小年.浅析新新媒介对传播的影响[J].中国报业,2013(11).

[21]郭栋.新新媒介的问责困境与反思——以2010—2012年的相关报道为分析视角[J].

新闻实践,2012(8).

[22]刘莹.浅析新新媒介的媒介伤害[J].东南传播,2013(2).

[23]陈安妮,雷蕾等.新新媒介中大学生的表达变形与主体重构[J].东南传播,2013(8).

[24]李秀清.新新媒介时代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13(12).

[25]宋宣谕.浅析新新媒介的新闻传播效益——以微信为例[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

会科学学报,2013(9).

[26]彭小年.浅析新新媒介对传播的影响[J].中国报业,2013(11).

[27]廖雷.提升外交“四力”的重要新渠道——试析“新新媒介”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

[J].当代世界,2011(11).

[28]童帅.媒介的兴起及其对公众话语表达权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3(5).

[29]崔琳.新新媒介环境下的全民传播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5).

作者简介:米丽娟(1970-),女,重庆人,文学博士,副教授,国家公派访英学者,主要从事传媒文化、新闻理论、文化产业、影视评论的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杨立民)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微信与媒介生态环境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4BXW010)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研究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与改革思路
海参人工育苗产业的现状及展望
国内外约翰·斯坦贝克文学伦理学研究综述
董榕及其剧作研究述论
试井法分析井间注采关系的研究现状
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制度构建与完善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