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城市生活方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5-08-20蔡润
摘要:城市生活方式是随我国社会转型加速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而必要且有价值的议题。目前国内学界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也存在不足。通过回顾研究历程,梳理概念,提出其变量体系的五方面构成,并将研究内容分为变迁、状态描述和比较分析研究三类。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今后相关研究应细化内容、结合方法、拓展视角和完善成果的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城市;生活方式;回顾;展望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传统学术研究中,生活方式并未被作为一个独立领域。但纵观历史,某种程度上社会发展就是伴随生活方式形成和变迁前行。西方学界很多研究者都曾先后涉猎过生活方式议题,如马克思、恩格斯、凡勃伦、韦伯、迈克尔·索贝尔、林顿、盖恩、克罗依特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生活方式进行了界定。[1-2]美国社会学家沃思最早开展对城市生活方式的研究,他把这种与农村居民不同的生活与交往方式称为“城市性”。[3]
在中国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变化的同时,国人的生活方式也显现出许多新改变。国内一些学者开始谈及生活方式,如于光远于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社会主义建设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人的成长》一文,以及同期罗元铮、杜任之等人在文章中,生活方式都是关注焦点。[4]
进入新时期社会城镇化进程加快,这不仅是实现人口、财富、技术和服务集聚的过程,也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5]。因此,在社会科学领域对城市生活方式给予关注,就显得必要且具备现实意义。
基于以上考量,本文以“生活方式”为篇名,以2004-2013为时间设定,在CNKI进行检索,并筛选了相关文献目录,共得文献324篇。又以“生活方式”并含“城市”为篇名,以2004-2013为时间设定,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了检索,筛选之后得文献79篇。所有研究文献均主要来自各类社会学学术期刊、各学术单位学报等专业学术期刊。
一、研究历程
为了解近十年生活方式研究中涉及城市生活方式研究所占比重如何,本文对生活方式研究文献和城市生活方式的研究文献分别作了统计,得到了数量比例图(图一)。
图一 2004-2013年城市生活方式文献占生活方式文献比例图
由图一可见,在2004-2013这十年间,涉及城市生活方式的研究文献共计79篇,在324篇生活方式文献中约占24%。剩下超过70%的生活方式研究,大都局限于农村领域。之所以出现这种比例,与我国社会情况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学界对社会的关注自然会较多地投放在农村问题上。但从数据亦可看出,城市生活方式虽不是当前最主要的研究重点却已占据一定比例,是具有重要地位的领域。
同时,为了解在近十年内城市生活方式研究领域的变化,本文对所搜索到的2004-2013年文献进行了统计排序,得到了时间分布折线图(图二)。
图二 2004-2013城市生活方式文献分布图
由图二可见,2004年至2013年这十年间,城市生活方式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从2004-2005年只有8篇文献,到2008-2009年有19篇该领域文献。虽在2012-2013间出现了数量微降,但基本保持了平稳。分布图表明城市生活方式的学术研究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成长之后,正处于较为稳定的发展时期。
一方面伴随中国社会基本情况的变化,特别是城镇化的推进,学界对城市领域生活方式的关注自然增多。另一方面相较于社会发展对城市部分的重视,现有城市生活方式研究仍处于较为缺乏且不能满足需求的阶段,有待于进一步丰富。
二、文献分析
(一)概念界定
生活方式的概念在学界一直是众说纷纭,未形成广泛共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张广济认为,广义生活方式指包括劳动生活、政治生活、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在内的人们生活活动的一切领域。狭义生活方式主要指如物质生活、闲暇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家庭生活等日常生活,即通俗所说的“衣、食、住、行、乐”。[6] 而另一类则认为对生活方式不能简单的加以划分,更不能仅限于日常生活领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兼顾两种含义选择使用。王雅林将生活方式分为三个要素,即生活活动条件、生活活动主体以及生活活动的呈现形式。生活活动条件包括自然和社会条件、宏观社会和微观社会条件,这些条件指同主体直接发生互动关系的客体要素。生活活动主体可分为个人和群体,处核心地位。生活活动的呈现形式是条件与主体交互作用时,必然外显的一定的状态和模式,对生活方式进行判断的标志正是这种生活活动的外显形式。[4]
上述界定,第一种虽采用了广义、狭义这种常见的释义方式,但仅从表层内容和范围上去解释,不够深入全面。后一种虽抓住了实质,但不利于整体系统地把握。特别是两种界定方式均忽视了对城市生活方式中“城市”这个特定概念的阐述,这里的城市并不仅仅指地理上限定,还应包含带有城市特性的本质特征。
综上,城市生活方式可理解为在城市场域范围中,特定城市活动主体(个人或群体),与发生直接互动关系的城市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宏观社会条件与微观社会条件产生交互作用,所外显的一种带有城市特征的一定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模式。
(二)研究的相关变量
国内城市生活方式研究的常见变量体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心理价值观念、消费行为与观念、生产工作、闲暇活动、社会与社会交往观念。
1.心理价值观念
在城市生活方式的构成中,心理价值观的指标常潜藏于主体内部,其呈现具有隐蔽性。这恰恰是决定生活方式特征的内在因素,是需要深入挖掘的部分。一方面心理价值观念作为生活方式的内在源头需要着重分析、深入探究,另一方面这种观念亦是不同生活方式差别的重要体现。陈孚将有关工作的人生观、理想工作、社会未来观、获得成功因素、社会地位、将来憧憬和抚养意识等纳入研究。[7]阎占定等则较为关注群体的心理认同。[8]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城市群体,心理价值具有不同特点,应对这一方面的变量予以重视,并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作出合理的诠释。
2.消费行为与观念
不同群体在社会中生存、生活,为达成需要就必然与消费行为和观念产生密切联系。消费结构的简单或复杂,消费行为的保守或开放,消费工具的传统或现代,消费心理的同化或异质,都是城市生活方式研究应该囊括的内容。田丰将消费与生活方式作为研究的课题,认为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群体,消费方面的差别可表现于消费水平结构、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和消费方式上。[12]夏建中等在城市白领群体生活方式研究中,将日常消费项目、存款使用选择等情况作为调查的组成部分。[9]然而随着我国城市飞速发展,城市区域社会主体的消费行为与观念必然会更明显地表现出群体特征并不断产生新的显著变化,而这正需要纳入城市生活方式的研究范围之中。
3.生产工作
生产工作不但是个人生活基本保障的来源,也是自我实现价值的途径。阎占定等在研究失地农民时,将生产工作方式分为单位上班、打零工以及无工作三种,同时对找工作难易程度、原因、目前工作满意程度等做调查。[8]王强等将目前工作满意度、喜欢程度、找工作途径等方面作为调查的组成。[10]当然,实际上城市群体在选择从事生产工作时,受到个人能力、家庭环境、社会要求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但我们仍可在其中找到藏于内部的城市群体特征,并找出因群体生产工作差异性而对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
4.闲暇活动
城市群体在生活中除日常劳动工作与生活必要活动之外,剩下的时间便称为闲暇时间段。处于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都相对丰富的城市环境中,在这部分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段里,不同的人群到底会做何种安排?各有何种特征?王强等将闲暇活动分为包括文艺欣赏、体育活动、旅游观光等在内的一般消遣活动与业余学习、文艺创作、科技发明等在内的较高级活动两大类。[10]汪国华认为城市闲暇是具有特殊模式的,城市中工作和生活呈分离状态,而城市群体会不断地将二者相融合,即工作中有休闲,而休闲中亦有工作。[13]由于主体对闲暇活动的选择自主性较高,因此闲暇活动中不仅明显地呈现出城市群体间生活方式的个性特征,更是衡量当下城市宜居性、城市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
5.社会与社会交往观念
社会与社会交往是人类个体存在于社会群体的独特体现,每个个体都在其位置上与他人发生着或近或远的联系,这种联系便形成了社会交往。阎占定等将政治参与方式作为考察群体社会观念的落脚点。[8]全力等将研究对象的社会观念设定为对中外节日的态度。[11]而王燕星认为新媒体,如微博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也是一种新的社会生活方式。[14]社会观体现于方方面面的社会实际中,研究者在具体研究时可根据需要作出取舍与设定。对于社会观、社会交往观进行关注,联通了城市主体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也为深挖城市生活方式形成原因提供了思考方向。
总之,以上是常见的构成城市生活方式研究变量体系的五个方面,但并非是仅有的几个构成,此外一定还有其他因素。可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根据对象和目的加以选择扩展。应当注意的是,相关变量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作用、影响交叉构成了城市生活方式的研究因子。所以,既可结合探索某种生活方式的特征,亦可单独成题作为生活方式的某方面给予展现。
(三)研究的内容
研究者们在立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实际现状对城市生活方式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变迁研究
肖小霞等认为城市生活方式的变迁是由城乡在生产方式、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引起的冲突和在生产方式变革、人口流动、大众传播等方面引起的融合所共同促进的。[3]鲍宗豪从全球视角出发,认为在全球现代化的影响下,我国城市生活方式是伴随着全球化而出现的生活方式的解构与重构,对这种变化应持科学理性的态度,让城市成为满足不同阶级、人群生活需求并走向可持续的社会空间。[15]吴铀生等认为城市生活方式变革是由消费模式和社会经济发展决定的,未来要引领向低碳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16]这一方面的研究从整体出发,从城市生活方式的概念与特征、变迁与发展入手,向相关社会影响因素的关系延伸,试图系统地对城市生活方式进行整体把握并作出相对理性的探究。
2.状态描述研究
此种研究的关注对象通常为同一类别主体,通过对某一城市群体的探究,找出该群体在生活方式上的群体性规律,从而作出城市群体生活方式的状态描述和归纳。例如夏建中等通过针对白领群体的调查、分析,展现该群体特征及作为社会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特点。[9]又如全力等设定对象为温州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中间群体,以呈现出中间群体及其生活方式的特征。[11]
3.比较分析研究
比较分析研究可细分为三种不同类别。其一为处于不同生活互动条件的不同类别主体而进行的比较研究。如薛品在研究中选取了全国四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的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进行调查,得出来自于不同城市环境的不同群体在生活方式各方面的差异,[17]了解差异有助于解析当前城市生活方式的复杂性现状。其二为处于不同生活互动条件的同一类别主体进行的研究。同一类别群体指从社会群体分层的角度来看,确属同一经济地位的社会阶层,但从生活互动条件来看却生活在有着不同环境和条件的城市。如陈孚在调查研究中,虽研究对象均属城市高收入阶层,却来源于上海、深圳、南京、长沙四个不同的城市。[7]这种研究非常擅于进行不同区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其三为处于相同生活互动条件的不同类别主体而进行研究。如于浩选择调查了南京市区分属于各个阶层的群体。[18]跨越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研究有利于纵向了解分析处于相同生活环境,却带有不同阶层特征的生活方式,并作出群体甚至是阶层的比较。
三、总结与展望
通过回顾、梳理既有研究,可发现城市生活方式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并给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该研究领域中尚存在若干不足,有待于未来给予关注。
(一)研究内容有待于细化
当前城市生活方式研究虽已占据一定比重,呈现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但与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持续扩大,城市生活方式呈多样化与复杂化的社会现状相比,远不能够适应发展并满足需求。城市生活方式本是个综合性问题,有必要对内容加以细化。例如对各类属性群体的状态研究,对不同性别、年龄段、职业、阶层、城市、区域的群体进行比较研究,对城镇化过程中特定群体由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动态研究等,均是可进一步探究的内容。细致深入后将更加有利于其价值的发挥,这种价值不仅表现在学术思考和理论提升,更体现于对现实社会各方面的反映与呈现。将城市生活方式研究置于社会各构成方面的动态变化之中,对实现中国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均有积极意义。
(二)研究方法有待于结合
既有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的方法,很少有从定性方面展开。特别是在该领域理论建构方面,鲜有经过系统地学术理论概括,而上升为命题甚至理论,这就使得后续研究缺乏基础和保证。诚然定量标准,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强,得到的数据更加适合后期统计、计算和整理。然而城市生活方式是一个既含客观事实,又具社会意义的概念。在定量过程中,得到了众多的数据资料需要理论给予支撑。这时适当结合定性研究,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城市生活方式现状,亦有助于找出区分不同城市生活方式的质变界限,深挖影响某类城市生活方式形成的社会因素。因此,理想的方式是在今后研究中适时选用方法,将定性与定量加以结合共同应用。
(三)研究视角有待于拓展
现有研究多是某类或某几类人群具体生活方式呈现或比较的微观层面,深入探寻不足,常落于就事论事的狭隘视角。伴随新型城镇化推进和城市社会自身发展,城市生活方式的新形式、新特征层出不穷。如依旧停留于固有视角,研究自然徘徊于较低层次,无法获得反映社情、适应需求的成果。未来研究视角的拓展可在两方面进行。一是对涉及城市生活方式的概念进行深入挖掘。一些常见的概念,如幸福指数、满意度、生活质量、城镇化质量、城市适应性等,这些表述不同的概念实则均与城市生活方式息息相关,需要在后续研究中注意联系并给以重视。另一方面可以综合性视角,向多学科多角度进行拓展。事实上城市生活方式与新闻传播学、文化艺术学、经济管理学,甚至是健康保健学等多学科均有紧密联系。只有综合考量多学科广角介入,才能不断满足城市生活方式研究的发展需要。
(四)研究成果有待于完善
从国内既有研究成果中,可以归纳、整理出如心理价值观、消费行为与观念、生产工作、闲暇活动、社会与社会交往观念等几个方面的常见变量因子,这样的成果应该得到后来研究的关注。与此同时,目前对于生活方式,特别是城市区域的生活方式缺乏一个受到学界普遍认知和认可的变量体系。这不仅会对相关研究的交流造成不便,更会对研究目的的达成形成阻碍。因此,对本领域已有成果加以检验、完善,并注意加强对城市生活方式的变量测评,仍是后续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四、结语
城市生活方式作为我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组成和体现,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现实基础与理论意义。同时应认识到,城市生活方式是一个随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一直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问题。无论对哪类城市生活方式加以关注,都理应考虑到我国城市早已不是城乡二元结构中的特定区域,新背景下城市群体和城市环境均给生活方式带来了新的变化。当然,还需在统筹各社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城市生活方式是否适应城镇化推进,是否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理论和实践上的判断标准。
参考文献:
[1]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J].社会学研究,1998(3).
[2]符明秋.国内外生活方式研究的新进展[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
[3]肖小霞,德频.冲突与融合城市生活方式的变迁[J].学术论坛,2003(3).
[4]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评述[J].社会学研究,1995(4).
[5]王晓刚,陈浩.城郊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差的影响因素[J].城市问题,2013(2).
[6]张广济.生活方式与社会融入关系的社会学解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0(5).
[7]陈浮.城市高收入阶层生活方式与生活意识调查研究[J].人文地理,2002(2).
[8]阎占定,向夏莹.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生活方式变化特点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9]夏建中,姚志杰.白领群体生活方式的一项实证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5(1).
[10]王强,范涛.广东外来人群生活方式适应性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2).
[11]全力,钭晓东,杨小敏.我国新中间阶层群体生活方式的实证研究—以温州为例
[J].生产力研究,2010(4).
[12]田丰.消费、生活方式与社会分层[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1).
[13]汪国华.第三方群体的出现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的变异性研究[J].中国青年
研究,2011(1).
[14]王燕星.试析微博传播对人际关系建构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2012(10).
[15]鲍宗豪.当代中国都市生活方式的理性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6(9).
[16]吴铀生,吴应芬.城市生活方式变革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
报,2012(6).
[17]薛品.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生活方式的比较分析-以京沪穗蓉城市居民为例
[J].社会学研究,2010(3).
[18]于浩.城市社会各阶层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南京市为例的分析[J].学术界,
2003(2).
作者简介:蔡润,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研究生,主要从事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研究。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