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宋时期中风的理论发展概况及针灸治疗规律

2015-08-20李明月周胜红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人民卫生出版社灸法中风

李明月 周胜红

摘要:目的 总结中风病在唐宋时期的理论发展概况及针灸治疗方法和规律。方法 以中风、卒中、偏枯、偏风、偏瘫、半身不遂等为关键词,对唐宋时期的相关书目进行检索查阅。结果该时期对中风的病因病机主要以“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上则强调以灸法为主结论 灸法是唐宋时期治疗中风的重要方法,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风:病因病机;针灸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3-0100-02

唐宋时期对中风的记载包含了外感中风、风痉、风痫等,与现代医学中风最为接近的当属《黄帝内经太素》中的记载,“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知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偏枯病有五别有偏一箱不收,一也;有偏不痛,此不用并痛,二也;其言不异于常,三也;神智不乱,四也;病在分肉间,五也。具此五者,名日偏枯病也[1]”杨氏对偏枯病症状的描述基本上对应了现代临床中风中经络的症状。1 中风的病因病机

唐宋时期是“外风论”向“内风论”过渡的重要时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内虚邪中为主,以及阴阳失调、风伤脾胃、痰瘀阻络等不同的观点,为现代临床的阴阳平衡疗法、补益气血疗法、及豁痰祛风疗法提供了理沦依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中风的病因病机做了较为全面的概括,指出“夫中风者,皆因阴阳不调,脏腑气偏,荣卫失度,血气错乱,喜怒过伤,饮食无度,嗜欲恣情,致于经道,或虚或塞,体虚而腠理不密[2]。”《圣济总录》指出病之轻重取决于真气之盛衰,论日:“虚微则中微,虚甚则中甚”。[3]1.1 阴阳失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平衡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提出了阳气偏盛是导致偏枯的原因所在:“阳气盛者必伤筋痿缓,其若不缓,则冷汗偏出坏身。偏枯,不随之病也,或偏枯疼者也[1]。”《仁斋直指方论》则以阴虚阳实立论,提出了“所以中风有瘫痪者……良由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猝倒无知也。”[4]1.2风伤脾胃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与中风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外台秘要》记载:“身体手足不随者,由体虚腠理开。风气伤于脾胃之经络也[5]。”《妇人大全良方》也将中风失语归于心脾二脏受邪,“今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得语也。…风寒客于会厌之间,故卒然无音[6]。”《太平圣惠方》则直接提出了半身不遂者的病因为“脾胃虚弱,血气偏虚,风邪所侵故也”。[7]1.3 痰瘀阻络嗜食厚味易伤脾生痰,痰瘀阻络则可导致气血运行失常,引发中风。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日:“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8]。”《仁斋直指方论》则明确指出中风瘫痪,是冈湿痰、死血结滞于脏腑、经络之间所致。

综上所述,该时期对中风的认识虽然没有摆脱“外风论”,但已经开始重视内因的主导作用,明确指出中风是因体虚而腠理不密,致使风邪中于经络导致气血行迟,手足不遂所致。2 中风前兆及预防

《黄帝明堂灸经》对中风的前兆作了非常详细的描述:“凡人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五个月前,非时,足胫上忽发酸重顽痹,良久方解,此乃将中风之候也[9].”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办法:“便须急灸三里穴与绝骨穴,四处各三壮。后用葱、薄荷、桃、柳叶四味煎汤,淋洗灸疮,令驱逐风气于疮口中出也[9]。”《仁斋直指方沦》也记载了中风的先兆之汪:“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者,此先兆也,三年内几有大风[4]。”并指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调和营卫为治疗大法,与现代临床中风先兆甚符。3 中风的针灸疗法

《千金翼方》提出了风病的治疗大法:“凡风病内外沉浮者,内是五脏,外是皮肤,沉是骨髓,浮是血脉。若在腠理,汤药所及。若在五脏,酒醪所至。若在血脉,针灸所中[10]。”但唐宋时期对中风的治疗记载刺法极少,仅有《太平圣惠方》记载了针刺肩髑、委中、曲池、列缺、阳池、支沟、商丘等穴治疗中风;《针灸资生经》记载了针心俞以治疗心中风。灸法的应用则相当普及。《备急千金要方》曰:“凡巾风服药益剧者,但是风穴悉皆灸之三壮,无不愈也[11]。”足见孙氏对灸法疗效的重视及肯定。3.1 治则治法 在内虚邪中理论影响下,《严氏济生方》提出了调气为先的治疗原则:“若内因匕情而得之者,法当调气,不当治风,冈六淫而得之者,亦先当调气,然后根据所感六气,随证治之,此良法也[12]。”《仁斋直指方论》则云:“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宜调其营卫[4]。”《妇人大全良方》曰:“治之先宜养血,然后驱风,无不愈者[6]。”体现了治风先治血的原则。《苏沈良方》则记载了中风挛弛,须先祛痰通络,后发汗祛风的治则。这些治疗方法均体现了先凋补内虚后祛除外风的原则。3.2穴位选取唐宋时期记载的治疗中风的穴位被后世医家沿用至今,大部分都被作为针灸处方的主穴使用。《黄帝明堂灸经》言:“忽中此风,言语謇涩,半身不遂,宜于七处一齐下火,各灸二壮。如风在左灸右,在右灸左。百会穴、耳前发际、肩井穴、风市穴、三里穴、绝骨穴、曲池穴。”[9]可以说这些都是针灸治疗中风的经典穴位,头体穴位的配合应用更是治疗中风病的重要选穴原则。该时期的其他著作中记载的神阙、背腧穴、阴跷等穴位的应用则为治疗中风开辟了蹊径。《针灸资生经》打破了在左灸右,在右灸左的经传,提出了“偏风半身不遂但按酸疼处灸之。若两边灸亦佳。但当白上而下灸之[13]。”同时提出了“中风不省人事等疾,宜灸神阙[13]。”为日后用脐灸法治疗中风提供了重要依据。《病源论》中则选取了五脏背腧穴来分别治疗心、肝、脾、肺、肾等脏中风。选取督脉穴位治疗中风见于《黄帝明堂灸经》记载:“疗中风,眼戴上及不能语者,灸第二椎并第五椎上,各七壮,齐下火炷如半枣核大,立瘥。”[9]3. 3灸法注意事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总结了《千金》等对灸法的沦述,不仅指出了灸有补泻,须辨证施之,同时对灸材的选取、点火方法、施术时间、施术体位、灸后护理均作了详尽记载,如:下火灸时法:皆以日正午以后,乃可下火灸之,时谓阴气未至,灸无不着。午前平旦,谷气虚,令人颠眩,不可卧灸,慎之,慎之其大法如此,卒急者不可用此例。灸时不得伤饱、太饥、饮酒、食生硬物,兼忌思虑愁忧,怒呼骂叫,吁嗟叹息,一切不祥,忌之大吉。[2]可见该时期对灸法的应用已相当成熟4预后

古人对患者症状、脉象与预后的关系做了具体的论述,总结了巾风病脉证相符者生、脉证不符者死的预后规律如《仁斋直指方论》曰:“中风口噤,四肢不收,脉浮迟而恬静静者存,脉洪数而气粗者亡上气喘急,面目浮肿,脉浮滑而手足温者存,脉涩涩而四肢厥者亡。”[4]5小结

从《内经》至今,中风的理论发展呈现出了阶段性的特点,唐宋之前以外风论为主,治疗之法,则推其所自,以祛风为主唐宋时期是外风论向内风沦过渡的重要阶段,虽没摒弃外风论,但却更加重视“内虚”的主导作用,提出了调气血为先,祛风其次的治疗原则。灸法因其可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对该病的治疗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圣济总录》曰其能运行阳气,祛逐阴邪,疗效比针灸和服药还快.本文通过对隋唐两宋有关中风文献的整理研究,发现该时期有产中风的治疗都记载了灸法的良好效果,施术穴位多选取头穴百会、耳前发际等及肢体阳经穴位肩髃、曲池、足三里、环跳、委中、绝骨等作为主穴,为针灸治疗中风选穴和施术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其中的脐灸法,背腧穴灸法,督脉穴灸法等也为临床治疗中风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现代临床工作中应当重视灸法的应片用,以提高临床疗效.参考文献:[1]唐·杨上善.萧延平北承甫校正.《黄帝内经太索》[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744,69.[2]宋·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53 ,108.[3]宋·赵估《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1374.[4]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唐.王焘.《外台秘要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287.[6]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01.[7]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470.[8]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9[9]唐·佚名氏,《黄帝明堂灸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l983.[10]唐·孙思邈.《千金翼方》[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95.[11]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94.[12]宋·严用和,《重辑严氏济生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09.[13]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303

(收稿日期:2014-12-29)

猜你喜欢

人民卫生出版社灸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肘后备急方》灸法学术思想浅析
针灸结合耳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③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③
浅析温针灸的治疗机理及温度控制
R 医药、卫生
R 医药、卫生
中风后偏瘫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