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师的“饥渴”时代,精英的“巫术”时代

2015-08-19

齐鲁周刊 2015年31期
关键词:牌位饥渴巫术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学热的兴起,推动了大师们的批量出现。四书五经是国学,算命气功针灸也是国学,五千年以来,中国社会从未像今天这样对文化如此饥渴,先富起来的精英阶层缺少基本的学术训练和科学训练,他们在这一轮造神运动中,颜面丧尽。

不可否认,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信仰迷失的处境,三十多年来的快速财富积累,让中国精英阶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他们崛起的太快,以至于对自己的成功并没有一个合法合规的清晰判断,他们惶惑不安,无枝可依,只好将自己的灵魂寄托于怪力乱神。

大师们在与时俱进,一位微博上的国学大师这样说:针灸班的同学,我要求每名学员必须请一个祖先牌位回家,每晨一支清香,一碗净水,拜三拜,连根养根,这样三年以后,针道超群。一位弟子发问:一般在哪里请祖宗牌位?大师答曰:淘宝网!

没有大师的时代就包装大师,如今被媒体冠以‘大师称号的人,多于以往任何时代。却只能算是人文精神稀缺、学术泡沫化的一种表征。没有真大师活着作对比,或者真大师因没有眼球效应而默默无闻。

这是“大师”的饥渴时代。某些名流和官员,有名有权不差钱,生命智慧的缺口宛如一条巨大沟壑,等着“大师”们来填充。饥渴而盲目的迷途羔羊,自然容易被李一或王林们所引领。伪大师提供不了醍醐灌顶的智慧食粮,却善于揣摩成功人士渴求精神良药的心理,以奇技淫巧炮制可口易服的心灵鸡汤。这鸡汤或可解一时之渴,但喝多了会中毒,带领“精英”们重回巫术时代。

“精英”们追随伪大师,付出权势和金钱,想得到各色真理;伪大师布道时便竭力逢迎“精英”,用于换取权势和金钱。这种新二人转,证明精神的庸众和伪大师正好是天生一对。精神庸众的土壤长出了伪大师,又欣然接受伪大师回过头来统治他们。以学问、道术或气功为名,他们照相、集邮、保官位、搞项目,心照不宣地实现了价值交换,在伪真理与权钱的平台相遇。彼此的精神向度看起来正相反对,实质上多是在同一个低层级的空间里滚,一方犯傻,另一方装傻。

人当然得有好奇心,得有超越于科学的终极之问。但这些,需要有纯正的人文、科学教育来导引。如果你决定拒绝常识,最好先弄清楚常识为什么有边界。如果你真的确信人类自有限度,怎么又那么兴高采烈、心甘情愿地把人当神?

猜你喜欢

牌位饥渴巫术
敬畏
我是一块铁
大槐树
《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用不着焚香跪求
西藏歌谣中的巫术心态
1000年前道教文物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