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2015-08-19朱丽芳
朱丽芳
文言文因在语言表达方式、表现形式、语词含义等方面都与现在的学生存在着语言距离,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一些困难,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现实就是很多老师忽略了学生学习文言的心理,让文言文教学或只停留在字词文意的疏通上,或过于强调文言的文化性,对文章思想性、艺术性做了过度思考、鉴赏和感悟,而没有去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有悖于《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的要求。我认为教学文言文在完成语言训练的同时,应适时适度地展开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以期发展学生的思维。
几年来,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启发求同,训练思维的概括性
客观世界的相似现象是大量存在的,将同类事物集中起来,用相似的观点去观察、研究,先求同,“寻找联系”,再求异,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发展智力。在教《核舟记》时,我有意识地将它与《口技》联系起来。这篇课文的结尾分类统计了微雕作品上的人、景、物,从而突出了作品的“微”“精”,表达了赞美之情。但这种感情不是直接表达的,学生很容易忽略,所以当我问“统计人、景、物有什么用意”,“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时,学生的回答不利索了,看法不一致了。我不急于给出答案,也不急于评判学生的看法,而是轻轻地背诵了《口技》的结尾“……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话音刚落,学生顿悟两篇课文的结尾异曲同工,从而体会到了作者蕴含于字里行间的赞美之情。
初中文言文的“同”可以表现在结构、文体方面,也可以表现在思想内容方面。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同”更是比比皆是。不善于求同,就只能永远在“感性”的世界里碰撞。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求“同”,能促使学生新旧联系,举一反三,达到触类旁通、巩固知识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在思维过程中,提高了他们归纳、分类、概括的能力。
二、多元迁移,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由于学生认识上的差异和阅读经验的不同,在阅读教学的进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也往往有较大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考虑问题思路过于单一,促进思维活跃,教师还要注意通过迁移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我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面对这样的题目,由于受习惯思维的制约、消极定势的影响,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邹忌如何讽谏齐王”“齐王怎样对待纳谏”“纳谏后齐国的政治出现了何种局面”等问题上,也就是说,他们对课文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较为敏感,通常以此作为思考的基点,多采用既定的模式去审题立意。这样,势必会出现大同小异的写作现象。如要打破旧框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引导他们就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思维辐射,由文中的齐威王,联想到唐太宗(相似)、周厉王(相反)以及向历代各王进谏的众多臣子(相关)等。这样不断展开联想,让他们思考着相似、相关、相反的问题,使思维具有了灵活性、变通性的品质。这样,学生写作就不会无话可说了,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列出了以下观点:纳谏需要胆识和气度——从齐王悬赏纳谏想到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从邹忌两次窥镜谈起;推己知彼,引君就范——提意见应讲究方法和技巧;对讨好恭维的言辞必须警惕——由妻妾客皆美邹忌说开去等。
语文的迁移能力是必需的,因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地解决学习中的一些问题。
三、比较求异,促进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课文的深刻含义很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倘若一点点剖析给学生听,又剥夺了学生动脑的机会,达不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而如果通过比较,学生就能达到对事物的较深刻认识。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针对一些复杂的事物,借助比较,能比出一般和特殊的属性,并突出其特点。我在启发学生寻找相同点的同时,还经常引导学生比较同中之异,以求深化认识。语文教材把“单元”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编者力求把同中有异的课文及各项内容组成为一个个有机的小综合体。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的《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是名家的传世之作,内涵丰富,魅力无穷。它们在题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三篇文章都是写景散文。通过进一步的引导,学生还会发现,这三篇文章都是作者遭贬之后的作品。但是,仅有这样的思考是不够的,于是我进一步提问:三篇文章写景的目的分别是什么?三篇文章表现了他们各自怎样的“情”?哪种“情”最值得后世人们赞赏、仿效?这三个问题,第一问依然是训练求同,第二问旨在求同中之“异”,为第三问作铺垫。通过思考、讨论,学生得出结论:《小石潭记》中,柳宗元流露了自己遭贬后的孤寂,他笔下的景与他心中的情是一致的,那就是高洁、凄清;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以乐景衬“忧”情,隐含着谪居时的抑郁和无奈;范仲淹则超越了一般人的荣辱观,遭贬却不失意,向世人展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胸怀,这是当代人们依旧应该学习的高尚品格。通过以上分析比较,学生对这三篇课文的主题就会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教学中,如果能帮助学生树立起一个参照物,与之作比较,那就会立刻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甚至不教而自通。
课堂上的这些训练,不仅活跃了学习气氛,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拓展了思维的广度、深度,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是极为有益的。
参考资料:
1.陆亚松《教育学心理学复习指导》,学林出版社。
2.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彭钢、蔡守龙《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