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边缘情境与风骚精神的融合
2015-08-19谈胜轶
谈胜轶
《佳人》这首五言古诗作于杜甫弃去华州司功参军的官职后,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之际,也就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的秋季,此时,安史之乱已持续五年之久。这一年对杜甫来说,是他由政治的中心地带一步步沦落至荒岭边缘的转折点,是这位早年即有“致君尧舜”之政治理想的诗人,迫于无奈作出重大人生抉择的一年,也是他最艰苦的一年,他从此便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从政生涯,走上了后期漂泊西南、流寓荆湘的人生道路。也就是说,诗人是在遭遇“边缘情境”的时候,写下此诗的。边缘情境,也译作有限情境、边缘处境。这一概念源自于德国存在主义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由于某种严重的变故,比如亲人死亡、家庭破裂、身患绝症、面临生死关头、精神分裂、犯罪或堕落等,个体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对话关系出现断裂,个人置身于日常的生存秩序之外。遭遇边缘情境的人不得不重新认识自我,观照生活,反思生存的意义。杜甫在秦州的三个多月里,也反思了自己这四十八年来的人生历程,虽说已绝望地离开了曾经梦寐以求的官场,“对当前的政治感到失望,而且在《遣兴》五首里歌咏了一些所谓高蹈的人物,如不入州府的庞德公、避俗的陶潜、‘上疏乞骸骨的贺知章与布衣终老的孟浩然,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祖国与对人民的热烈的关怀”。诚哉斯言,杜甫之走向秦州,实则是走向了人民,诗人对黎民百姓的痛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深广的同情。他在极度的政治失意处,渴望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这仍是以忧国忧民为前提的美好想望,而非消极避世。见疏被弃的打击,痛则痛矣,然诗人之安贫乐道、坚贞不屈的操守却未曾改变!因此,他在《佳人》中借“佳人”之芳心独抱寄托了自己独立不迁、君子固穷的美德。在写实的基础上融入写意之风骚精神,这才是杜甫《佳人》的可贵处、创新处。
所谓风骚精神,指的是一种运用“美人香草”意象,以“男女比君臣”的关系,抒写作者“政治失恋”的苦闷,通过赞美理想女性来凸显作者俊美人格的别有寄托、委婉以讽的精神风调。它既有《诗经》之明朗、质朴,关注人生忧乐的写实传统,又有《楚辞》之想象瑰丽,文辞奇幻,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多比兴寄托),重理想抒发,极富追求精神,饱含热情和痛苦的浪漫情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风骚型”诗歌。这是一个很大的诗歌类别,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亦有深远影响。
风骚精神的首创者自然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此后魏晋时期的曹植是风骚精神最嫡系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的《杂诗》(其四)便是此类典型诗作,其诗曰:“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曹植长期生活在曹丕的猜忌、排挤之中,遭受的正是人生的“边缘情境”,虽位为藩王,却类似囚徒,其逐臣之苦闷只能以隐讳、委婉的方式表达。因而,屈骚的香草美人、男女君臣便成了他最恰当的写作范式。到了盛唐的李白,这种风骚精神又得到了继承,其《美人出南国》(古风第四十九)就是一首多有讽喻、寄托遥深的诗作。此诗当写于天宝三载(744),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期,系模仿曹植《杂诗》(其四)之作:“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由来紫宫女,共妒青蛾眉。归去潇湘沚,沉吟何足悲。”二者所不同的是,曹植的诗侧重于表达韶光易逝、政治理想落空的美人迟暮之悲,而李白的诗,则是怨与忠的情感交织——怨群小无端诋毁,然而仍不改忠君之志,芳心自持,哪怕终是徒然!实事求是地说,无论曹植,还是李白,他们的这类诗歌都未曾让其笔下的美人走出屈骚模式,仍带有极强的虚拟性,缺乏现实感。诗人只是托言于“美人”以抒其抑郁不展之意,这美人仿佛是生活在寓言故事里的一个模糊的影子,仅仅是诗人人格的影子。及至杜甫《佳人》的出现,诗人对风骚精神则有了极大的发展,丰富了“风骚型”诗歌的内涵。杜甫将叙事与抒情,写实与写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塑造了一位乱世中贞静自守的美人形象,反映了安史之乱的深重灾难,又寄寓了作者政治上被边缘化,最终被迫弃官漂泊的身世感慨。在这篇作品里,边缘情境与风骚精神获得了高度统一。下面,笔者试结合该诗具体谈谈这一问题。
《佳人》一开篇就交待了佳人的姿质与处境:“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这是本诗的第一个层次。一位冠绝当代的超级美女,何以会幽居在冷僻、空寂的山谷之中呢?这两句的叙述,本身便是一种矛盾、悖逆的句法,既暗示了主人公的悲惨遭遇,又引起了读者对其命运的高度关注。诗中的“空谷”是诗人特意为其设置的生存环境,它应该具有虚实两个层面的意蕴。就实的层面而言,“空谷”意味着佳人遭遇的正是边缘情境,它代表的是生活的凄冷绝望和孤独无依。在这里,佳人与外界几乎是隔绝的,近似一位失联的佳人。就虚的层面而言,“空谷”又是暂时未被丑恶世情污染的一块净土,见不到弥漫的硝烟,是相对安宁的神话般的世界。这一世界也映衬着佳人的边缘美质,即顽强的生存毅力和独具个性的人格魅力。此处的佳人形象与屈骚中的美人有部分的相似性,忠贞见疏的命运,高洁芬芳的品德,义无反顾的坚守,此皆“美人”所固有。那么,杜甫笔下的佳人究竟遭遇了怎样的边缘情境呢?诗人借主人公自诉身世的方式,为我们读者提供了答案,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转入到了诗歌的第二个层次(“自云良家子”至“那闻旧人哭”)。该层次的叙述,沉痛而真实,增强了诗歌的抒情力度。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叙事,从本质上说,都是为抒情服务的。“自云良家子”说明这位佳人原本出身高贵,出自钟鸣鼎食之家,家中亦有位高权重的兄弟,如今却零落空谷,与草木为伴。此种荣与枯,光明与幽暗,天堂与地狱的变化,皆由“关中丧乱”所致,安史之乱造成的社会时局的动荡不安,是佳人遭遇的边缘情境之一。“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乱世之中,亲人惨遭杀戮,抛尸荒野而不得收,此等家庭变故是佳人遭遇的边缘情境之二。“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人情的丑恶衰歇、世态炎凉以及万事如烛火在风中摇曳的人生无常,是佳人遭遇的边缘情境之三。“夫婿轻薄儿”六句,言佳人的丈夫性情轻薄、趋炎附势、喜新厌旧、用情不专,导致她惨遭抛弃,夫婿无行、婚姻不幸,是佳人遭遇的边缘情境之四。这四个方面的打击,犹如风霜刀剑相逼,将诗中的佳人无情地逼至人生之空谷绝境。上层社会的“绝代佳人”犹且难逃厄运,那么,底层之平民百姓的苦难便不言而喻矣!杜诗反映社会现实的力度之大,技巧之高,由此可见一斑。这一层的写实文字,字字皆血泪铸成,这血泪既是佳人的,也是诗人自己的。杜甫从佳人的倾诉中也联想到了自己政治上所遭遇的边缘情境,或者说触发了他的边缘逐臣之恨,毕竟“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们从“佳人”的形象里可以看到杜甫的影子,李白的、曹植的、乃至屈原的影子,这便是风骚精神的文化基因。因此,本诗第二层次虽说以写实为主,在比较宽阔的层面上反映了“佳人”的现实遭遇和各种社会矛盾;但实中仍然有虚。《佳人》的第三个层次,即“在山泉水清”至“日暮倚修竹”这八句,主要采用了风骚精神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来抒写这乱世佳人的高洁人格,不过,这虚写之中仍然含有写实的成分,属于虚中有实的写法。诗人在幽山空谷这一大的背景中,选用了“清泉”“绿萝”“山花”“翠柏”“修竹”等意象,从正面映衬佳人的人格之美。这些意象虚虚实实,仿佛是楚辞屈骚之中的,又仿佛是现实世界里的。就风骚精神而言,“在山泉水清”见其品性之纯,心无尘埃;“牵萝补茅屋”见其隐居之志,能安贫乐道;“摘花不插发”见其朴素自然,无矫揉造作之态;“采柏动盈掬”见其操守之贞,无轻浮之举;“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见其清高寂寞、格调高古。就写实传统而言,又能见出其生活处境的恶劣。“侍婢卖珠回”说明其生活拮据,缺乏经济来源,只能靠变卖昔日珠宝勉强度日。所居者,竟是破旧茅屋,还得用绿萝修补;所食者,竟是山中柏子,苦不堪言;所衣者,竟是单薄翠袖,难以御寒。这一切都表明她除了贫穷还是贫穷,别无长物!如果说她还拥有什么的话,那就是上述之边缘美质,这才是绝境中的瑰宝,也是绝境生发的奇迹!诗人借“佳人”自况的比兴寄托之意,还是非常明显的,这里也有诗人的“精神自恋”。清代的黄生已清楚地看出了本篇的命意,他说:“偶有此人,有此事,适切放臣之感,故作此诗。”我认为这才是深得“风骚”之心,最为通达的一种理解。
我们如果不明白杜甫《佳人》已将边缘情境与风骚精神统一起来的这一特点的话,将可能有两方面的误读。一是将此诗看作纯粹的叙事诗,从而演绎成为杜甫他乡遇红颜,与佳人一起修葺简陋的茅屋,然后依依惜别的故事,还美其名曰“心灵的艳遇”。这种理解实际上是削弱了该诗的抒情性,只强调“遇”而忽略了诗人所营造的“境”,不懂这“境”中的风骚精神。另一种误读是将此诗看作纯粹的比兴寄托之作,以为诗中的佳人仅仅是虚拟的、风骚传统中的佳人。这种理解无视本诗厚重的现实感,以为诗人只是抒发自己的政治牢骚而已,只强调“境”而忽视“遇”,这显然是未能贴近诗圣之心的肤浅解读。
参考资料:
1.梁旭东《遭遇边缘情境:西方文学经典的另类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
2.冯至《杜甫传》,百花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