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内部审计独立性

2015-08-19张璐璐

中国经贸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独立性内部审计

张璐璐

【摘 要】独立性是审计的核心要素,内部审计独立性直接决定着内部审计的质量,影响着内部审计在改善单位管理和提高单位效益方面功能的发挥。本文在界定内部审计独立性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审计制度基础薄弱、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欠缺客观公正等方面,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制约因素;对策;措施

单位通过内部审计可以查找出经济业务、管理活动中的风险点,分析责任岗位,从而建立风险防控措施,制定或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提高单位运作的效益性,保护单位的宝贵人才。而影响内部审计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是内部审计独立性,内部审计独立性越高,内部审计质量也越高,即越能为单位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为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出谋献策。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概念界定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独特之处。独立性包括两个方面,形式上的独立和实质上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是指审计部门和人员呈现出一种客观、公正不受影响的独立身份,即周围的人认同他们是客觀、公正的。实质上的独立是指审计人员时刻保持客观、公正的内心状态。独立性对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要求是一致的,但内部审计部门、人员与单位的关系决定了内部审计独立性比外部审计独立性更难实现。内部审计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可以不受限制地查询各种记录、获取审计证据、询问相关人员,并且不受被审计对象及其相关管理部门、领导的干扰与控制。

二、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审计,内部审计对被审计对象有一定的了解,能更有针对性的查找出问题,提高审计的效率。但这也往往是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因为审计人员可能会对被审计对象存在偏见,无法客观、公正的做出应有的职业判断。此外,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隶属的领导层,内部审计人员的调配、晋升等管理,经费由单位拨付,都对内部审计形式上、实质上的独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而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内部审计制度基础薄弱

(1)单位未建立相关指导意见、实施细则以确立内部审计地位,使内部审计工作不可能得到相应应有的配套,如:独立的机构、专职的人员等。

(2)不明确、不完善的制度使内部审计权利受到限制,如:审计前,审计计划、实施方案的编制受到限制;审计时,当管理部门、被审对象不配合时,或当各种权限,如:查询权、询问权、观察权,受到限制或干扰时,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制度的支持,只能被迫妥协、放弃,内部审计范围受限,甚至无法取得重要、关键信息,大大影响了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可靠性;审计后,整改跟踪工作也难以落实。

(3)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若没有相关的细则指引、监督,则内部审计工作很有可能被迫按领导的指意进行。特别是与领导相关的审计问题、审计建议最终很可能无法形成报告,后续的跟踪整改也不了了之。此外,公正的内部审计人员也可能会受到威胁,使工作无法进行,甚至被迫离开内部审计岗位。

单位缺乏内部审计制度保障内部审计地位、内部审计权利、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形式上的独立和实质上的独立都难以实现,内部审计人员是否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职业判断备受质疑。

2.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形式上的独立)性

(1)未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隶属其他管理部门,如:纪监审办公室、财务部门、综合办公室,或者临时组建内部审计小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受到限制,领导部门级别越低,受到的限制也越大,内部审计质量也越低。

(2)若内部审计的业务或对象与领导部门有牵连,内部审计形式上的独立更加难以令人信服。

3.内部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实质上的独立)性难以保障

(1)现阶段,很多单位主要还是根据内部审计任务临时组建内部审计小组,内部审计人员以兼职为主,因为内部审计人员常以原部门职务参与各种业务活动,难以避免自我审计的现象,如:财务人员审核的报销单据、预算;业务管理人员审核的合同等,内部审计人员可能会对过去参与过或即将参与的业务存在偏见。

(2)内部审计人员平时工作中不可避免与被审部门人员来往,会建立起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会存在利益关系。

(3)由于单位的管理机制是双重领导体制,内部审计人员既为管理部门人员,受单位领导,却又承担着监督的职能,从根源上,内部审计人员就很难摆正自己的位置,对自己的身份心存疑惑,无法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目标。

(4)内部审计人员的考核、升迁均由原部门领导决定,使内部审计工作也可能受原部门领导的影响,存在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如实上报审计问题及建议的可能性。

上述的原因都可能会影响内部审计人员的内心状态,严重损害其职业判断的客观、公正性,内部审计实质上的独立难以保障。

三、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对策措施

如前所述,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审计制度基础薄弱、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欠缺客观公正性等,建议从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公正采取措施,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完善单位管理,具体如下:

1.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基础,创建内部审计法制环境

首先,国家颁布有关内部审计的指导意见,主管单位制定相关的制度,单位制定实施细则,如:《审计法》《内部审计工作条例》、《纪检监察审计工作暂行办法》《经济业务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实务指南》《内部审计工作指南》《审计信息系统运行规范》,对内部审计目的、内部审计机构、人员、内部管理、审计工作程序、内容和要求、整改与问责等做出具体、明确的条文,从而明确内部审计地位,赋予内部审计权利,使内部审计工作有据可依,保障内部审计独立性。其次,随着具体环境、管理要求的变化,单位需要定期评价各条例是否仍然适用,否则,应及时做出反应,修订相应落后的条款,使内部审计独立性长期持续的得到保障。

2.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保证内部审计形式上独立

根据组织的分离程度与地位高低,内部审计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主管单位成立內部审计机构并集中分配内部审计人员、单位设置独立内部审计部门、附属单位其他部门或临时组建内部审计小组。

(1)主管单位内部审计机构集中分配内部审计人员

主管单位成立内部审计机构,由下属各单位按要求按比例配备内部审计人员,主管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按年编制对下属单位的审计计划,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各种内部审计,如:领导届中届满审计、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内部审计人员应实行回避制度,即不参加自己单位的审计,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利于内部审计人员做出客观、公正的职业判断。此外,主管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还有监督作用,可以定期检查下属单位内部审计整改工作落实情况。

(2)单位设置独立内部审计部门

单位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地位、权利得到保障的同时,审计报告、审计建议直接提交最高层领导会议,直接与最高领导层沟通,对最高领导层负责,避免了审计报告、审计建议在逐级上报审核中被修改、删减的可能性。

(3)附属单位其他部门或临时组建内部审计小组

单位若未有条件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尽量提高隶属领导部门的级别,减少审计报告逐级上报的级数,并使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利、范围更有保证,也能对内部审计提出的问题及建议做出更迅速、有力的反应。

3.时刻保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公正,保证内部审计实质上独立

(1)内部审计人员保持客观、公正的职业判断

实施内部审计前,内部审计小组制定内部审计实施方案时不应受到外界的影响,不能刻意避开某些领导管理的领域,或某些存在利益关系的部门、人员等,应根据被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及其特点,实事求是地制定出全面、不偏不倚的内部审计实施方案。此外,内部审计实施方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不能因领导的指意,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而轻易放弃或改变原本制定的内部审计实施内容和范围。

实施内部审计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被赋予充分的权利,在整个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可以直接地接触单位的账簿、凭证、报表等财务资料以及制度、合同、会议记录等非财务资料,可以自由地询问与被审对象相关的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搜集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从而做出客观公正的职业判断。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不得因为管理层、被审人员的干扰、不合作态度或某些私人关系原因,缩小内部审计范围或放弃搜集某些重要的审计证据,影响内部审计质量、内部审计报告。

实施内部审计后,内部审计人员编制审计工作底稿、问题底稿,内部审计小组编制审计报告时,应该根据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客观、公允地反应审计情况,提出审计问题、审计建议。内部审计人员不得因压力或其他任何原因,在审计报告中使用含糊的词句,更不得改变、剔除审计报告的内容。

(2)单位创建客观、公正的内部审计环境

首先,单位在指派内部审计人员和分配内部审计工作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并尽可能避免:①备选内部审计人员现任以及曾经担任的职务、负责的工作领域,应尽量避免“自我审计”,以防出现不客观、不公正的判断。②备选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的关系,过分亲密或互不友好,都可能因为利益、偏见影响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的职业判断。

其次,单位应定期轮换内部审计人员,若内部审计人员长期审计某一领域,难免会与此领域相关的人员、部门变得越来越熟悉,甚至发展成过密的私人关系。同时,长期审计同一领域或对象,内部审计人员会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可能会认为某些方面不会有审计问题,而疏于实施既定的审计程序,造成错误的审计判断。

另外,单位需定期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特别应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最后,单位应完善人事管理机制,建立单位考核制度,减少领导对考核结果的影响,使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独立、大胆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综上所述,单位领导应重视内部审计发挥的参谋作用,根据自身单位的具体情况及制约因素,采取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对策措施,同时加强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宣传,使大家认识到内部审计实质上是为单位最终目标服务,共同创建独立的内部审计环境。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改进内部审计质量,使内部审计为单位传递更有效的信息,这也会让领导更加重视,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颜晓燕,饶婧婧.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

[2] 韩晓梅.浅议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涵义与实现[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年5期.

[3] 肖章大,张孝兰.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理性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6年第5期.

[4] 张丽.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风险因素及其强化对策[J].会计之友,2008年第11期.

[5] 崔依剑.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建议[J].时代经贸,2008年第109期.

[6] 陈燕君.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建议[J].经济师,2011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独立性内部审计
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有效策略
浅论我国非审计服务及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考虑误差非独立性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