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洪泽湖水利堤防工程建设现状及策略

2015-08-19王海伟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5年22期
关键词:洪泽湖堤防水利

□韦 勇 □王 伟 □王海伟 □钱 宽

(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

1 做好水利堤防工程管理的意义及评价标准

1.1 实现意义

1.1.1 积极推进堤防管理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加强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能力;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水权交易试点等。管理处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科学有效的工程管理、河湖管理,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为国家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1.2 堤防管理现代化建设是推进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具体体现

2011年,水利发展改革迎来了战略机遇期,“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确立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明确了水利是国家基础设施的优先领域,要求“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江苏省委省政府“江苏一号文件”明确了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全省初步建成现代化的综合保障体系,2020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特别是在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大好形势下,国家加大治淮工作力度,实施了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和洪泽湖大堤除险加固工程,给管理处消除工程安全隐患、巩固工程防洪标准、改善工程和管理设施环境面貌创造了难得机遇。

1.1.3 堤防管理现代化建设,是国家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和管理的内在要求

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开展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将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事业单位机制不活的问题。江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苏北淮安、宿迁两市的经济跨越发展,对洪泽湖地区水利公共服务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给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机遇。

1.2 建设目标及评价标准

1.2.1 水利堤防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洪泽湖水利工程是流域性骨干工程,承担着防灾减灾、资源保障等功能。工程种类齐全、规模宏伟、责任重大,其现代化内涵不同于行政区域,同时应高于一般中小型水利工程。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于以下3个方面:①与时俱进的、符合水利单位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机制;②标准较高的、管理规范有序的水利工程及设施。精干高效的、体现江苏水利文化竞争力的高素质职工队伍;③引排顺畅、健康优美、生态文明的河道和湖泊。

1.2.2 堤防管理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堤防管理现代化的相关研究出发,结合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其评价指标体现包括以下几类:①工程管理能力:工程管理水平、工程设施完好率;②河湖管理能力:河湖管理水平、巡查与执法管理能力;③防汛防旱及应急能力:防汛防旱管理水平、防汛防旱执行能力、防汛防旱应急能力;④工程设施建设水平:工程设施建设管理水平、管理设施配套能力信息化建设水平:信息化系统建设水平、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水平;⑤发展支撑能力:改革创新能力、水政管理能力、人才结构达标率、科技创新能力、水文化及风景区建设水平。

2 洪泽湖水利堤防工程建设现状分析

2.1 洪泽湖水利堤防工程建设现状评价

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多年来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建立了严密系统的工程管理制度,扎实开展检查观测、维修养护、运行管理、安全生产、水文测报、水政执法等工程管理工作,推进工程单位管理考核,对病险工程进行加固改造,有效改善了工程的安全状况,维护了水利工程的安全和完整。落实管理机构,建立洪泽湖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湖泊保护宣传,完成勘界设桩,开展执法巡查,稳步推进洪泽湖的管理与保护工作。通过前文论述的评价指标,2010年,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现状水平为80.30分,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现状水平评估结果示意图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2.2.1 水利工程设施尚不能达到现代化要求

具体表现在:三河闸工程除列入淮河入江水道整治三河闸启闭系统更新及土建附属工程的加固内容以外,尚存在闸身混凝土普遍碳化、开裂、破损、脱落,局部露筋,交通桥老桥和闸门支铰轴及轴承强度不满足规范要求等问题,经安全鉴定为三类工程。洪泽湖大堤2.50 km堤段达不到150m的标准宽度,防浪林消浪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堤形不整,顺堤河河道淤积,水位不能有效调节控制,影响堤防安全与稳定,与省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河道堤防考核标准要求距离很大。蒋坝水位站、三河闸中渡水文站等站点测洪标准未达到规范要求,需完善改造。

2.2.2 河湖管理水平还不能满足现代化要求

全社会的水法制意识普遍不强,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执法能力弱,而水事违法行为实施者由个人向组织甚至政府转化,涉及洪泽湖的水政执法工作在体制、主体、程序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作为洪泽湖的行业管理机构,管理处需建立更加有效的洪泽湖管理秩序,切实维护洪泽湖的健康生命,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2.3 职工业务素质还不能适应现代化要求

部分职工的技术素质不高、管理理念落后、创新精神不强,再加上近几年急需人才引进困难,造成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中层干部队伍没有形成发展梯队,缺少35周岁以下科级干部,年龄结构不合理,断层严重;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特别是中青年领军型人才紧缺;基层站所机电、泵站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初中级技工短缺。面对现代管理的要求,队伍整体实力不够强,给单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

3 洪泽湖水利堤防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目标与策略

3.1 洪泽湖堤防管理现代化建设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成现代化的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完成工程加固改造,工程管理精细化、流程化,河湖管理规范有序,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水利改革取得突破,人才结构不断完善,水文化和环境建设初见成效。总体水平达到85分以上。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的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体系。工程设施完善,环境优美,运行安全可靠,管理精细规范,信息化程度高,工程单位全部达到省二级及以上标准,河湖管理取得显著效果,建成了保障有力的良性发展支撑体系。现代化水平综合评分达到90分以上,各单项指标超过80%,人民群众对基本现代化建设程度满意程度大于70%,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3.2 实现洪泽湖堤防管理现代化的对策与建议

3.2.1 理念创新

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需要现代化的理念。管理处是一个具有漫长历史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但面对现代社会对管理工作的新要求、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管理方式的新进步,传统的管理理念已不能适应管理的需要,就必须从传统的管理方式走出来。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公共安全、公平公正、生态文明的管理理念,弘扬江苏“三创三先”精神(创业、创优、创新,争先、领先、率先),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继承管理处光荣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流程化、精细化、高标准、严要求、上水平等思想,努力实现工程管理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不断增强水文化自信,全体职工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提升现代化水平。

3.2.2 组织落实

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向洪泽湖周边地方政府以及广大群众宣传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目标,用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蓝图赢得支持和帮助,同时用单位未来发展愿景、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引导单位职工,给职工提供展示才华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将规划实施变成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编制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实施方案,将规划任务落实到每个所、每个工程、每个项目、每个职工,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编制实施计划和时间表,安排处属各单位、各部门各司其责、分工协作,共同推进。

3.2.3 争取支持

根据现代化规划实施计划,提前做好建设项目和维修项目前期工作,有序申报基本建设、度汛应急、维修养护等各类项目,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经费支持。努力拓展水政执法、河湖行业管理、防汛防旱等服务职能,扩大管理处参与淮河下游流域管理的空间,不断增加行政管理职能。通过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管养分离,落实管理单位经费保障,争取全额拨款,保证单位良性发展。

3.2.4 强化考核

推行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任务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将水利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分步实施,作为工作重点纳入各单位、各部门年度目标任务,强化单位主要领导责任制,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奖惩挂钩,促使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扎实有序推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洪泽湖堤防管理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面对任务重,维修养护经费不足,维护技术落后,堤防管理现代化信息水平不高,人才队伍有待优化的局面,管理处深刻领悟党和国家相关文件精神,从完善制度,创新技术两个层面来积极提高洪泽湖堤防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水平,相信在各个部门的高度协调与配合,群策群力,实现洪泽湖堤防管理现代化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洪泽湖堤防水利
洪泽湖渔鼓:漂浮在水上的民俗文化
浩浩碧波润江淮——洪泽湖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洪泽湖渔家
紧邻堤防深基坑开挖方法研究与应用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达标堤防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