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问题”能带出课堂吗
2015-08-18邱贻根
邱贻根
偶然听到一节 “儿童乐园——乘法的初步认识”(北师大版二上第18页)。执教者遵循“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基本流程,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与思考走出课堂,实现学习的延伸、认知的升华。这也是该模式追求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执教者主体地位的缺失,对学生的课堂质疑未能及时有效地引领,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未能有更深层的感悟、体验与理解,最终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这些信息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玩小飞机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坐小飞机?怎么解答?
生:2+2+2+2=8,4个2相加得出8人。
教师把问题中的“几人”改为“8人”。
师:每架飞机坐2人,有4架飞机,一共有8人。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师提示:你能不能把这句话变成数学算式?
生:2×4=8或4×2=8。
师:(让学生根据这个算式产生疑问)孩子们,对以上算式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教师旨在让学生根据这个算式质疑,并自己解答,明白2、4在图中是什么意思。
生质疑:老师!为什么2×4与4×2,它们的答案都一样?
此时教师没有正面回应,直至下课,也没有给学生一个交代。
【思考】学生的质疑:“为什么2×4与4×2,它们的答案都一样?”这一生成资源,应是教师灵动地引领学生正确理解乘法的意义的最佳时机,但由于教师的不“作为”而错过了,使原本应在课堂上要理解与掌握的知识内容,却让学生带着困惑“走出”了课堂。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规定了不区分被乘数和乘数,都称作乘数(或因数),也没有明确地规定哪个数在前,哪个数在后。这样处理,只考虑教学上的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协调。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虽然学得轻松,教师教得容易,但学生却没有真正领会乘法的意义。例如,5个6是多少?列乘法算式是6×5或5×6都可以,加法算式表示是6+6+6+6+6或5+5+5+5+5+5,学生对其本质意义理解不清,客观上为学生设置了学习障碍,也缺乏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对低年级(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必须借助具体图像或实物来感知理解。
【建议】为了让学生对所学新知(乘法的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刻、到位,教师应灵动地借助几何直观(或学生喜欢的实物图),将形与数有机相融。如图1:教师引领学生认真观察。横着看:每行4颗糖,有2行,表示2个4(即4+4),列成乘法算式是4×2;竖着看:每列2颗糖,有4列,表示4个2(即2+2+2+2),列成乘法算式是2×4。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运用实物图为理解算理与算法提供了丰富的智力支持,让学生直观感知乘法是在加法的基础上得来的,进而全面地揭示了“乘法的意义”这一概念本质,也有效回答了学生的问题,即“为什么2×4与4×2,它们的答案都一样”。学生学会了算,理解了为什么这样算,使运算在学生眼里不再是枯燥的,而是丰富和立体的。也使得学生在正确理解“乘法的意义”基础上,为孩子们后续进一步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埋下伏笔。
(作者单位:福建省光泽县教育局初教教研室 责任编辑:王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