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农户行为的农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2015-08-18洪燕婷仇蕾李康康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配方施肥

洪燕婷+仇蕾+李康康

摘 要:

基于农户行为理论,利用包括江苏苏州、浙江杭州和福建南安在内的379个用户实地调查的数据,通过Logistics模型分析了户主基本特征、家庭资源特征和信息特征对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行为的影响。研究认为,户主受教育年限、是否与其他农户经常交流、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与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行为呈正相关关系;农户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年限越长、农户家庭兼业程度越高,则农户更倾向于采用传统施肥技术。

关键词:农户行为;配方施肥;Logistics模型

中图分类号:S147.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5)06-0148-05

Adoption Behavior Study of Soil Testing for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Peasant Households Behavior

Hong Yanting1, Qiu Lei1 ,Li Kangkang2

(1.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 China;

2.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 Hangzhou 310014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peasant households behavior theories,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data of 379 peasant households in Suzhou of Jiangsu Province, Hangzhou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Nanan of Fujian Province, the influences of householders basic, family resource and in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n behavior of households adopting soil testing for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were analyzed through Logistics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ouseholders educational years, whether to often communicate with other farmers and whether to participate in technical training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households behavior to adopt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technique. The longer the households engag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the higher the households part-time farming was, the more the households were inclined to adopt the traditional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Peasant households behavior;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Logistics model

近年来,随着工业点源污染和城乡污水治理逐步到位,农业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的比重逐步提高。农业面源污染起因于农田中的氮磷、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在降水或者灌溉过程中,借助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等途径而大量进入水体[1]。其中,因化肥施用过量和不合理导致对土壤、水体的污染,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之一。从施肥总量上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化肥折纯使用量以年均5%的速度递增,全国化肥使用总量从1992年的2 590.30万吨提高到2013年的5 911.90万吨,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约为476 kg。从化肥的施用效率上来看,我国化肥利用率很低,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0%~40%,磷肥为10%~20%,钾肥为35%~50%[2]。从化肥的施用结构上来看,单质化肥施用比重较大,复合肥比重较小,其中以氮肥施用比重最大。除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之外,施肥过量和偏失氮肥还会改变原有土壤结构和特性,造成土壤板结、酸化和有机质减少,而长期使用磷肥则会使得土壤内重金属物质不断积存,同样引起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农产品安全,不利于农业可持续生产。

为了有效缓解施肥过量和施肥不合理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全球范围内的专家学者都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其中联合国推行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和实施。科技人员对土壤取样测试其营养成分(测土),然后根据农作物需肥规律和化肥肥效,有针对性地生产出富含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配方肥料(配方),最后是农户根据建议购买并施用指定配方肥(施肥)[3]。农户采用该项技术,既可以满足土壤缺失营养的补给,同时也减少化肥(特别是单质化肥)的投入使用,能够有效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4]。然而,一项技术的推广也伴随着许多不确定因素[5],因此,本文基于农户行为,对农民是否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和模型回归,分析影响农户行为的因素。

1 理论框架

1.1 农户行为理论基础

农户是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来最基本的经济组织。在农村社会学中,一般将农户称为农业家庭,其强调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经济学常常用“传统的”、“维生的”、“最小的”来描述农户的概念,认为农户是居住在农村,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自给性很高的基本组织单位[6]。本文以农户作为基本研究单位,认为农户是以婚姻、血缘为基础的,主要依靠家庭劳动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家庭。结合目前关于农户行为的理论研究[7,8],认为农户是独立的决策个体,是有限理性的,农户行为在决策过程中受到自身主观认知能力和外部条件(如经济、政策制度及其他条件)限制,农户决策寻求效用最大化,而不是最优决策。因此,在实施配方施肥技术过程中,农户根据施肥效用来决定是否选择配方施肥行为。endprint

1.2 影响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因素

1.2.1 户主基本特征 农户作为农村生产活动的基本单位,其户主的基本特征往往决定了整个家庭生产特点,会影响到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采用行为。根据元成斌[9]、李然[10]等的研究成果,拟选取农户户主年龄、受教育年限、是否为村干部和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年限作为户主基本特征变量,用以反映户主自身特征对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程度,并作如下预测:户主年龄越大,其接受新技术的意愿则越低;户主受教育年限的长短与农户是否采用新技术呈正相关关系;若户主为村干部,作为表率,其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可能性越高;相反,从事农业生产年限越长,户主积累的农作经验越高,采用新施肥技术的意愿也会越低。

1.2.2 家庭资源特征 我国农业生产以小规模生产为主,农户拥有的耕地和劳动力资源数量均会影响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意愿。由于农户是有限理性的,在农业收入利益较低的情况下,农户会将劳动力资源及精力投入到其他非农生产中,并从中获得收益,收益越大,兼业程度则越高。本文拟选取的家庭资源特征包括家庭耕地面积、劳动力规模及家庭兼业程度,并作如下预测:农户拥有的耕地资源数量越多,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意愿也越大;劳动力资源数量与农户是否采用新技术呈负相关关系;农户家庭兼业程度越大,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会降低,则其采用新技术的意愿也会降低。

1.2.3 信息资源特征 农户通过了解到的关于配方施肥技术的信息,并结合自身家庭状况,决定是否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如果农户住家离乡镇集市较近,经常与其他农户进行沟通交流,参加过技术培训,都便于农户更好地了解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信息,及时与外界信息沟通,理解新技术的益处;如果农户没能及时掌握和了解相关信息资源,对新技术认知的局限会限制农户的需求意愿,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11]。本文拟选取农户信息资源特征包括家离乡镇集市的距离、是否与其他农户经常交流以及农户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并作出如下预测:农户住家离乡镇集市的距离与农户采用新技术呈负相关关系;经常与其他农户进行沟通交流和参加过技术培训与农户行为呈正相关关系。

1.3 实证分析模型

根据上述理论框架,结合研究目的及数据基础,采用二元模型进行分析[12]。根据农户是否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假设因变量为y。y=1表示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技术,y=0表示农户没有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影响y的n个自变量分别为x1,x2,x3……,xn。假设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概率为pi,则农户没有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概率为1-pi,其函数表达式为:

pi=f(y)=f(β0+∑nj=1βjxi)

=11+exp[-β0+∑nj=1βjxi]

对pi/(1-pi)进行对数变换,得到Logistics模型的线性表达式为:

lnpi1-pi=β0+∑nj=1βjxi

式中β0为常数项,n表示自变量个数,β1为自变量系数。

2 数据来源及样本统计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涉及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和福建省南安市,于2014年7月、8月在三地通过农户调查问卷访问得到。调查地区包括苏州市区、常熟市、太仓市,杭州余杭、临安、淳安,南安市水头镇、东田镇及英都镇。为保证调查数据的质量和有效性。所有问卷均采用入户调查,调查员辅导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407份,收回396份,剔除无效问卷和矛盾错误数据,得到有效问卷379份(表1)。

表1 被调查农户地区分布

项目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

农户数136134109

所占比重(百分比)35.88%35.36%28.76%

2.2 样本统计

从表2可知,目前我国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者以中老年劳动力为主,调查样本中农户户主平均年龄为48.3岁,年龄在40岁以上人数占到总数的75.46%。户主文化程度偏低,小学及以下占到总数的34.04%,初中文化水平人数最多,为43.80%,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仅有9户人家,比例为2.37%。从调查样本来看,农业以小规模生产为主,耕地规模集中在0.667 hm2以下,其中拥有0~0.333 hm2耕地资源的农户数占48.87%;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年限集中在10年及以上,占到总数的75.99%。此外,我国农户家庭人口规模平均4~5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规模集中在2~3人,部分家庭甚至有且只有一个劳动力,调查样本中劳动力规模平均水平为2.19人/户。

表2 样本信息统计

影响因素选项样本数所占比重(%)

户主年龄40岁及以下9324.54

40~50岁13234.83

50岁及以上15440.63

受教育年限文盲及半文盲4211.08

小学8722.96

初中16643.80

高中及中专7519.79

大专及以上92.37

从事农业生产年限10年及以下9124.01

10~20年11229.55

20年及以上17646.44

耕地规模0~0.333hm218948.87

0.333~0.667hm210427.44

0.667~1.000hm26517.15

1.000hm2及以上215.54

3 模型结果与分析

3.1 变量含义

为了更好地研究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将影响农户行为决策的变量分为三大类:农户户主基本特征、家庭资源特征以及信息资源特征。每一类变量又选取相应的变量作为描述性变量,共确定了包括户主年龄、耕地规模等在内的10个解释变量。每个解释变量的名称、含义及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和对被解释变量的预期方向如表3所示。endprint

3.2 结果及分析

运用SPSS 19.0计量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Logistics模型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总体上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主要的影响因素均通过了显著性检测,农户户主受教育年限及农户家庭兼业程度对农户是否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有重要影响,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年限和信息资源特征对农户行为决策则有着较大程度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表3 变量含义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变量名称变量含义及赋值平均值预期方向

农户是否采用测

土配方施肥技术(y)采用=1;未采用=00.63

户主基本特征

户主年龄(x1)40岁及以下=1;40~50岁=2;50岁及以上=32.16-

受教育年限(x2)文盲及半文盲=1;小学=2;初中=3;高中及中专=4;大专及以上=52.79+

是否为村干部(x3)是=1;否=00.132+

从事农业生产年限(x4)10年及以下=1;10~20年=2;20年及以上=32.22-

家庭资源特征

耕地规模(x5)0~0.333hm2=1;0.333~0.667 hm2=2;0.667~1.000 hm2=3;1.000 hm2及以上=41.78+

劳动力规模(x6)农户家庭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个)2.19-

兼业程度(x7)没有兼业=0;兼业收入小于农业收入=1;兼业收入大于农业收入=21.43-

信息资源特征

家离乡镇集市的距离(x8)农户住家离乡镇集市的实际距离(km)3.38-

是否与其他农户经常交流(x9)从不交流=0;偶尔交流=1;经常交流=21.29+

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x10)是=1;否=00.51+

3.2.1 户主基本特征影响分析 农户户主受教育年限与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意愿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对农户行为决策有着很大的正向影响。从模型回归结果来看,受教育年限的回归系数为2.577,Wald值为24.723,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与预期一致。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受教育年限越长的农户更愿意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长,户主的知识水平逐渐提高,对新技术的认可和掌握较全面[13]。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年限则与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并在5%的水平上显著,与预期一致。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事农业生产年限越长,农户更倾向于使用已经掌握且较为熟悉的传统施肥技术,对未知的配方施肥技术有一定排斥情绪。此外,户主年龄和户主是否为村干部在回归结果中不显著。

3.2.2 家庭资源特征影响分析 耕地规模对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意愿有一定的影响,但只在10%的水平上显著。家庭兼业程度对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其系数为负,表明农户家庭兼业程度越高,其花费在耕地种植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减少,农业收入比重降低,对化肥施用的投入与产出结果并不十分在意,因此对于采用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和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意愿不强。

3.2.3 信息资源特征影响分析 农户是否与其他农户经常交流和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这两个变量在5%的水平上显著,且系数均为正,与预期相符合。这说明,农户之间经常的沟通交流和参加相关技术知识培训有助于农户掌握更全面的信息,让持观望态度的农户能够汲取他人经验,提高农户采用新技术的意愿[14]。农户住家离乡镇集市的距离在回归结果中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交通、通信等的发展打破了空间距离对于农户信息资源获取的局限性。

表4 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行为的回归结果

影响因素βWald值Exp(β)

常数项(β0)-6.45813.783—

户主基本特征

户主年龄(x1)-1.2012.6700.301

受教育年限(x2)2.577***24.72313.157

是否为村干部(x3)3.5713.16035.516

从事农业生产年限(x4)-2.962**9.0960.052

家庭资源特征

耕地规模(x5)1.098*4.0172.998

劳动力规模(x6)2.0471.9027.745

兼业程度(x7)-1.870***16.0250.154

信息资源特征

家离乡镇集市的距离(x8)-0.3625.9090.696

是否与其他农户经常交流(x9)1.589**10.3364.898

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x10)2.412**4.90211.156

-2 log likelihood286.758

Pseudo R20.417

注:***、**、*分别表示1%、5%以及10%水平的显著性。

4 结语

本文对包括江苏苏州、浙江杭州和福建南安在内的379个用户进行实地调查,在有关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Logistics模型分析了户主基本特征、家庭资源特征和信息特征对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行为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①户主基本特征中,户主受教育年限与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年限与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有着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②家庭资源特征中,农户家庭兼业程度与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关系;③信息资源特征中,农户是否与其他农户经常交流、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与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行为呈较为显著正相关关系。

在以上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①重视人本建设,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通过提高广大农民受教育年限,扩展农民知识层面;②努力提高农村收入,特别是农民的农业收入;③完善农村信息交流机制,定期举办技术培训,及时解决农民在技术应用中碰到的盲点、难点,确保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endprint

参 考 文 献:

[1]

彭春瑞.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15-19.

[2] 何浩然,张林秀,李强.农民施肥行为及农业面源污染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6 (6):2-10.

[3] 葛继红,周曙东,朱红根,等.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行为研究——以配方施肥技术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0(9):57-63.

[4] Khanna M. Sequential adoption of site-specific technologi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nitrogen productivity: a double selectivity model[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1, 83(1): 35-51.

[5] Engelstad O P. Fertilizer technology and use[M].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1985.

[6] 翁贞林.农户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与述评[J].农业经济问题,2008(8):93-100.

[7] 林毅夫.小农与经济理性[J].中国农村观察,1988(3):42-47.

[8] 郑风田.制度变迁与中国农民的经济行为[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9] 元成斌,吴秀敏.农户采用有风险技术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27(1):14-18.

[10]李然,李谷成,冯中朝.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油菜生产技术效率分析——基于湖北、四川等6省市689户农户的调查数据[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4-22.

[11]侯俊东,吕军,尹伟峰.农户经营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3):26-31.

[12]宋金田,祁春节.农户农业技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契约视角[J].中国农村观察,2013(1):52-59,94.

[13]Doss C R. Analyzing technology adoption using microstudies: limitation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ement[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6, 34(3): 207-219.

[14]曹建民,胡瑞法,黄季炬.技术推广与农民对新技术的修正采用:农民参加技术培训和采用新技术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5(1):60-66.endprint

猜你喜欢

配方施肥
油菜配方施肥验证试验
棉花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
砂土地大田辣椒水肥一体化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烟后稻肥料配方筛选试验示范
雷州市甜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
黑山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报告
八五八农场水稻土壤施磷量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