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旅游进社区”工程建设的探索性研究

2015-08-18兰星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7期

兰星

摘 要:本文将旅游进社区作为一项工程,结合案例分析,探索性的研究了旅游进社区工程建设的依据,以及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提出旅游进社区应以建立社区旅游服务站为日常服务形式,举办旅游课堂为专业服务形式,举办旅游大集为综合服务形式,通过三种形式的结合完善旅游进社区工程,推进旅游服务与社区服务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旅游进社区;社区旅游服务站;旅游课堂;旅游大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旅游需求强烈,旅游成为社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为适应市场需求,北京、杭州等多地旅游主管部门开展了多样化的旅游进社区活动,但是业界对旅游进社区的理论研究相对欠缺,本文作者从工作实践出发,结合各地的成功案例,对“旅游进社区”工程进行探索性研究。

一、对“旅游进社区”工程的认识

自2011年第一个5·19中国旅游日之后,全国各地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旅游进社区”活动,北京、上海、杭州、郑州、呼和浩特、威海等多个城市旅游部门推出中国旅游日进社区、“文明旅游进社区”。作者认为比较成功的活动案例有三个,一是2012年北京市旅委和民政局围绕“十个一”活动推出的“旅游进社区”;二是2011年底张家港市旅游局、民政局的“旅游进社区”,在25个社区建立了“旅游咨询服务站”。三是2011年上海旅游热线联盟联手《新民晚报》社区版和周边旅游城市和旅游企业,组建“上海社区旅游推广中心”,得到社区居民的积极响应。这三个案例将旅游进社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建设,而不是一项简单的活动,以推进旅游服务和社区服务的融合为目标,在社区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持久性。

通过对以上成功案例的分析,作者认为应该从三方面正确认识“旅游进社區”工程。首先作为一项惠民工程:社区是当今城市居民的集聚区,将旅游服务、旅游知识直接送到社区居民身边,满足社区旅游需求,丰富居民旅游生活,让社区居民热爱旅游、幸福生活。第二作为一项创新工程:“进”体现的是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的主动性,旅游部门走出去推广宣传区域旅游资源的同时,应该学会“走进”社区,让社区居民了解当地资源,成为旅游宣传员;旅游企业等待游客上门咨询报名的同时。这项创新工程将会进一步拉动旅游消费。第三作为一项开拓工程:旅行社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千方百计创新产品、开拓市场。

二、建设“旅游进社区”工程的依据和基本原则

落实国务院“将旅游业建设成为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从商业角度看,旅游消费是分散的,在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旅游经营者需要深入社区,扩大服务网络;由于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只有深入社区,根据社区居民出游需求,探索研发出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才最有市场吸引力;无论是物联网+旅游,还是智慧旅游的推广应用,最终目的都是通过技术手段谋求旅游供需的低成本对接。

旅游进社区系统工程的建设,应该本着“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便民利民、规范服务”的原则,促进社区服务系统和旅游服务系统的完美融合,其中政府主导,为企业和社区搭建桥梁,确保旅游服务的公益性,促使旅游交换的便捷化,利于推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奠定旅游进社区工程的基础;以企业为主体,为工程的建设带来市场和活力;便民利民是工程建设的目标,让社区居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提高幸福指数;规范服务为工程建设的带来持久生命力。

三、“旅游进社区”工程建设的基本形式

一是建立“社区旅游服务站”,作为旅游进社区的日常服务形式。该站应统一形象、统一管理、统一服务,作为社区旅游服务的提供者,完善服务站基本服务设施。随着互联网+旅游时代的到来,“社区旅游服务站”应探索联合携程、途牛、去哪儿网等在线旅游(OTA)的合作形式,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拓展旅游电子商务网络,深入社区,服务居民。

二是开设“旅游课堂”,作为旅游进社区的专业服务形式。授课的人可以是旅游业界精英、优秀导游员、讲解员、领队,也可以是旅游专家学者,或者专业的背包客、徒步旅行者,主要形式有举办专题讲座及主题培训、开展实践交流等。旅游课堂以满足社区旅游服务需求为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定制化旅游服务,有效规避旅游过程中遇到的多种问题。

三是举办“旅游大集”,作为旅游进社区的综合性服务形式。作者通过对中国知网、百度、Google搜索等软件搜索旅游大集关键词,此次活动成为国内官方最早举办的旅游大集活动。旅游大集不同于业界专业的旅游交易会,针对的目标群体是社区居民,选址应在人群比较集中、便利社区居民参与的地方,虽然需要具有一定的规模,才能为旅游企业充分的展示空间,但是不需要耗费旅游企业大量展示成本,参与企业可以包括全国各地的知名旅游景区点、旅行社、酒店、旅游纪念品以及其他涉旅企业,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

“旅游进社区”是大趋势,本文对旅游进社区进行探索性研究,希望能够推动“旅游服务”功能植入社区的步伐,推进旅游服务便利化,有效地服务社区居民、服务区域发展,使旅游进社区工程成为旅游服务与社区建设良性互动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卞显红,沙润,邹丽敏,黄震方.旅游与社区一体化发展研究[J].地理研究与开发,2005(5).

[2]孙凤芝,许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述评与展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7).

[3]唐顺铁.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及社区旅游研究[].地理研究,1998(2).

[4]王超,王志章.我国旅游社区的社会治理模式研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5]陈帝芷,狄阳,刘新.浅谈秦皇岛景区外国游客服务站的建立构想[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