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转型:建国初期职业教育研究
2015-08-18康琳常乐
康琳 常乐
【摘 要】职业教育是伴随我国近现代文化的发展而萌芽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体现出中华文明走向自悟自觉的过程。本文简要探讨了民国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建国初期中共是如何继承、创新走出一条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希望此研究分析对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所启迪。
【关键词】民国时期 建国初期 职业教育 创新 发展
民国时期,受各种利益驱动,职业教育多是由企业或慈善机构出资兴建推动,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及非组织性。而作为其继承者的现代职业教育来说,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迁,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随着中国发展迈入转型期,作为重要智力资源来源渠道的职业教育,势必也将迎来重要的转型发展机遇期。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全方位分析,以期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理论支撑。
一、民国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中华民国政府把“振兴实业”的强国策略放在首位,一是为了使政权更加稳固,二是实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同时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法规,这些举措促进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国民兴建企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据2006年版《中华民国教育年鉴》中民国元年到十五年的全国职业学校数量统计表可知,民国成立十五年间职业技术学校的数量总体上不断攀升。其原因在于列强对我国控制的减弱,而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了大力地发展,这些发展促进了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另一个是因为民国政府出台了有关职业教育的若干教育法律法规。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黄炎培等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1929年,中华职业教育社首次提出了“富教合一”观点,这将进一步考虑职业教育发展的未来,如何解决农民温饱问题。全国教育第二次会议在1930年4月召开,该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群以各级教育应注重科学实验,培养生产能力,养成职业技能。因此,职业科高中,除师范科、商科和家事科等所需的特殊设备不多,得酌量情形与普通科合办外,应就农工两科设立 ”。这就表现了职业教育生产化的倾向。据相关资料显示,1930年全国职业学校仅有272所,这些学校无法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渴望。同时,由于《壬戌学制》的失败,导致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科不复存在。鉴于当时的实际情况,1931年,教育部“通令各省市,限制设立普通中学,填充职业学校”。自二十年度起,各县中学应逐渐改组为职业学校,其办法即自二十年度起,停招普通中学学生,改招职业学生。这些措施弥补了职业教育的不足,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折射出政府对人才的重视。
1932年,“鉴于把中学与师范科、职业科合并设置出现的问题,遂把中等教育分为普通科中学、师范、职业三部分,各自独办。”需要《职业学校法》来处理出现的相应事务,这部法规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职业教育的基础,使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分隔开来,解决了混合办学的弊端。在原来的基础上,《短期职业训练暂行办法》《职业学校规程》和《职业补习学校规程》也相继颁布,同时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经费、设备、师资、课程做了限制和规划。但《职业教育法》沿用了以前的版本,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抗战前期,我国职业教育还是在发展,从312所(1933年)上升到494所(1936年)。1937年,中国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掠,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職业教育。鉴于此,1938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创设县市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实施办法》,要求黔、桂、川、康、陕、甘、宁、青、滇等建立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建国初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继承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我党立足当时经济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将职业教育定位为技术教育,建立健全各类制度基础,使其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51年实行的新学制中,特别就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予以了强调。1952年,政务院和教育部陆续颁布制定《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启示》和《中等技术学校暂行实施办法》,确定大量培养各类中级技术人才,特别是国防建设和重工业人才为当时最重要的任务。各类中等技术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吸收学生近百万,涉及林业、农业、交通、工业等多个学科门类,同时将实习锻炼、校企交流等纳入到职业教育的培养体系中,为国家各条建设战线输送了大批技术骨干能手。
同时,我党参考苏联办学模式,尝试改革中等专业教育机制。1954年,《关于改进中等专业教育的决定》《中等专业学校章程》陆续颁布,明确了中等专业学校的范围。并且大量开办技工培训班和技工学校,广泛培养中等技术工人,奠定了如今中专技校教育制度的基础。在教学上,重视加强学生到医院、农场、工厂、实验室等的实习锻炼,要求企业必须要对学生学习进行有力地指导。1955年,大批量技工学校由劳动部成立,突出以生产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办学政策。从1956年起,各地职业学校响应国家办学政策,大量以半工半读为主要形式的学校成立,为国家培养了大量转型性技术人才。1958年,国家制定《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开始全方面培养专业性人才。这一时期,中央及各省市教育部门成立了相应级别的中等技术教委会,负责解决本级范围内的中等技术教育问题,并拟制相应的招生计划和培养设置。1952年,高等教育部成立,下辖中等技术教育司,专门对全国职业教育予以统筹管理。1963年,职业教育司在教育部成立。为减轻国家职业教育培训方面的经费保障难度,从1968年起,国家允许地方自行决定各类职业中学、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各级业务学校的发展设置,形成了国家、地方政府、厂矿企业、合作社等多方办学的格局,有效促进了各级部门开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职业教育在我国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建国初期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反映出我国工业化发展对各行各业人才缺乏的急切需求,多从技术角度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而对职业教育之于社会教育的真正意义却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期间,国家在各地开办了数百所中等职业学校,以及技术培训班和中等技术学校,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入这些学校进行技术培训,从而培养出大量初级或中级技术人员,这与民国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脉相承。
三、结语
在实现中国职业教育水平现代化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有效继承了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同时,党和政府充分立足现有国情,在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工作方针、发展目标、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价值追求、发展方式、办学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都做出了突破性创新,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走向深入。另外,我们也应该不断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必须不断吸收世界先进国家职业教育的宝贵经验,才能确保职业教育真正发展成为我国当代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许正.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蒋致远.中华民国教育年鉴[M].台北:宗青图书公司,2006.
[3]白媛媛.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董显辉.中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5).
[5]兰伟彬.中国近代实业教育的产生和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6]吴国荣.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4(9).
[7]李兴洲.建国60年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及其贡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