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评价音乐课
2015-08-18曹文馨
曹文馨
【摘 要】教学评价是音乐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客观、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课堂教学的优缺点,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使音乐学科向着更科学、更完善的目标发展。
【关键词】音乐 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
新课改以来,音乐课堂的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音乐课堂教学不断地对音乐教育中的诸多理论进行实践探究,而教学评价也要随之改革更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音乐课:
一、评“教学准备”
1.准确把握《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教法。
2.基本掌握学生学情,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
3.熟练必要的示范,创设适宜的情境。
4.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如制作多媒体课件,选用教学乐器,准备学生活动器材、场地等。
有位老师为唱歌课《阳关三叠》进行了以下准备:音乐活动教室一个,多媒体电子白板,音乐课件,钢琴,半圆形的座位布置3排,中间空出了较大的活动场地、2套古装汉服,柳枝道具、打击伴奏乐器铃鼓、三角铁,碰铃,双响筒,木鱼等。这就让人似乎已经看到了这堂课的情景:在钢琴伴奏下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唱着《阳关三叠》,另外一组进行打击乐伴奏。音乐情景剧表演:在《阳关三叠》的背景音乐中,柳枝拂动,王维和友人依依惜别......像这样的教学准备一定可以缔造高效生动的课堂。
二、评“教学目标”
1.明确性: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具体,符合《音乐课程标准》理念,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音乐学科特点鲜明。
2.教育性:通过音乐审美体验,挖掘内在的情感因素,有机渗透“育人”思想。
3.综合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体现关注情感价值观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的整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主要是培养合格的听众。”音乐学科目标中最重要的就是“育人”。
三、评“教材分析”
1.能正确理解、分析、把握教材,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系统性和内在联系。
2.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难易适度。注重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学生创造、实践等能力的发展等。
3.深挖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整合教材,教材安排繁简适当 ,重点突出。
四、评“教学过程与方法”
1.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严密、设计合理、思路清晰、衔接自然、课堂气氛活跃,时间分配合理。
2.教学民主、师生关系和谐。充分体现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爱护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
3.教学方式多样化,有启发性和激励性。指導及时有效,立足学生发展,发展其对音乐的探究、表现与创造能力。
4.合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多渠道输出学习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5.通过一切手段,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6.挖掘音乐中的情感因素,渗透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热爱音乐、欣赏音乐、享受音乐,使音乐课真正起到陶冶情操、调节心情的作用,实现“育人”目的 。
7.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者要有创新的态度,寻找创新的途径,设计创新的内容,优选创新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参与艺术创新的能力。
五、评“学生发展”
1.音乐学习兴趣浓厚,有初步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能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关系。
2.思维活跃,能够大胆想象实践、获得相应的审美经验和多种音乐技能。
3.获得丰富的美感体验,突出个性,乐于表现,有积极表现艺术创新的意识。
4.能自我调节学习状态和情绪,较长时间地保持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愉悦,学习音乐的愿望增强,时有成功感受。
5.全员、全方位参与音乐学习活动,积极思考,大部分学生踊跃发言。
6.有很好的团队协作意识,能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友好分工和成功分享,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显著增强。
7.学生的品质、意志、性格、情感、价值观更趋于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六、评“教师素养”
1.教者教态自然、大方、亲切,仪表端庄,举止得体,教学富有激情。
2.教学中普通话标准、规范、音量适中、语速适宜,音乐专业用语准确、语言抑扬顿挫、极富感染力,肢体语言协调、得体。
3.教学理念先进,教法新颖,教学手段运用得当,教学风格独具特色。
4.有较强的音乐专业功底和良好的音乐素养。范唱感染力强,伴奏音型设计合理,指挥手势规范准确、号召力强,音乐专业知识雄厚。
5.教学基本功扎实,能很好引领学生,准确定位学生,牢牢掌控音乐课堂秩序和活动规范,遇到突发事件灵活应变,处理能力强。
七、评“教学效果”
1.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三维目标达成,学生发展符合学习目标的要求。
2.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发言、表演、活动参与率高。
3.师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体现老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的课堂角色,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4.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有所增强,掌握了更多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法。
5.小组、团队合作分工合理,配合默契,和谐有序,体现出集体强大的凝聚力。
6.课堂教学体现整体美。教学过程注重创设美的情境,掌握美的节奏,选择美的方法,体现美的教态,享受美的音乐,挖掘美的创造,达到美的效果,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整体美。
【参考文献】
[1]魏煌.音乐教育学概论[M].东北师范学院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