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气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2015-08-18郭俊美刘星萍
郭俊美 刘星萍
【摘 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目前电气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电气类专业的培养方案相结合,重构了电气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 电气类专业 创新
一、引言
对于工科专业来说,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工科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我校目前的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校已经确立了“崇实尚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而我校电气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仍是教学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 实践教学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采用的实践教学体系已沿用多年,与当前的教学形势发展脱节,存在着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问题,影响了整个实践教学体系功能的发挥。随着我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就业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调整实践教学体系迫在眉睫。
2. 部分实践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科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电气学科的迅猛发展要求该学科的学生从事的实践活动能够与当前的科技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校电气学科的实践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脱节,不能真正体现该学科、专业的最新面貌,导致学生对实践环节的兴趣低,实践活动效果比较差。
3. 實践形式相对单一,学生缺乏参与实践活动的自主性
以实验教学为例,目前实验课的重要组织形式还是教师按照实验指导书讲解,然后布置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来做试验,仍然没有改变学生按照实验教材“照方抓药”的状况,因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自主权,不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设计实验项目,只是被动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没有积极性,单纯是为了完成实验任务而做实验,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实验技能。
而毕业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由于缺乏足够的实习基地,使得集中实习停留在参观考察的层面上,分散实习管理起来又非常被动,无法保证实习的质量。
4. 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日益提高,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单纯的学习好、分数高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理论、实践、创新等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因此,实践及创新能力的缺失将使该专业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
总之,由于上述原因,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弱,创新能力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给毕业生就业造成一些困难。
三、电气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我校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办学定位,依据新的培养方案,结合新的课程体系,重新构建电气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打基础”“能应用”“懂创新”三个循序渐进的要求,把该体系分成3个层次:基础实验平台层、应用提高层、研究创新层。针对每一个实践教学层都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
1. 基础实验平台层
包括: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仪器仪表实验、单片机实验、自动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各门课程的实验。基础平台层实验是电气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
基础性实验一方面包括教师制定实验内容的必修实验,另外也包括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选修实验。结合实验室开放政策,学生还可以自己设计相关课程的实验内容,向实验室申请后进入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验。
2. 应用提高层
在实验课程设置上,在第八学期,给学生开设为期2周的大实验。大实验是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是强化学生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为期2周的综合大实验的训练,学生可在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有大幅提高,不但为其后续的毕业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另外,这一层还包括为学生步入社会而设计的实践环节,主要是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认识,增加生产实践经验,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校外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来完成。目前,我校正在陆续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共建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可以接纳本科生实习,提供科技开发项目,接受学生参与研发,并为学生开发的产品提供试运行场所,也为产品提供市场,实现创业实践教育。目前电气类专业已经签署了多个实习实训基地供学生实习。
在这一层,还包括请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家、工程师进课堂教学,通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为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二级学院在课程设置创新上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将创新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有效结合;同时密切联系和充分调动生产实习基地、科研院所和社会培训机构等中介资源,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等技术人员来为学生讲课,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引导性与启迪性,使学生了解学术发展前沿与生产实践的最新技术应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把自己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3. 研究创新层
包括课程设计、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电子类竞赛、毕业设计等。这是在学生经过理论学习、完成基础、提高层实验以后,在实践技能方面的深入、提高,也是学生为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所必须进行的锻炼。
(1)以大学生电子竞赛和“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为龙头,提高本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宗旨是:促进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吸收、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由于电子竞赛对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巨大作用,我院在参加电子竞赛国赛、省赛的同时,每年定期举行校内“银兴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智能车竞赛,为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提供平台。
借助电子竞赛和智能车大赛活动的巨大吸引力,我们以电子竞赛和智能车培训为引导,将电子设计活动变成贯穿全学年的常规性活动,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源源不断地投入到这两项活动中来,吸引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设计活动,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和能力,并为将来的成功就业积蓄力量、增加砝码。
(2)依托“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电气类专业一直以各类开放性实验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013年开始,以高层次的“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取代了原来的开放性实验,为学生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更强大的资金支持。目前我校电气类专业已经有多支队伍得到了该项资金的支持,通过参与该项目,有一批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结束语
根据“会学习、能应用、有创新”三个阶梯式的要求,通过重新构建电气类专业的实践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我们的毕业生走上社会具有了更强的竞争力,为社会培养了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于仲安, 任志斌.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电气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06) .
[2]车进,陈潮红,杨泽林.宁夏大学电气信息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教改创新,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