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阻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2015-08-18王芳

教育界·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因素对策

王芳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的育人工程,在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几年来,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制约性的阻碍。正确认识阻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问题,并快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对策和途径,是本文研究的中心和重点。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因素     对策

相关心理学专家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能够协调自己的内心状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第二是协调好人际关系,对他人有恰当的认同感;第三是能够面对现实,接受事实,适时调整好现实与理想的差异感。总的来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做到自己的内外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并由此不断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一个优秀的人才,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外,还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处理各种问题的应变能力。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年轻储备力量,在对其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其稳定的心理状态,在个人精神风貌、性格特点等方面奠定其健康发展的基础。大学生在接受我国高校正规教育的同时,需要面对人际关系处理、学习与生活的协调等情况,如何在复杂的因素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面对诱惑予以抵抗,面对挫折勇于承受,学会在逆境中发展,在竞争中提高自我,使自己的社会经验和人格价值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取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好坏和心理素质的高低,同时也取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得到有效的普及和开展。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大学生人格发展,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其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方式。

二、阻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迄今为止已经发展了近30年,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经历了无数的挑战,也解决了许多问题。如今,这项重要的育人工程已经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面貌,进入到了一个全面的提高时期,但同时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也迎面而来。

首先,面对大学生形形色色的心理问题,许多高校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国高校基本已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部门流于形式,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只停留在测试、建立档案等表面工作,实质性的教育工作并没有深入学生心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治疗和疏导。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反而会增强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抵触情绪,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其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塑造自我、完善人格,但就目前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来看,许多高校在开展过程中,将“发展”与“治疗”等同化,认为对心理有疾病的大学生应该帮助其治疗,以解决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为己任,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需求,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发展和完善。这样的医学化治疗阻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

再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高校往往将其设成一门课程,当作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会招致学生的普遍反感,学生也只是将它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教师也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心理学的概念、应用知识和方法,而忽略了心理学的实用性。这种课程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相违背的。

三、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主要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健康成长,未来是否能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议题,我们应以学生为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开展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育人工程,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想从根本上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相关部门和领导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紧抓心理教育机构的工作开展,转变教育模式,不仅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解决问题,更要面向全体学生,以达到维护和提高全体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为宗旨,预防以后的心理问题发生。同时,应当采取教育为主、治疗为辅的教育模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让学生从心理上树立积极的应对态度。

其次,教师要从心理上转变教学观念,领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质,不仅做一般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教会大学生专业上的知识,更要从人生上去引导大学生,做他们心灵智慧的启迪者。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要注意掌握心理观察、心理教育的基本方法,从心理学角度主动去关心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教会大学生更好地去生活。

最后,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优良的校园环境是全校师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的无形力量,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巨大的催化作用。创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要求高校应在统一的精心设计下进行改造,在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原理的指导下创造动静结合的校园环境,形成高雅、宁静的教育氛围,使大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影响之中,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因素对策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解石三大因素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