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檐走壁摘燕窝
2015-08-18杨涛
杨涛
一边是壁立千仞的玄武岩,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大峡谷,走在不足20厘米宽的悬崖小路上,每一步都让人胆颤心惊。但对于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帽壳山下的村民来说,每年5月,为了采摘燕窝和草药,他们都会冒险在这段路上往返。
虽然燕窝功效和采摘方式备受学者和环保人士诟病,但这仍是当地村民增加收入的一个渠道。如今,面对越来越少的燕窝,村民们也开始担忧,“不知道会不会哪一天就摘完了。”
赶 路
海拔3000多米的帽壳山,常年云雾缭绕,人迹罕至。杉树村就在山脚的缓坡上。这里地处高寒山区,西距汉源县城100多公里,是当地最边远的一个村民小组,边国仲和两百多位村民就居住于此。
每年4月,随着燕窝、重楼、虫草、天麻相继出产,沉寂了一个冬天的森林开始热闹起来。4月26日,边国仲和万书祥、万山红等人相约进山探洞,采摘燕窝。“如果没有当地人带路,外人绝对不敢贸然进山,”64岁的边国仲是最熟悉帽壳山的人之一。
从村落到燕窝洞直线距离不过几公里,但超过1000米的海拔落差让探洞的道路变得异常艰险。在横切通过岩壁的时候,边国仲不得不抓住藤条向上攀登。“小心青苔,那个石头可能是松的;路边有霍麻,碰到又痛又痒……”常年行走山间,让边国仲对危险了如指掌。
经过四小时攀登,翻过三次绝壁,踏在森林地毯一般的苔藓上,边国仲稍稍松了口气。眼前赭黄色的岩石下就是燕窝洞。
采 摘
燕窝洞有三个入口,距离最近的洞口隐藏在岩腔下不到50厘米高的斜坡处,人必须匍匐进入,然后在洞中折转到位于岩壁半腰的洞口,再从岩壁攀爬到第三个洞口,一不小心就可能掉下岩壁。每年4至5月,燕子会从南方飞来,在这里繁衍生息。洞内暗道纵横交错,容纳千人绰绰有余,但一不注意就会迷失方向。
边国仲先把背包扔进洞里,拿出手电趴在地上,低头匍匐侧身进洞。黑暗很快如潮水一般吞没了细小的手电灯光。外人的进入打破了平静,不时有蝙蝠和燕子鸣叫着从洞口飞出。燕窝洞在有的地方分成两层,上面一层大约10平方米大小,犹如跃层户型的客厅。边国仲指挥最年轻万山红从底层岩壁爬上去,自己在下层打着手电照明。燕子通常会在这样的开敞空间里筑巢。
手电筒光直射洞顶,却如蜡烛般昏暗。边国仲来回搜索,终于有了收获。顺着灯光,一个碗口大小的黑色圆团若隐若现。“在那边!”边国仲从背包里取下U型钢条,捡起前人留下的长竹竿,将钢条插进竹竿顶端,伸向燕窝。
几乎是靠着直觉,边国仲将勺子般的钢条放在燕窝下方,轻轻一拉,“砰!”燕窝应着回音掉下来。万山红冲上前去,在黑暗中摸索着把燕窝捧起。
感 慨
徒步四小时,搜寻两小时,边国仲只找到两个燕窝。一天的时间耗费得差不多了,边国仲只得顺着光线来到出口,此刻的洞外已是阳光明媚,洞里却冰冷刺骨。
“两三年前,每年能掏到200多个燕窝,去年只有100多个,燕窝是越来越少了。”在边国仲的记忆里,年轻时他进洞来,燕子呼啦一下冲出来,扇起的风可以把人头发吹起。如今,稀稀拉拉的燕子还在这里筑巢,采摘的人也多了,燕窝越来越难得到。
“这里土地很贫瘠,传统的农耕难以满足需求,我们试种过很多农作物、果木和药材,但是都不理想。”万山红是少数还留在村里的年轻人之一,见过世面的他深知采摘燕窝的危险性。如今,面对越来越少的燕窝,村民们有些担心,“不知道哪一天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