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5-08-18马凤鸣
马凤鸣
摘 要:贷款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金融体系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大量产生。虽然历经多年的资产剥离、清收、重组、核销等多种手段,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但诱使不良贷款发生的根源依然存在,特别是近两年来不良贷款的反弹趋势凸增。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不良贷款产生的内外部原因,提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不良贷款;成因;策略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阶段变化简析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与宏观经济、产业政策、经济周期、实体经济密切相关。当经济步入高速发展时期,对各类资金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大,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入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从历史规律看,商业银行贷款余额持续增长一定时期后,必然会伴随不良贷款的大量产生。以某一国有银行地市级分行为例:从1979年恢复建制到1999年20年时间,不良贷款绝对额达到47.54亿元,不良率达到66.64%,1999年国家政策性剥离给资产公司15.42亿元,剥离后不良占比下降到48.01%。之后,随着贷款总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该行不良贷款占比仍然在高位上呈增长趋势,历经8年时间,至2007年底不良贷款余额仍高达40.38亿元,不良率高达26.62%;2008年按照国家改制上市的政策,该行剥离不良资产38.13亿元,剥离后,不良贷款余额2.83亿元,不良贷款率仅为2.09%。
从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到2012年,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指引下,贷款总量持续高速增加,该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及占比一直保持着较低水平。进入2012年后,随着我国经济持续下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体经济步履维艰等多重因素影响,该行不良贷款从2013年出现大幅反弹,当年新发生不良贷款10.33亿元,不良贷款余额、占比由2012年末3.12亿元、0.95%上升到2013年末的10.13亿元、2.94%,到2015年5月末又上升到12.96亿元、3.35%。以上数据分析与全国相比,尽管额度有大小,占比有高低,但在每一时点或时期所反映出的问题具有全国的普遍性。
二、不良资产形成的宏观经济背景
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作为国有资本的经营者,服务国家战略是其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因此,其资产质量的高低,与各个时期宏观经济政策、产业调整政策、货币信贷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过热时期
从1992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迅猛,企业投资非常活跃,这时银行贷款的供给也急剧增加,从1992年到1994年全国的GDP和贷款供给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然而,当时由于银行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贷后监管手段单一,造成大量企业为了眼前利益重复建设项目,投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以及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形成泡沫经济,蕴含着极大风险。国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采取调控经济的宏观措施,减少投资和提高利率,抽紧银根,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极大影响。其结果是银行贷款由于企业的经营状况恶化而不能按时收回,经济波动和泡沫经济是这一时期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直接原因。
2.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破产兼并改制期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改制蓬勃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企业在改制中有意悬空银行债权,破产逃债的风气,导致社会信用环境出现恶化,使银行大量信贷资产劣化。在中国经济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银行的债权尚没有完备的法律法规保护,国家允许高额负债企业破产,甚至银行债权可以转为企业股权,这在许多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眼中已变成了一种优惠政策。从企业的角度讲,由于破产可以作为一种对银行的废债手段,只要有办法压价评估、转移资产或变相废掉银行债务,就已经有了相当的收益。因此,这一段时期不良贷款的产生原因是,一方面有地方政府和企业摆脱包袱、逃避银行债务的动机,另一方面银行债权在法律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3.21世纪以来高速增长期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加入世贸和深化改革的双重推动下,我国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上升周期,经济增速由2001年的8.3%上升到2007年的14.2%。2008年上半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美国次贷危机向金融危机演变,外需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加之国内接连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和经济的周期性回调,经济增速逐季放缓。国家为此出台了一揽子应对措施,特别是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速下滑的态势。2009年二季度,政策效应开始显现,经济增速一度反弹。但随着应对措施能量的逐步释放,经济增速重新回落,2010年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速连续10个季度放缓。2012年之后,经济增速在7.5%左右波动。在此期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年均22.4%的增速。银行贷款也跟随持续快速增长,而且主要投向了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基础设施,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超过80%,还有大量的投资流向了非实体经济。2014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明显放缓。受前期经济刺激计划的影响,部分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新项目回报率偏低的发展难题,致使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压力持续增大,不良贷款2012年后大量出现。
三、不良贷款形成的内在原因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固然有有着深层次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经济金融政策、社会文化环境、金融外部监管等多种内外部因素影响。但归根结底还是银行自身风险防控意识不强、管控能力不足、管理机制滞后等内部问题造成的。主要表现:
1.经营思想不端正,考核导向有偏差。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还是以存贷利差为主要盈利模式,贷款规模决定一个银行的综合收益水平,而盈利能力又是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并且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利润指标都是以贷款规模的大小为主要测算依据,逐年下达递增计划。在这种导向下,经营行为了挣得绩效资源,在贷款投放上普遍存在“规模偏好”、“速度情结”,甚至为了既得利益有意掩盖贷款风险,搞“击鼓传花”。基础不扎实的业绩和规模必然不可持续,并埋下了风险隐患。
2.流程管理不科学,审批质效不高。大型商业银行多数实行一级法人、分层授权管理机制,纵向管理链条长,重复审查环节多,但审贷质量并未得到显著提高。客户评价指标过于偏重于历史财务数据,很容易导致一些假资料层层闯关的现象。虽然信贷机制近年来经历了多次改革,但始终未变的是信贷决策环节上的逐级上报和集体审批。因此,经验主义、行政色彩、人为因素浓厚,导致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屡有发生,从而不同程度地存在集体决策、集体审批、集体不负责任的问题。
3.贷前调查不深入,客户信息不对称。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信用分析以及衡量信用风险的方法大部分都是运用静态资料来分析,对客户信用状况的前瞻性研判不足,信贷调查主要采取听客户介绍、审客户资料、看生产现场、依可研报告、凭制度经验等手段。依托行业、技术、市场、财务、风险等专家、机构咨询评审的机制没有建立,借助公信力强、信誉度高的社会信息共享平台没有搭建。因此,对伪造单证、粉饰报表、虚假交易、瑕疵项目等问题,缺乏多维度的信息支持,信贷调查很难取得及时、真实、全面的可靠依据,信贷调查揭示风险的尽职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防假识假手段的落后单一,导致信贷调查不到位、不尽职的现象较为普遍,对信贷资金的安全性造成了风险隐患。
4.贷后管理不到位,风险预警不及时。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存在重准入轻管理的弊端。客户经理管户过多、被动应付等问题长期存在,客观上造成了有心尽职、无力尽职的现状;以客户经理为主体的低层次管理模式长期存在。分级管理、分级考核、分级追责的长效机制不够完善,多维度的风险揭示体系尚未形成;道德风险、责任风险还时有发生。当客户出现挪用资金、异地投资、过度扩张,多头授信、过度用信、过度担保,经营能力下滑、资金链紧张等风险信号时,客户经理往往不能及时识别和预警,导致信贷客户猝死现象时有发生。
5.约束机制不健全,责任追究不到位。薪酬体制和考核机制不健全,激励与约束措施不到位,不能充分调动信贷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在不良贷款责任追究上,强调客观原因多,主观责任追究少,处理基层经办人员多,追究高管领导责任少,不能起到应有的惩戒和警示作用,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信贷文化,导致部分信贷人员责任心差,工作不尽职,产生操作风险甚至是道德风险,导致大量虚假贷款、顶名贷款等问题的产生。
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策略研究
1.加强宏观经济研判,前瞻性谋划信贷策略。经济决定金融,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必须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的经济金融政策,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首先,打造一支高层次的专家顾问团队。及时分析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持续跟踪宏观经济先行指标的动态变化,前瞻性地预判宏观经济走势,规划信贷经营战略布局,制定反周期战略,把控全局风险。其次,建立严密的逆周期信贷授权机制。根据经济繁荣、过度繁荣、萧条、复苏等不同周期阶段,相应调整审批授权额度,以及业务品种的信贷授权。第三,加强行业风险控制。对辖区内的严重产能过剩行业、产业转移趋势明显行业、风险周期性爆发行业、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定期分析研判,通过行业和单一授信管理,调控授信规模,约束基层信贷行为,化解行业性系统性风险。
2.改善调查手段,解决信息不对称。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信贷人员尽职调查的能力和意识。充分利用内外部各种资源,多渠道、全方位调查了解客户真实信息,增强对企业资料、财务报表、购销合同等信贷各环节虚假、造假情况的甄别能力;整合商业银行部门职能,建立客户、信贷、风险、内审等多位一体的风险评价机制,多种角度充分揭示风险;对大额授信客户,组建债权银行联席会,建立同业信息共享机制;引入外聘专家咨询及专业机构风险评价机制;与税务、工商等政府部门联手,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使假报表、假注资无处生存。
3.加快担保结构调整,化解担保圈风险。担保圈是近年来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因素,具有形成时间长,涉及企业和银行多,风险化解难度大的特点,需要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商业银行和企业共同参与治理。首先,摸清存量担保圈底数,分类施策,逐圈逐户制定落实担保圈熔断方案。其次,严格控制新增担保圈。将风险防控的重点放在第一还款来源上,积极稳妥的发展信用贷款,减少对担保的过度依赖。同时,充分挖掘借款人自身抵质押资源,创新抵质押品种,逐步提高抵质押比重。第三,积极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商业保险机构合作,多渠道降低担保圈风险。
4.加强全流程管理,建立风控长效机制。按照审贷分离、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信贷业务审批流程。建立信贷业务准入会商机制,提高信贷运作各环节尽职管理水平;实行尽职调查终身负责制,增强业务资料和调查结论的真实性;实行审查审批终身负责制,增强业务资料的完整性和合规性;改革贷审会制度,实行专家审议和实名投票制度,改变集体决策、集体不负责任的现象;加快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运用,强化信贷流程的“机器制约”,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
5.加强信贷文化建设,打造高素质的信贷队伍。一是建立科学的经营导向,纠正片面追求存贷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做法;二是完善考核体系,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合理分配任务,使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协调发展。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积极引导信贷人员严守风险底线、制度底线和道德底线,培育先进的信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