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5-08-18徐晓艳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7期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焦点企业核型结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演进模型与实证研究”(SK2014A165);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长三角地区高技术服务业现状评价及对策研究”(2011LY022)

摘 要: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的省级面板数据,对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就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

高技术具有高智力、高技术、高战略、高渗透等诸多特点。以高技术为基础高技术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它具有很高的市场潜力、附加价值、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包括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航天航空等领域。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趋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正逐步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高技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担负着引领技术创新的巨大使命,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关键的带动作用,是国家以及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2014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0.6%。国家也逐渐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投入,R&D经费内部经费从2009年的892.12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034.34亿元。因此,研究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潜力,推动我国经济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探究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文献综述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也是众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关注点。赵玉林,魏芳(2006)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关欣等(2013)利用VAR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态影响关系。桂黄宝(2014)通过构建基于FEDER思想的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产出效应。洪嵩,洪进,赵定涛(2014)构建了基于共同演化理论的我国高技术产业系统与所在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模型,实证分析了两系统的演化水平。李伟华,周立群(2015)运用灰色关联法,将经济发展分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就业增加四个指标,探究了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与各指标的关联度。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数据、方法与模型建立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意味着创造新价值的高低,选取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其发展状况的指标,记作NR。选取地区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记作GDP。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纠正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2.模型建立

本文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

三、实证分析结果

1.单位根检验

单位根检验是指检验序列中是否存在单位根存在单位根就是非平稳时间序列了。单位根就是指单位根过程,序列中存在单位根过程就不平稳,会使回归分析中存在伪回归。本文利用Eviews7.2软件,对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发展()、经济增长()两个变量分别进行LLC检验、ADF-Fisher检验和IPS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2.协整检验

通过对数据的协整检验,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区域Fisher检验结果分别是15.60(***)、17.69(***)、12.35(*)。上述结果表明,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面板数据的Fisher检验拒绝了不存在协整关系的零假设,但不能拒绝这两个变量最多存在1个协整关系的零假设,所以LnGDP与LnNR是协整的。经过回归分析,得到长东、中、西部区域协整方程分别为:

(4)

3.误差纠正模型

由于时间跨度较小,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虽然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短期很有可能出现偏离均衡的情况,因此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验证协整方程是否可靠。本文建立以下误差修正模型(ECM):

通过误差纠正模型发现,对于东部而言,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高技术产业发展都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同理,对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长期原因,不是短期原因。而对西部,经济增长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短期和长期原因。

四、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相关关系,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推进经济增长。因此,本文对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推动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区域共同发展。作为国家重点实施战略,长江经济带要健全空间规划体系,做好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战略布局。一方面,要挖掘长江中上游省市高技术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另一方面,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不断缩小东中西部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差距。

第二,继续加大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出水平。在重点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背景下,各省市之间互相吸取经验,科学配置资源,以确保经济活动持续高效地进行。

第三,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提高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升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应该向中西部区域扩散,仅仅在东部区域发展高技术产业对于经济增长是不利的。各区域应注重发展的效率和质量,提升长江经济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为我国科研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玉林,魏芳.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06).

[2]关欣,乔小勇,孟庆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02).

[3]桂黄宝.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出效应分析:扩散还是回波?——基于FEDER模型的空间计量检验[J].科学学研究,2014(04).

[4]洪嵩,洪进,赵定涛.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共同演化水平研究[J].科研管理,2014(06).

[5]李伟华,周立群.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基于灰色关联的实证研究[J].学术论坛,2015(01).

作者简介:徐晓艳(1993- ),女,安徽省利辛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创新及效率评价

猜你喜欢

高技术产业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分析
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长江经济带低收入医疗保障基金建立与管控措施
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长江经济带股权交易所建立与管控措施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