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概念图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制定与落实

2015-08-18陈菁菁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概念图教学活动环节

陈菁菁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节课多个知识点,无法准确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一节课多个教学目标,教师很少考虑其在整个单元或者整册教材中的逻辑性和关联性。一节课结束后,虽然感觉存在不足,但是反思的角度没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而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教学目标没有明确制定,教学环节设计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脱节,导致上课和教学反思都失去准确的方向。概念图有结构化、图示化、系统化的优点,可不可以利用它的优点来辅助教学呢?因此,我有了利用概念图来辅助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落实的想法,并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 利用概念图,梳理教材,把握每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师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学习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在教学中存在目标问题的课堂不在少数,比较多的是目标偏离现象,其次为目标弱化现象,再次为目标缺失现象。由此带来了教学的低效和盲目,有时候一堂课看似热闹生动,但是学生收获和掌握的情况却是令人堪忧的。

我们可以借助关键词用概念图的形式呈现教材的教学目标。研究整册教材可以帮助理清知识体系与内容结构,能够明确教材的总体目标与任务,制订好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仔细阅读单元内容,可以明确单元的目标与任务,确定教学起点,整体把握前后单元的联系;研究每课教材,可以抓住关键点,制订好每课的教学计划。因此教材的研究存在横向关联、纵向递进、螺旋提升的特点。为了更准确地制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我首先将教材进行了分析,以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为例,利用概念图用关键词理出每堂课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就是制定目标的重要依据。

如图1一目了然地看到各个单元、各个知识点的衔接和递进的关系,概念图的呈现方式可以将这些知识点结构化,这样可以更方便地对知识点进行归类,清晰地看到同一类知识的难度递进安排,这也为每一课的目标达成程度做好引导,有些知识点达到“了解”即可,有些必须是熟练掌握的,这样的结构化的分析也可以避免出现提前落实后面课程的目标的现象,努力做到依据学生的情况科学地进行知识学习。

● 利用概念图,理清目标,明确教学活动

理清目标,明确教学任务需要教师对目标的含义、内容、关注点,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对目标间有内在联系的有充分理解。课堂教学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它、指向它、实现它。教师们常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的针对性不强,教学环节设计犹如流水账,没有重点落实和难点突破之分。

1.根据目标,每个教学活动相互关联,贯穿整个教学情境

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围绕目标而设计的,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或者案例中学习新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学活动环环相扣,学生的学习就会有紧凑感和连贯性。例如,讲授浙摄版四年级下最后一课《设计标志》,我根据知识点目标依次设计对应的教学活动,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iPhone手机作例,通过拆分iPhone,插入形状;巧设错误,调整形状;修改样式,美化形状;组合形状,设计贴纸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形状”的相关知识(如图2)。

我利用概念图的形式将这节课的知识点都罗列出来,然后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目标落实方法的设计,有提问思考、解决错误、讨论总结、布置任务、范例呈现等方法,而这些目标落实的设计方法其实就是教学环节设计,这样的知识梳理可以帮助教学环节紧扣教学目标,严格按照目标来实施,避免了重难点把握不准,知识点遗漏的情况。思维过程建立好了之后再来书写教学设计就能得心应手了。

2.分析目标,每个任务布置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有很多,根据教材的布置肯定有重点,根据学生的情况肯定有难点,将教学目标分清楚之后可以渗透在每一个任务中,将任务打散,变小,像搭积木式的由下到上,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设计标志》中的任务设计如图3所示。

学生肯定要先学会插入形状,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学会形状的填充和轮廓的修改,当前面两个任务都掌握后,最后有一个挑战和应用的任务,就是利用多个形状组合设计出漂亮的图案作为iPhone手机的背面贴纸,前面两个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最后一个任务是让学生利用所学应用于生活。这个直观的有脉络的任务规划,给了学生如何完成任务一个清晰的图示,学生明晰地完成任务也有助于推进教师教学环节的推进。

3.理解目标,进行教学活动的系统评价,促进目标有效达成

让学生在制作作品前先看自评的条目,他们就会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地去运用一些知识技能来设计出较为全面的作品,这也是隐形地让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完成作品后再进行他评,能学会欣赏分析优秀的作品由哪些部分组成,并通过对比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扬长避短,学会用发现美的眼光去欣赏别人的作品,这样日积月累就能知道设计作品的时候要做到哪些细节的处理。课堂中可以用概念图的形式让学生从两方面来交流评价,一方面自评借助电子量规让学生根据详细的条目为自己的作品打分,知道自己的优点和欠缺的地方,另一方面通过他评,交流其他人的作品,了解别人的长处,后续为自己的作品添彩(如图4)。

● 利用概念图,反思课堂,检验目标落实度

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率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指标,也是诊断和完善自我教学行为的指标,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检测是课堂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只有将反思落实到位,教师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1.利用概念图,梳理预设性目标,检验目标达成

预设性教学目标指导着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具有合适的指向性,促进教学活动的完成,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效率。教学反思可以在之前目标罗列与落实方法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落实有效性,是否能完全落实教学目标。图5是根据这一课的预设性目标进行的教学反思的记录,第一步是反思每一个目标以及环节的落实情况,将有问题的环节记录在相应的环节旁,然后针对反思表现出来的内容进行提取和概括核心的思想。

2.利用概念图,梳理生成性目标,改进教学设计

然而,实际的教学结果总是与预期目标有所偏差,有的目标没有实现,有的教学效果则是教学目标没有关注到的(如下页图6)。所以我们要像尤安邦所说的那样:“基于预设,设计确定弹性化的教学目标;注重生成,在教学情境中生成教学目标,补充、发展教学预设目标。”

信息技术教师通常一周教一个年级一节新课,但是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情况是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差异会导致有些目标不在预设范围内,这就需要分类去处理,有些问题个别学生会遇到并且存在困难,还有的是因为教学情境的特殊性需要补加一个辅助性的知识点,很多生成性目标都要去思考是否可以针对这个现状对学生进行点播。利用概念图的方式可以快速有效地记录每一个班级上课之后的情况,将生成性目标的情况进行整理和修改,不断完善的教学流程设计可以更有效地达成目标,避免反思后因为没有改进或者改进后对目标的达成促进小的劣势。

当然,概念图也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用概念图来完成,概念图的绘制和设计的过程也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概念图的结构化、图示化、系统化的优点将概念图用对地方,用得有价值。让技术服务于教学,让教学“活”起来,这才是概念图真正的魅力所在。

点 评

这节课在2014年6月无锡市高中信息技术评优课活动中获一等奖,由江苏省无锡市太湖高级中学王园一老师执教。本课内容比较抽象,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多的是采用理论讲解,学生练习巩固的传统教学模式。如何在本节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发现是值得教师思考和突破的地方。

本课突破了以往的讲授方式,设计了“游戏导入—过渡新知—验证体验—回顾梳理—巩固提升”这一流程,更多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自主探究、总结归纳、拓展提升,逐步完成各环节的学习任务,掌握OSI参考模型各功能层的功能,掌握TCP/IP协议的核心内容及其特点。游戏导入环节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整堂课思路清晰,层层递进,可适当拓展一些当前最前沿的数据传输方式,如打开电灯就能进行数据传输等,拓展思维,启迪智慧。

猜你喜欢

概念图教学活动环节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概念图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概念图教学功能初探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概念图构建中概念关系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