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歙县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8-17江成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蚕农歙县蚕桑

江成祥

摘要 分析歙县蚕桑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歙县蚕桑产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以促进当地蚕桑产业发展。

关健词 蚕桑产业;现状;问题;对策措施;安徽歙县

中图分类号 S8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317-01

蚕桑是歙县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可促进歙县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歙县蚕桑产业呈现萎缩态势,桑园面积逐年减少,饲养量下降,为此分析歙县蚕桑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促进歙县蚕桑产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1 歙县蚕桑生产现状

歙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是安徽省蚕茧主产县之一。蚕桑产业是该县传统特色产业,在该县农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有桑园3 313 hm2,全县蚕农17 000户,2014年饲养蚕种48 900盒,年产蚕茧2 257 t。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就业门路增多,蚕桑比较效益相对下降,再加上农村养蚕劳动力老龄化、素质下降,从而出现养蚕农户逐年减少、生产规模日益缩减的局面。近几年,蚕农生产积极性不高,甚至少数镇村还出现毁桑弃桑现象,饲养量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其中2012年饲养量下降近20%。

2 蚕桑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劳动力日趋减少,养蚕人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二是养蚕比较效益低,蚕农养蚕积极性不高。近几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农民种植茶叶、菊花等其他经济作物的效益比养蚕效益高,导致部分地区出现蚕农弃养现象。三是歙县桑园主要在山区,布局分散,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水平落后,难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四是缺乏项目资金支持,影响省力化养蚕等技术的推广到位率。

3 对策措施

现阶段扶持歙县蚕桑产业的发展,要严格坚持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为主攻方向,依照控制总量和适度发展的原则,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巩固发展优质茧生产基地,实施标准化、规模化、省力化的栽桑养蚕技术;培育龙头企业,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之路;支持重点乡镇蚕农发展,提升蚕桑产业,全方位加大扶持力度,激发蚕农的积极性。

3.1 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

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情况,加快推广小蚕联户共育、大蚕蚕台条桑育、大棚养蚕和方格簇上簇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省力化养蚕技术,使广大蚕农栽桑养蚕既稳产高产、茧质优良,又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增产增收。在推广实用技术过程中要结合蚕桑生产机械化的推广,蚕桑生产中的短期人工高强度劳动是扩大蚕桑生产规模的一大障碍,广大农户都迫切需要机械化作业,可以通过示范组织引进小型田园管理的耕作机械,如桑枝剪伐机、切桑机、升温补湿器、蚕室消毒机、桑园统防统治器械等适用蚕桑生产的实用机械[1],以减轻劳动强度,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现代蚕业发展的信心。

3.2 加大对重点乡镇和专业大户的扶持,促进规模化经营

对蚕桑重点乡镇,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形成一镇一品或一村一品的蚕桑新格局。积极倡导社会资本向蚕桑流动,结合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实施,鼓励和支持社会能人和养蚕大户流转承包土地和桑园,实现规模化经营,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3.3 加强优质茧基地建设

蚕桑生产受自然风险和国际市场风险的制约,要稳定发展蚕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强与龙头企业合作,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推进“公司(合作社)+基地+蚕农”的联合生产经营模式。同时采取农户自烘干茧,由蚕农直接销售干茧[2],提高农户收入,也是促进蚕农从单纯的鲜茧生产向后加工延伸。这种模式以北岸、霞坑镇为主。利用蚕业合作社这个平台开展订单产业,收购化蛹茧,以岔口、武阳、雄村溪头等乡镇为主,通过对蚕农实行统一供应种苗、统一配送农资、统一技术规范、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收购销售的“五统一”建设优质茧生产基地;通过优质茧基地的建设带动全县蚕农生产优质茧的积极性。

3.4 开发蚕桑资源综合利用

以增加蚕农收益为根本出发点,开展蚕桑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研究,合理利用蚕桑衍生物,如利用桑枝生产食作菌,利用蚕沙加工成药用枕头;利用桑叶生产桑叶茶;种植果桑等延伸产业链,增强和壮大蚕桑产业的发展,增强抵御市场风险和产业风险的能力,让更多的农户积极投入到蚕桑发展中,获得理想的经济收益[3]。

3.5 加强蚕桑技术队伍和技术服务网络建设

抓住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机遇,调动乡镇农业站蚕桑技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蚕农培训力度,为蚕农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同时改变传统推广方法,重点培育蚕桑基地、科技示范园区和养蚕大户,将先进实用技术以基地或示范园区为纽带,以养蚕大户为科技承接点,扩大技术辐射范围,促进蚕桑快速发展,实现发展目标。

4 参考文献

[1] 章韶光.稳定黄山市蚕桑产业的几点思考[J].中国蚕业,2013,34(3):56-58.

[2] 汪黑铁,郑文霞.提高蚕茧质量 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蚕业,2011,32(2):71-73.

[3] 罗坤,朱树贞,徐明,等.云南山地蚕桑产业发展[J].西南农业学报,2008(6):1746-1749.endprint

猜你喜欢

蚕农歙县蚕桑
徽港
关于对丙麻乡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考
蚕桑小镇规划设计作品
对现代农业形势下蚕桑产业发展的探讨
躲雨
简析新时期机械化蚕桑养殖技术的应用
蚕桑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
歙县推广烟菜连作模式成效及做法
歙县乡镇林业站管理现状与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