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甲鱼生态养殖气候条件分析及灾害防御对策
2015-08-17吕爱钦吕艳
吕爱钦++吕艳
摘要 以汉寿县1981—2013年气候资料为例,分析了洞庭湖区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条件对甲鱼的摄食、生长、发育等生理活动的影响,并针对甲鱼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高温干旱、强对流天气、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提出了相应对策及防范措施,以引导汉寿甲鱼养殖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 甲鱼;生态养殖;气象条件;避灾措施;洞庭湖区
中图分类号 S1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226-02
Climate Condition Analysis and Disaster Countermeasures of Dongting Lake Soft-Shelled Turtle Ecological Farming
LV Ai-qin LV Yan
(Hanshou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Hunan Province,Hanshou Hunan 4159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climate data of Hanshou County from 1981 to 2013,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es of th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such as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and sunshine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on the feeding,growth development,and other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of soft-shelled turtles.In addition to this,the paper als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to high temperature,drought,strong convective weather,storms,floods and other severe weather during the process of soft-shelled turtle breeding,in order to guid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soft-shelled turtle breeding in Hanshou County.
Key words soft-shelled turtle;ecological farming;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measures to avoid disaster;Dongting Lake area
汉寿地处湖南省北部、洞庭湖西滨,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特征独特。年平均气温16.7 ℃,月平均气温有9个月在10 ℃以上,≥20 ℃的活动积温3 446.4 ℃,全年无霜期274 d。雨量丰沛,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均太阳辐射总量106.87 kJ/cm2。甲鱼休眠期长达6个月及洞庭湖得天独厚的优良水质,为汉寿甲鱼的生长与养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1995年汉寿县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为“中国甲鱼之乡”,2011年汉寿甲鱼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目前,汉寿县甲鱼生态精养面积达0.35万hm2,存塘种鳖种龟达3 500 t,精养、混养面积1.15万hm2,年产商品甲鱼500 t,年创产值3.2亿元,占全县养殖业总产值的40%以上,甲鱼产业已成为汉寿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甲鱼生态精养的发展,部分精养池因场地、水体环境等不利因素影响,满足不了甲鱼生长发育的要求。因此,做好甲鱼生态养殖气象条件分析,趋利避害,对引导汉寿甲鱼养殖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汉寿甲鱼生态养殖气象条件分析
1.1 温度条件
甲鱼(鳖)是变温动物,由于其调节机能有限,对环境温度最为敏感,其体温随生活水域的水温变化而变化,所以甲鱼的生长、发育、繁殖、摄食等生理活动和生理过程是受水温控制的。甲鱼适宜生长的水温范围为25~35 ℃,最适温度为27~33 ℃[1],当温度15 ℃以下时甲鱼的活动和摄食明显减少,温度下降到10 ℃以下时,完全停止活动进入冬眠状态。如水温超过36 ℃,则会进入深水避夏,38 ℃以上完全停止生长,进入夏眠。对于精养池塘,水温变化主要受气温变化的影响,表层水温与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池塘一般有效水深在2 m以上,池底水温比表层水温可低1.5~2.0 ℃[2],因此可以通过分析气温的变化来反映水温的变化。从图1可以看出,对于月平均气温,汉寿甲鱼适宜生长时期为6—8月,其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出现在7月,为28.7 ℃,最低出现在1月,为4.7 ℃;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6—9月,均在27 ℃以上,7月最高达32.9 ℃。据统计,汉寿1981—2013年33年间日最高气温≥40 ℃的只出现1次(2003年8月1日),日最高气温出现≥35 ℃的平均天数为23 d,最多的2013年出现高温天气长达52 d;连续7 d以上出现高温天气的年份占2/3,2013年≥35 ℃高温天气连续出现维持时间长达24 d,据调查,2013年7月、8月除部分水源不足并取水困难的精养池、水库等养殖场因持续高温无雨天气,使养殖用水得不到更新,水位偏低,水体温度偏高,甲鱼觅食等生理活动有一定影响外,其他均无大碍。因此,高温天气(特别是遇到持续高温无雨天气)影响甲鱼进入深水避夏的可能性仍不可忽视。
1.2 降水条件
汉寿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 415.9 mm,多雨年(2002年)为2 059.1 mm,少雨年(1985年)则为1 120.4 mm。从图2可以看出,汉寿县降水主要集中在4—7月,4月开始降水明显增多,到6月下旬达最大,为76.1 mm,9月开始回落在100 mm以下;各月最多降水量以6月最多,为437.5 mm,7月次之,为437.3 mm;各月最少降水量1个月无降水,7个月降水少于20.0 mm。集中期内日降水量最大为1988年6月28日达到155.9 mm;日降水量出现≥50 mm的暴雨日平均为2.9 d,最多的1998年、2002年各达9 d;任意连续10 d降水量≥200 mm(洪涝)[3]出现23次,呈三年二遇,多的年份则1年出现3次(如1999年、2002年)。一般情况下,汉寿降水主要出现在4—7月(个别年份推迟到8月上旬),占全年降水量的52.3%,与甲鱼适宜生长时期(6—8月)基本同步,降水不仅为汉寿甲鱼生态养殖提供了优质水源,同时还可增加水体交换,改善水质条件,增加水体溶氧以促进养殖对象(甲鱼等)快速生长。但是,在雨热同季的夏季遭受暴雨或连续强降水天气将会产生负面影响:一是造成养殖池间堤被淹甲鱼串塘走失;二是暴雨前,由于气压低、天气闷热,使池塘溶解氧快速下降,容易导致甲鱼和其他水生生物处于不适状态,少数微生物(藻、菌)开始死亡;暴雨时,水温急剧下降,光照减弱,藻菌相出现转换,池塘的微生态结构发生急剧变化,甲鱼发生应激反应,导致甲鱼出现少摄食或基本不摄食,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或停止现象;暴雨后,遇到晴热高温天气,池塘藻类将大量繁殖,加上死亡的微生物腐败,导致池塘水质变差,底层缺氧,容易引起甲鱼对环境的不适,轻则影响觅食,重则导致患病。endprint
1.3 光照条件
甲鱼属于喜光性动物,在晴暖天气下,一般每天晒2~3 h,以提高体温,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合成维生素形成,促进背甲皮质增厚变硬,增强对外来侵袭的抵御能力,并利于生长,经常晒背的甲鱼裙边较厚。同时,光照可影响甲鱼生殖腺的发育,光照时间延长,可促进甲鱼产孵提前和产卵期延长2个月,产卵量提高4倍[4]。据统计,汉寿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579.3 h,最多的1992年为1 749.3 h,最少的1982年为1 358.2 h,平均每天4.3 h,全年每天日照时间在5 h以上的有5个月(4—9月),其中7月、8月每天日照时间均在7 h以上。因此,汉寿日照时间完全能满足甲鱼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是在7—8月的持续高温期间,对精养池来讲,为防止高温天气下强日照紫外线辐射灼伤对甲鱼的伤害,可在池塘内栽种水生植物(如水葫芦、水花生等)或池塘周边搭棚覆盖草帘、遮阳网来遮阳降温,减轻阳光直射的危害。
2 影响甲鱼生态养殖的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目前,汉寿甲鱼生态养殖一般以池塘、水库等大型水面圈养为主,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受到高温干旱、强对流天气、长期低温阴雨天气、暴雨、洪涝等不良天气对甲鱼觅食、生长、发育产生应激,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它们的生存和繁殖以及产量和品质。为此,做好灾害性天气和甲鱼养殖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到甲鱼的养殖成本和收益情况。
2.1 高温干旱
当盛夏(7—8月)出现连续不断的高温干旱天气时,会影响甲鱼的觅食乃至正常生长。因此,在高温干旱天气来临前,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措施:一是及时加注新水,提高池塘水位,特别是高产养殖池塘,这个时期要达到池塘的最大水位,保证水深1.5~2.0 m,确保足够的水体空间;二是及时开启增氧机,保证水体溶氧充足,确保甲鱼的正常生长;三是合理投喂,避开高温时段的投喂,阴雨、闷热天气少投喂或者不投喂,避免饲料的浪费和对水体的污染;四是适时放养水生植物(水葫芦等),改善水质,减少换水量,调节水温,降低甲鱼的发病率。
2.2 强对流天气
4—8月,常出现雷雨大风、大雨、气温和气压骤降的强对流天气,当气压降低时,水中含氧量急剧减少,影响甲鱼的正常呼吸,不利于甲鱼的正常生长。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一是甲鱼投放密度要适宜。一般而言,放养规格为100~150 g/只的稚幼鳖1.5万~1.8万只/hm2(专养)、7 500~15 000只/hm2(混养),大池粗放(生态养殖)1 500~2 250 只/hm2(不投饲)。二是要保持水质清新活爽、溶氧充足、投饵比例适中。饵料一般为池中甲鱼总重的5%~10%,成甲为10%~12%,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养殖水体经常采用有益微生物如益水宝等改良水体。幼鳖保持水深0.3~0.4 m,有条件的每隔3 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1/3;成鳖池,每隔4 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1/4,水色以绿色状态为好,以利其相互隐蔽,减少互伤机会。
2.3 长期低温连阴雨天气
当出现连续1周左右低温阴雨天气时,要及时加深池水,增加池塘水体积,提高水体载鱼量和减缓水温下降,由于雨水多,天气阴晴不定,水质变化较大,管理难以跟上,甲鱼会出现摄食减少,甚至完全不摄食的情况,并有病害发生。若水体水质较差,还会存在水体氨氮、亚硝酸氮过高的现象,导致甲鱼患水霉病、白斑病等。当出现水霉病症状而生长缓慢时,即肉眼可见甲鱼四肢、颈部、尾部等出现水霉,病甲应单独饲养。每天采用2 mg/kg鳌合铜药液浸洗5~10 min,连续3 d,症状可以完全消除。当出现白斑病(又称毛霉病,即甲鱼的四肢和裙边等处出现斑点,早期仅出现在裙边部分,后逐渐扩大形成一块块的白斑,使得鳖体表皮坏死,产生部分溃疡,预防此病可用生石灰彻底清池消毒,使池水保持嫩绿色,或用10 mg/kg漂白粉水溶液浸泡病甲鱼1~2 h,或用万分之四的食盐加万分之四的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可减少此病发生)时,还可每日用VE内服,每50 kg病甲鱼用3~45 g,每天1次,连续10~15 d拌料饲喂,可抑制毛霉菌的生长。
2.4 暴雨、洪涝
洪涝常伴暴雨发生,暴雨天气常使养殖水体附近的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等污染物质随雨水大量集中流入水体,常造成水质恶化,引起甲鱼中毒或患病死亡,如易引起肠炎等疾病。暴雨来临前,密切注意气象预报,大雨前夕提前降低鱼池、水库水位,在可能出现养殖池过水间堤、塘基,设置拦网防逃设施;暴雨后,可采用低刺激的消毒剂(如0.2 mg/L聚维酮碘、高锰酸钾、0.2 mg/L二溴海因、食盐等)对水体进行消毒,最大限度地满足甲鱼对水质的需求,使甲鱼在相对优越、安全的条件下快速生长。
3 参考文献
[1] 王武.工厂化健康养鳖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34-126
[2] 胡鲲,赵春生,龙晓斌,等.昌邑海参养殖的气象条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11):3346-3347.
[3]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气象灾害.术语和等级:DB.43/1234-2004[S/OL].(2004-12-25)[2015-03-16].http://www.doc88.com/P-005202627643.htm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