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寒山区半夏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2015-08-17翟玉玲刘晓燕樊艳蒋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半夏经济效益栽培技术

翟玉玲++刘晓燕++樊艳++蒋燕

摘要 毕节市威宁县栽种半夏已有一定历史,但没有适合当地高海拔半夏栽培的一整套技术方案对药农加以指导,致使药农盲目栽种。通过连续2年的半夏高产栽培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高寒山区的半夏栽培技术,以期能增加半夏的产量和产值,保证药农增产增收,提高当地药农栽种半夏的积极性。

关键词 半夏;栽培技术;经济效益;高寒山区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104-02

2012年是威宁县实施半夏高产示范栽培的第2年。在毕节市农技站的指导下,结合2011年在相关县(市)开展的《半夏配方施肥模型研究》《半夏高效栽培中沼渣、N、P、K平衡施用数学模型研究》和《半夏优质高产品种比较试验》等试验研究结果,将高产示范栽培地块分别安排在草海镇、小海镇及麻乍乡等乡镇实施。通过综合技术管理,示范地块的示范效果显著,现将示范栽培情况简要汇总如下。

1 栽培品种、示范地点与规模

“威宁县半夏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是毕节市农技站安排的生产示范课题。2011年半夏优质高产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7个(含对照)品种中,以园叶短杆黑叶半夏和威宁县黑石镇黑石村的园叶半夏产量最高。为方便调种,2012年将本县黑石镇黑石村大面积生产的圆叶品种用作示范的栽培品种。按照市农技站的安排,2012年在威宁县实施的高产示范计划面积约为3.33 hm2,实际完成面积约为9.80 hm2,其中草海镇同心村约3.67 hm2(面积最大户王能种植约0.87 hm2),小海镇松棵村约3.13 hm2(坡上组1.47 hm2、拖布嘎组1.66 hm2),麻乍乡嘎利村和箐岩村连片种植面积为3.00 hm2(两村地块相互穿插,其中嘎利村1.87 hm2、箐岩村1.13 hm2)。

2 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2.1 选地与整地

半夏喜温暖湿润、半阴半阳的生长环境,适宜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忌连作,因此地块选择十分重要。种植半夏的地块应精耕细耙,彻底清除田间石块、瓦砾等杂物,平整土地后做畦,畦宽1.2 m,高20 cm以上,畦沟(即走道)宽30 cm[1]。

2.2 精选种子和适时播种

品种选用是半夏高产优质的前提条件,而精选种子也是半夏高产优质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一般情况下,半夏的高产栽培以块茎作种为好,即头年的8—9月收半夏时将直径为1.0~1.5 cm的一年生块茎精选出来,用湿沙土混拌后置于阴凉处贮藏待用。播种时间以冬、春季节为好,但冬季易冰冻的地块适宜在早春播种。栽种前要精选无病虫害、完整无伤的块茎作种,并将块茎按大小分级,分别栽种[2]。行株距为6~8 cm×10 cm,栽种深度为10 cm,需鲜种3 t/hm2左右。

2.3 基肥与追肥

根据2011年的半夏配方施肥模型研究提出的配方施肥方案,认为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如下:有机肥87 493.725~109 164.555 kg/hm2,尿素687.943 80~823.911 75 kg/hm2,普钙4 437.217 5~5 612.805 0 kg/hm2,硫酸钾为680.340 0~1 059.729 6 kg/hm2。在威宁县半夏高产示范栽培中,由于农民的投入能力普遍偏低,各种肥料的用量都达不到上述指标。

2012年实施的半夏高产示范栽培,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用量约为45 t/hm2,在使用前1~2个月将过磷酸钙拌入农家肥进行沤制,过磷酸钙用量为1 500 kg/hm2。播种时先在畦面的一个边开第1行栽植沟,将种子播入栽植沟后用基肥盖种,开第2行栽植沟时顺便将第1行的种子和农家肥覆盖,以后依次类推。

半夏喜肥,在生长期中要适当追肥。追肥要做到次数多、浓度低,一般在4月上中旬齐苗后施1∶3的清粪水15 t/hm2;5月下旬珠芽逐渐膨大并呈现红褐色时,将尿素撒于行间进行追肥,用量为300 kg/hm2左右。撒施尿素后结合松土将尿素埋入土中,天旱时及时浇水,并将撒在茎叶上的尿素冲刷干净,以免烧伤茎叶;7月中下旬倒苗后,当子半夏露出新芽,母半夏脱壳重新长出新根时,用1∶10的粪水浇淋[3]。

2.4 浇灌与排水

半夏喜湿润但又怕积水。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必须保持土壤湿润,若遇干旱气候则要及时灌水。雨季田间积水时又要及时开沟排水,以防止块茎缺氧而发生腐烂。2012年研究人员所选用的示范地块均为小黄泥土,地势具有一定坡度,土壤既有很好的保湿性能又不易积水,是栽培半夏的最好地块。

2.5 松土与除草

由于半夏是矮杆作物,田间容易生长各类杂草。为了保证半夏生长有适当的光照和供给较多的养分,在半夏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和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避免草荒。生产实践证明,栽培半夏的地块最好在冬闲季节进行开厢,然后将作物根、茎、叶等杂物集中在厢面上煅烧,以便将厢内杂草、病虫源等烧死,对于减轻病虫危害和草害具有显著作用[4]。

2.6 摘花

三年生以上的半夏,从初夏至秋季均能陆续开花结果,管理较好的可获得种子作繁殖用。若不需留种,应及时摘去花葶,可有效地提高块茎重量,增加产量。

2.7 病虫害防治

威宁县半夏的主要病害有叶斑病和根腐病,虫害尚未发现。叶斑病于初夏发生,叶上有紫褐色病斑,于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喷施1∶1∶12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每7 d喷1次,连续2~3次。根腐病在5—10月均可发生,感病后块茎腐烂,苗叶枯死,而且蔓延很快。防治方法具体如下:一是做好田间排水工作,二是喷施1∶1∶100波尔多液或多菌灵500倍液进行防治,三是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

2.8 适时采收和加工endprint

一般于9—10月收获块茎。先将种用部分剔除并及时进行贮藏,再把剩余部分除去须根并拌以石灰粉,堆成厚15~20 cm的堆使其发汗,3~4 d后外粗皮稍烂时装入箩筐内,置于流水处冲洗,当块茎脱去外皮呈洁白色时,晒干或烘干后即成加工品[5-6]。

3 测产结果和效益分析

2012年9—10月分别对4个示范点进行测产。测产时先根据地上部分的生长势确定高、中、低产田块,再分别对各类田块进行实收实测,最后用各点的测产面积和所得产量计算出平均产量。测产结果如下:

草海镇同心村高产样点测产面积25.5 m2,代表面积约1.7 hm2,样点产量58.05 kg,折合产量22 776 kg/hm2;中产样点测产面积16.0 m2,代表面积约1.3 hm2,样点产量33.00 kg,折合产量20 635.5 kg/hm2;低产样点测产面积20.0 m2,代表面积约0.7 hm2,样点产量36.00 kg,折合产量18 009 kg/hm2;该村示范点高、中、低产田块的平均产量为21 130.8 kg/hm2。

小海镇松棵村高产样点测产面积22 m2,代表面积约1.7 hm2,样点产量51.50 kg,折合产量23 421 kg/hm2;中产样点测产面积16 m2,代表面积约0.8 hm2,样点产量33.50 kg,折合产量20 947.5 kg/hm2;低产样点测产面积14 m2,代表面积约0.7 hm2,样点产量25.50 kg,折合产量18 223.5 kg/hm2;该村示范点高、中、低产田块的平均产量为21 683.55 kg/hm2。

麻乍乡嘎利村高产样点测产面积24 m2,代表面积0.8 hm2,样点产量35.50 kg,折合产量14 799 kg/hm2;中产样点测产面积18.5 m2,代表面积0.6 hm2,样点产量25.00 kg,折合产量13 521 kg/hm2;低产样点测产面积20 m2,代表面积约0.5 hm2,样点产量25.00 kg,折合产量12 507 kg/hm2;该村示范点高、中、低产田块的平均产量为13 815.15 kg/hm2。

麻乍乡箐岩村高产样点测产面积24 m2,代表面积约0.5 hm2,样点产量57.00 kg,折合产量23 761.5 kg/hm2;中产样点测产面积20 m2,代表面积0.3 hm2,样点产量45.00 kg,折合产量22 512 kg/hm2;低产样点测产面积26 m2,代表面积约0.3 hm2,样点产量58.00 kg,折合产量22 318.5 kg/hm2;该村示范点高、中、低产田块的平均产量为23 054.4 kg/hm2。

以上4个村9.8 hm2示范面积平均产量20 136.6 kg/hm2。

测产时将所收块茎进行分级,适宜作种子的产量比例为50%左右,而剩余的50%则应及时制成成品。药农的加工经验是每10 kg鲜块茎加工成品3 kg。2012年的市场价为种子18元/kg左右,成品35元/kg左右。按照这一比例和市场价进行推算,1 hm2有10 050 kg可以作种子用,价值为180 900元/hm2,将剩余的10 050 kg/hm2加工成成品,可得成品3 000 kg/hm2左右,价值为105 000元/hm2,合计产值为285 900元/hm2。

投入部分具体如下:①种子60 000元/hm2(3 000 kg/hm2×20.00元/kg),②农家肥9 000元/hm2(45 000 kg/hm2×0.20元/kg),③化肥4 500元/hm2,④劳力15 000元/hm2(750个/hm2×20.00元/个),⑤其他开支7 500.00元/hm2,合计投入为96 000元/hm2左右。纯收入在189 900元/hm2左右。

4 结语

2012年的半夏高产示范栽培结果表明,威宁县生产的半夏产量高、品质好,在市场上深受欢迎,栽培的经济效益特别显著,是威宁县广大农民致富的又一条门路,可以在全县各乡镇适当地扩大生产面积。

5 参考文献

[1] 袁崇文.半夏栽培试验[J].贵州科学,1994(2):51-52.

[2] 翟玉玲,刘蓝燕,樊艳,等.高海拔地区半夏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5(2):73-74.

[3] 闫和健.半夏栽培与加工技术初探[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9):16-18.

[4] 查保祥.旱半夏栽培管理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5(6):21-23.

[5] 陈宏.半夏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40.

[6] 侯典云,崔向波,王荔.半夏组织苗栽培技术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6(4):684.endprint

猜你喜欢

半夏经济效益栽培技术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古方常用之半夏,有哪些功效呢
半夏入药多炮制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半夏入药多炮制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