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效度差异
——中国共产党与欧洲绿党的对比研究视角
2015-08-17赵博艺
赵博艺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102)
浅析中西方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效度差异
——中国共产党与欧洲绿党的对比研究视角
赵博艺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100102)
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引发了全球人民的高度关注。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类的生存家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创建绿党,积极参与国家政治,其中以跨国组建起来的欧洲绿党最具影响力。本文试图在政党政治大背景下,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与欧洲绿党的对比研究,揭示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会比固守资本主义改良理念的绿党具有更强的执行力,进而展现出中西方在环保领域工作的效度差异。
中国共产党;欧洲绿党;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环境问题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问题,其危害影响的范围和深度往往容易被低估,时常可在世界多地引发蝴蝶效应。尽管现代国际社会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民众对于环境的关注和认知水平也有所加强,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的活动也在向着更大的范围和更专业的领域开展,但是在代议制政治运行机制下,直接领导一国人民进行国家建设的核心是政党。因此,政党的执政理念与水平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效度问题。西方政治制度中主要奉行的是多党竞选制,而中国在基层民主制的基础上,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长期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为此,我们可以选取西方政党政治中,将环保理念作为其政党宗旨的绿党作为与中国共产党对比研究的对象。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和绿党的比较研究视角,来透视中西方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效度差异问题。
一、欧洲绿党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
(一)欧洲绿党快速联合式演进
欧洲地区的绿党从1973年诞生的英国绿党算起,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即使自1979年第一位绿党国会议员在瑞士产生记年,也已有34个年头。然而,相比于资本主义社会长期居于执政党地位的工党或社会党的百余年历史,或者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风雨历程,欧洲的绿党还是相当的年轻。恰恰正是这样的绿党在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中,迅速走向了跨国联合的行动道路。1979年,500多名来自“独立德国人行动团体”、“绿色环保名单”、“未来绿色行动”和其他社会运动团体的代表聚集在法兰克福,决定成立统一的绿色组织,“绿色政治协会”,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参加1979年首次欧洲议会直接选举。[1]但是,遗憾的是当时推举的代表没能当选欧洲议会的席位。1984年,德国、比利时和荷兰的绿党才得以进入欧洲议会,11名绿党议员(德国7名、比利时2名、荷兰2名)与其他一些议员组成了“彩虹党团”。1989年,30名绿党议员组成了欧洲议会中第一个绿党党团——“欧洲议会绿党”。[2]这些早期的合作为之后34个欧洲地区绿党的联合奠定了基础。
面对绝大部分国家的绿党长期游弋于执政政党席位之外,老牌政党又只将环保许诺作为拉票工具的尴尬局面,为了进一步增强绿党在政党政治舞台上的行动力,迎合民众对于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政治层面诉求,各国绿党努力寻求联合,最终在绿党实力最为强大的欧洲率先取得突破。2004年初建立了第一个欧洲性的政党组织,欧洲绿党。然而,伴随绿党规模在欧洲范围内的扩大,并未出现政党理念的重大改变,其所奉行的理念依旧是环境责任、自由、正义、多样性和非暴力等原则。这些政党理念只是在借鉴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基础上,以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为核心,对各种流行的社会思潮所秉承的理念进行拼接,试图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温和地改良。
(二)欧洲绿党的“左翼”特质
欧洲绿党作为一个跨国性政党,其接纳的成员主要是来自欧洲地区国家的绿党。其中的德国绿党是欧洲地区绿党中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力量。苏东剧变后,在10年内,德国社会民主党党员人数减少20.1%,同期基督教民主联盟党员人数减少了18%。而自由民主党自从1990年8月与东部地区的自由民主联盟实现联合以后,党员人数几乎减少了64%,人员损失最为严重,这种减员主要是在德国东部地区,在西部,自由民主党的党员减少27.1%。[3]而这些政党流失的党员多半转向了新生的绿党。甚至连德国基民盟领袖、联邦总理科尔也表现出不友好,称绿党是西红柿,先是绿的,逐渐变成了“令人作呕的红色”。[4]此外,对比欧洲议会中的左翼联盟和绿党所占席位情况,我们也不难发现欧洲绿党所具有的“左翼”特质,只是相比左翼联盟更加温和。这也为其赢得了更多地选票。以2004年欧洲绿党组建为分水岭,之前绿党与左翼联盟在欧洲议会所占席位基本相当,之后绿党所占席位数大幅超出了左翼联盟(如表1示)。虽然,2004年之后的欧洲议会席位改选只进行了一届,但是依旧可以大胆地推测欧洲绿党今后光明的政治前景。
表11979-2009年近5届欧洲议会直选中左翼联盟和绿党在议会中的席位情况
党团19891994199920042009左翼联盟(GUE/NGL)2828424135绿党(Verts/ALE)3023484255
依据欧洲议会官方网站资料整理http: / /www. europarl. europa. eu / registre/recherche / info_ en. cfm
左翼联盟党团汇集极左力量的共产党党团由于1995 年欧盟吸纳了奥地利,以及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的加入而改名为欧洲左翼统一联盟和北欧绿色左翼党团。
(三)欧洲绿党背负着艰巨的使命
欧洲绿党肩负的使命就是要以生态中心主义来对抗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是当代西方处于主流地位的绿色思潮,也被称为“深生态学”或激进的环境主义。[5]然而,资产阶级在冲破了封建神学的宗教束缚后,就一直沉迷在人类中心主义之中。作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的威廉·配第,提出了“劳动是物质财富之父,自然界是物质财富之母”的观点。从而,激发了新兴资产阶级对于财富的执着追求以及与此相伴的对于生产资料的强烈占有欲望。工业革命在增强资产阶级迈向全球扩张所需实力的同时,也固化了资产阶级掠夺性积累和剥削的思想。所谓掠夺性积累与剥削都是针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两个层面而言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外化。在人类社会层面,资产阶级在全球范围内划分势力范围,压迫本国工人阶级和底层民众,同时剥削殖民地的广大劳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阶级压迫。在自然界层面,资本的原始积累直接源自于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占有,在现代化机械的辅助下所进行的粗放式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也因生产力低下极大地浪费了自然资源。以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为例,英国学者卡特莱特指出,到1830年,英格兰的大工业城市没有一个安全的饮用水供应,这些地区的河流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以致河里鱼都没有了。[6]而对于“母亲河”泰晤士河的治理历时100多年,生态才得以恢复。然而,一些当时对于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即使是到了现在,依旧未能恢复。在英国,大片的森林早已不复存在,人造林的面积也特别小,直至今日,英国的郊外依然是草多树少。[7]当时称雄世界的大英帝国本土尚且如此,作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海外属地的生态环境命运便可想而知了。民族独立浪潮过后,不少学者认为,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已不是以往历史的量的延伸,而是发生了质的突破。[8]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不断暴露出的社会问题,民众也开始了反思。人类中心主义受到了来自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冲击。与此相伴,融合了环境责任、自由、正义、多样性和非暴力等原则的绿党纷纷建立起来,开始向传统政党政治发起冲击。
二、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对于社会主义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断从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中发掘出政治智慧,用以指导社会发展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就是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科学概念,在丰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领域的同时,也对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标准,明确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
虽然,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并未出现,诸如氟氯烃、滴滴涕等等化学污染物泛滥侵害环境的问题,但是马克思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思考是超前的,其生态观所表露出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基础。马克思在重点强调人的社会属性的同时,并没有忽略人的自然属性。马克思拿起批判的武器无情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的批判,是两方面的批判,一方面是我们熟知的对于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批判,另一方面是我们时常忽视的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无序生产致使生态失衡的批判。马克思对后者的批判总是不时穿插于对前者的批判之中。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从来不是一个封闭、自立的系统,其在不断与自然界发生着能量和物质交换。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的原始积累,充斥着对于生产资料的掠夺性占有。无论是英国典型的“羊吃人”圈地运动,还是罪恶的“非洲黑奴”三角贸易,都在不同层面上反映出资产阶级对于有限自然资源的饥渴。英国生态主义学者戴维·佩珀认为,自然与无产者都受到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伴随资产阶级的消灭,自然也会被解放出来恢复自由。由此可见,自然生态的问题更多的是依附于人类社会的阶级斗争。[9]为此,马克思将其生态观包含在其阶级斗争理论中进行表述,也是合情合理。
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社会是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而不是陷入停滞状态的稳态社会。在西方陷入经济低迷之后,面对不断出现的生产过剩危机,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密尔和20世纪被誉为“宏观经济学之父”的凯恩斯,都十分推崇零增长(Zero growth)和稳态经济(A steady state economy),而这也正好成为保守的绿党在反思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有所倾向的经济发展状态。然而,从社会演进发展的角度看,这只是一种资本主义规避无限积累和无序生存风险的工具,借此稳定社会经济以进一步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适应性恢复调整,从而回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基本矛盾,同时为资本利益集团支持的政客提供解释经济低迷的绝佳借口。这些是中国共产党所不会接受的发展状态,更不是一个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大国所应有的发展状态。因此,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创造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
三、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环境保护与治理上的懈怠
即使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大大小小的绿色环境保护组织,甚至在政治领域有绿党这样专心致力于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政党存在,也无法彻底扭转资本主义社会在环境保护与治理领域的懈怠。究其原因,无外乎马克思所说,“只有资本才创造出资产阶级社会,并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10]资本自身的逐利性,决定其始终是以一种资本运营的盈利模式在应对各种社会发展问题。这就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在面对污染问题时的自然反应,不是努力寻求解决,而是力求实现转移,即以低成本的运营方式来“解决”高成本的环境问题,而西方发达国家通行的办法就是将污染的问题转移到国外。这就导致了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转移,更为糟糕的是转移的不仅是产业,还有垃圾。目前尚处于低级产业链,且正处于迫切摆脱贫穷状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无法抵挡洋垃圾中隐藏的利润。2013年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一起“垃圾回收利用大骗局”,称1200万吨在英国国内经过分类的生活垃圾被运往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其实此种现象,早就以十分严峻的形势一直存在。2002年的数据显示,每年美国大约有50%-80%的电子垃圾被出口到亚洲,主要是出口到了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目前,全世界大概每年产生的危险有毒废物约有5亿多吨。欧洲每年向中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出口的数万吨垃圾制品中,有20%是未经分类处理的垃圾,属于非法出口产品。而荷兰当局进行的调查则表明,实际数字可能高达70%左右。正如澳大利亚学者约翰·戴泽克(J. Dryzek)所言,(资本主义社会在面对环境问题时,)寻求“转移策略”: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水污染变为固体废物),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有毒物质从北部“中心”向南部边缘出口),或从当代向未来世代转移。因此,与其说“问题解决”,不如说我们只有“问题转移”。[11]
四、社会主义中国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做出的努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中国在快速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不断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一些大城市基本构建起以地铁和公交无缝对接而成的快捷城市交通网络。一些大城市还实行了车牌尾号限行和车牌限购,并且提高了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与此同时,政府还进行了工厂排污整治和厂址优化搬迁的举措,加强了对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在加大环境保护投入的同时,加强了环保意识教育宣传活动。
以下的一些数据有力的说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政府在环境保护与治理上的行动力。植树造林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参加义务植树人数累计达133亿人次,义务植树614亿株。截至2011年年底,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已达2 126处,总面积1.23亿公顷,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2.78%。*2012中国林业发展报告,来源于国家林业局网站,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main/s/62/content-570737.html人工林面积为6168.84万公顷,居世界首位。2003年中国组织完成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提出了全国湿地保护的中长期目标。2010年启动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数据来源于国家林业局网站,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main/map/sjly/zhongguo/china02.html#01此外,截止目前,国家林业局与世界上1/3的国家和数十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与9个国家签署了13个政府间协定,并与41个国家签定了51个部门间林业合作协议(备忘录),并代表中国政府加入了11个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数据来源于国家林业局网站,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main/map/sjly/zhongguo/china07.html中国政府认真履行《湿地公约》义务,取得的湿地保护成就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2002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授予国家林业局“献给地球的礼物”特别奖,2004年湿地国际组织将第一个“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杰出成就奖”授予中国,2005年和2008年中国分别当选为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成员国。针对农牧业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还在扎实推进,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消耗型城市的发展转型也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五、小结
20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了两次因片面追求国家强大而发动的世界大战,也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危机。进入新千年以来,世界大战的阴云离我们远去,然而生态危机的浪潮却席卷而来,全球变暖、海啸频发、病毒变种加快等等自然灾难侵扰甚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活。生态学一词的希腊语词根 oikos中含有的“家”这层含义。[12]保护自然界的生态良好,才能享受人类社会的美好家园。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民治政治的竞争之中,所用的武器不是枪弹,是选票。[13]面对选票政治,绿党作为一个与绿色组织有密切关系的非马克思主义政党,也许更加适合伯恩斯坦的那句名言,“最终目的无论是什么对我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然而,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而言,也许更加适用于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的那句话,“一个现代社会中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力量。”[14]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必定能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运用中国延续的智慧,成功破解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这道世界性难题。
[1] 王芝茂.从新社会运动到政党:德国绿党兴起的原因和结果[J].理论界,2007(1).
[2] 张文红.欧洲政坛的新变化:“欧洲绿党”成立[J].国外理论动态,2004(5).
[3] 张世鹏.从德国看欧洲政党政治制度的危机与改革前景[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2).
[4] 刘东国.绿党政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368.
[5] 王雨辰.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1.
[6] (英)卡斯莱特·比迪斯,迈克尔·比迪斯.疾病改变历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112.
[7]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J].探索与争鸣,2009(2).
[8] 方以启.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发展理论及其启示[J].党政论坛,2007(8).
[9] (英)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91-93.
[10]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0.
[11] (美)约翰·巴里.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 从政治经济学到政治生态学[J].杨志华,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2).
[12] (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M].梅俊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7.
[13] (英)詹姆斯·布莱斯.现代民治政体(上)[M].张慰慈,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12.
[14]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57.
(责任编辑:李潇雨)
An Analysis on Validity Differenca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European Green Party
ZHAO Bo-yi
(School of Graduate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102,China)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stroke the height of the global people's attention. In order to better protect human survival of their homes, the western capitalist countries have created the green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national politics, in which multinational European green party formed the most influential one. This paper is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party politics,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European green party to promot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work, guided by the Marxist ecological view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ather than stick to capitalism improvement ideas of the green party having more strong executive ability. And then it shows validity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uropean green party; Marxist ecological vie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2015-01-25
赵博艺,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D641;A811
A
1008-2603(2015)02-0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