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云南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2015-08-17

云南科技管理 2015年3期
关键词:南亚杂交云南

2014云南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2015年5月16日晚,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新华社云南分社主办,云南省科技厅宣教中心、新华网云南频道承办的“2014年云南十大科技进展”颁奖典礼在昆举行。 本次评选上榜项目有管理类1项、基础研究类2项、工业类3项、农业类2项、社会发展类2项。

1. 首届中国—南亚国家科技部长会在昆召开打造科技合作辐射中心

首届中国—南亚国家科技部长会议上,科技部部长万钢提出拟启动中国—南亚科技伙伴计划;第二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上,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马尔代夫、尼泊尔、印度等国科技部长(或部长代表)共同为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揭牌。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正式宣布中国同南亚国家一道实施中国—南亚科技伙伴计划。在该计划框架下,中国科技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合作在云南共建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

2. 五味子化学研究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以重要药用植物类群—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植物为研究对象,对该科植物的化学成分、五味子降三萜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与药理学家合作,对所发现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进行深入探讨,成功实现五味子降三萜和部分化合物的全合成,引起了国内外植物化学、有机合成以及药理学家广泛关注。成果发表研究论文110篇,获发明专利9项,成为深入研究一个类群植物次生代谢成分的成功范例,也是我国天然产物化学领域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3.非人灵长类基因定点修饰的实现是建立理想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里程碑

非人灵长类被公认是建立人类疾病最理想的动物模型。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经长期实验,运用CRISPR/Cas9和TALENs技术,成功实现了食蟹猴及猕猴的靶向基因修饰,分别获得了世界首例经过CRISPRA/Cas9基因靶向修饰及TALENs基因靶向修饰的小猴。该成果对探讨人类疾病的致病机理和治疗意义重大,从而引起全球科学界和媒体的关注,国内外知名学者和研究所前来签订联合科研合作计划。《自然》杂志将这一成果称为人类疾病模型研究向前发 展的里程碑。《细胞》杂志将这一成果评为2014年度《细胞》十佳论文之首。

4. 云南启动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生产

目前云南已有云南五龙汽车有限公司、云南航天神州汽车公司拥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其中云南五龙汽车公司选择新能源公交车、旅游大客车、中巴商务客车以及城市物流专用车作为重点目标市场,联合省内内燃机、驱动电机和关键零部件等相关企业一起,共同开发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在云南省内打造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将于2016年底完成并形成三大系列5 000辆纯电动、增程式客车、商务车、物流车的生产能力,全面满足云南省年度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计划需要。

5.云南铝工业烟气脱硫综合利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铝生产过程中不同程度的会有二氧化硫烟气产业,削减和控制铝工业烟气二氧化硫排放任务十分紧迫。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针对当前铝工业氧化铝生产炉(窑)、石油焦煅烧炉(窑)和铝电解烟气的典型特征,研发了铝工业全流程烟气脱硫成套技术和设备,建成中国首家全流程烟气二氧化硫治理的产业化应用示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综合脱硫效率可达7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50mg/m3,远低于《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全球绿色铝工业提供了示范。

6.国内首创海上油气田水下安防系统在云南研制成功并多地应用

中船重工(昆明)灵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国内首创的云南海上油气田水下安防系统采用了水下声纳、海面定位雷达、红外成像识别、卫星通信、船舶自动识别等多项新技术,对水面/水下目标进行主动探测、自动识别及自动定位跟踪的联合监视和预警,能全天候24小时无人值守监视油气田附近目标,实现了海上油气田水面/水下空间立体安防。项目总体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已在渤海、东海、南海的海上油田投入使用,已实现产业化,产值1.5亿元。

7.云岭牛选育开创我国肉牛三元杂交新品种先河

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历时30余年,通过婆罗门牛、莫累灰牛和云南黄牛杂交、横交,选育出了适于热带、亚热带环境饲养的三元杂交组合的优质肉牛——云岭牛。云岭牛具有高繁殖、肉质好、耐热抗蜱及广泛适应性等优良特性,肉品质大部分达到A3以上等级,是目前全世界能生产优质高档牛肉——“雪花牛肉”为数不多的肉牛之一。云岭牛选育成功开创了我国首个自主培育的三元杂交肉牛育种先河,成为全国第4个、南方第1个自主培育的肉牛新品种。

8.杂交玉米“云瑞999”创全国高海拔亩产记录

2014年9月22日,经专家实收测产,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优质杂交玉米“云瑞999”最高单产达1 088.87公斤,创我国1 9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最高纪录。“云瑞999”是省农科院番兴明玉米研究团队自主选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抗病好、耐旱能力强等优点。通过选用抗旱品种、合理调整播期,规范化种植、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科技措施的集成应用,产量很高。目前,该品种已在多地大量推广,较普通玉米品种增产约20%。

9.创新药物-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世界领先

经2 0多年科技攻关,中国医科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破茧成蝶,即将上市。项目建立了适应微载体发酵罐培养的三级脊灰病毒种子库和Vero细胞库,攻克了规模化培养关键技术和后处理纯化技术,建立了生产工艺和质量检定的企业注册标准;完成了全部临床研究,充分证明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位于昆明国家高新区的疫苗生产线建设拔地而起。研究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0.唐氏综合征等出生缺陷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由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完成的“唐氏综合征等出生缺陷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标准制定及其在云南省推广应用”项目针对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缺陷这3种致愚致残的严重出生缺陷,优化产前筛查和诊断临床服务流程,制定了我国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细胞遗传学产前诊断技术标准,在云南构建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平台和专业队伍,完成30万余怀孕8~20周孕妇的血清学产前筛查,查出高风险胎儿21 485例。确诊唐氏综合征等严重出生缺陷胎儿637名,知情同意终止妊娠。监测到产科分娩活产婴儿中唐氏综合征下降到2/万,发生率比日本低7倍。

猜你喜欢

南亚杂交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云南邀您来“吸氧”
中国热科院南亚所 研发成功菠萝机械化种植机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南亚》教学设计
尼泊尔是西藏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走向南亚的重要选项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