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张力的研究进展
2015-08-17王娜刘湍丽
王娜 刘湍丽
摘要 音乐张力是指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由听众的期待引起的放松或紧张感。音乐张力具有激发情绪的功能。音乐张力包括内在张力和演凑张力两种。影响音乐张力的因素有音乐期待、音乐结构、唤醒和激活等。音乐张力的理论主要有申克式分析理论、调性音乐生成理论、旋律期待模型和信息理论。最后探讨了音乐张力的发展特点、音乐张力的生理反映以及研究方法。
关键词 音乐张力,音乐要素,音乐期待,音乐情绪。
分类号 B849
音乐张力是一个有关音乐审美心理学的概念与范畴。属于音乐学与美学、心理学等交叉研究的课题。引入并借鉴国外的相关理论开展与之相关的探索与思考,可以为我们打开通向认识民族音乐尤其是探寻音乐审美接受机理的别一种视界。
1 什么是音乐张力
1.1 音乐张力的含义
音乐张力的概念是由Krumhansl(1997)为更准确描述音乐结构和音乐情绪的关系而提出的。他用音乐张力的概念来联结音乐结构的认知和音乐情绪。音乐张力是指由听众的期待引起的放松或释放需要的感觉,或称为音乐紧张,它具有激发情绪的功能(王娜,刘湍丽,沈德立,2012)。
1.2 音乐张力的类型
音乐张力有两种类型:内在张力和演凑张力(陈丹,2011)。内在张力是指音乐作品的内在张力,即相邻的音、相邻的句子、相邻的段落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乐曲内部的强弱、快慢、刚柔等方面的对比,是作曲家以符号的方式所记录下来的思想和感情处理。演凑张力是由演奏家运用演奏技法以物理的音响形态上实现的。以钢琴为例,钢琴演奏技法主要通过肢体的动作和力量的控制来实现。在钢琴演奏过程中通过对张力的运用和肌肉的控制则可以更完美地表现和处理作品的音乐内容及带动作品内部结构的关系发生对比和变化。通过这种对比关系和相互作用。可以使音乐演奏的空间变得更加无限、更加宽广、层次感和感染力也变得更大更丰富。具体来说,演凑张力是通过肌肉动作的“收”和“放”来实现。
2 影响音乐张力的相关因素
2.1 音乐张力与音乐期待
音乐期待是听众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换言之,是指听众在综合过去和现象的音乐信息的基本上,对音乐未来的变化作出的一种期待和预测。音乐期待是一种心理活动,受音乐张力和表演时间的影响(郭颖权,2013)。在音乐张力与音乐期待关系的研究中,特别关注根据音乐事件产生音乐期待的音乐句法中,声调和节奏的层级组织(Lerdahl,2001;Lerdahl & Jaekendoff,1983;Meyer,1956;Huron,et al.,2006;Lerdahl&Krumhansl,2007;Margulis,2005)。Meyer(1956)认为音乐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理解与享受音乐取决于个体对音乐特性如音乐张力的感知和反应,音乐旋律的相似性和继承性决定着音乐期待的变化,音乐期待还受音阶和弦中不同度数音高的影响,即音乐期待伴随着音乐张力而生,音乐中的某些特点会引起听众“继续”对音乐的期待,从而产生张力感和稳定感。
Margulis(2005)认为,音乐中的另一些特点实现着音乐期待,特别是音乐的意义和情绪依赖于音乐中实际“事件”是如何与音乐期待相对应的。音乐期待“被认为是人类思维的最基本策略,它强调过去音乐经验对将来产生的影响”的一种音乐现象。
2.2 音乐张力与音乐结构
音乐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和精密结构,而和声具备制约音乐形式的结构功能,不仅能够组织音乐结构,组织音高的纵向结合,而且还能够确定不同的调式、调性,赋予音乐张力(郭颖权,2013)。以和声为例可以更好地说明音乐张力与音乐结构的关系。和声作为竖式线条是勾画出音乐作品性格特征、色彩特点和产生音响效果的主要手段。和声的张力主要体现在和声的进行与趋向解决的过程中,音乐的紧张与舒缓都能在这个过程中被解读出来。和弦各自的协和程度决定着它们之间的张力变化,和声的张力不仅表现在紧张不协和的和声中,也表现在从不协和过渡到协和的过程中。因此,任何的和声进行都是从不稳定到稳定,从紧张到舒缓的。在实际的演奏中,可发现所有不稳定的附属和弦都会解决到临时的主和弦上,以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引子部分这例,其不断地由一个个不稳定和弦过渡到相对稳定的和弦的过程,使音乐中不安和动荡的因素变得很强烈,刻画了作曲家内心那压抑不住的愤懑和痛苦(陈丹,2011)。
2.3 音乐张力与唤醒和激活
那些主张音乐张力与唤醒和激活相关的学者主张,心理声学因素例如粗糙度(roughness)、响度(loudness)、音高轮廓(pitch contour)的增强并不一定必须与音乐相关联(Burnsed & Sochinski,2001:Ilie & Thompson,2006;Pressnitzer,McAdams,Winsberg,&Fineberg,2000;Schubert,2004,Tsai,eta1.,2010)。根据这个观点,音乐张力并不是必须要与音乐期待相联系的,而是随着强度和活动等级的增强(例如,声音渐强,声音渐速,声音渐密)而增强,同时还随着强度和活动等级的降低而降低。
有研究对心理声学参数在音乐张力中的作用进行研究,这些参数包括粗糙度(即不协和感)(Pressnitzer,et al.,2000)、旋律轮廓(Burnsed&Soehinski,2001)、声域(tessitura)(Frego,1999)、力度(Frego,1999;Ilie & Thompson,2006;Misen-heher,2001;Schubert,2004)和速度(Frego,1999;Geringer & Madsen,2003;Ilie & Thompson,2006)。结果表明,听众对于音乐张力的感知是与生俱来的,即无论被试的年龄大小和受音乐训练经验的长短,他们对于音乐张力的判断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3 音乐张力的相关理论
3.1 申克式分析理论
申克式分析理论的提出者是Schenker(张力元,2005)。该理论主要研究调和级数(harmonic pro-gressions)是如何朝着一个分数逼近的这个问题。该理论体系中存在三级分析层次:前景、中景和背景,其中,前景(the foreground)是指从微观上显示了音乐作品中音与音之间、和弦与和弦之间的外在关系,基本上是音乐作品细节的整体展示:中景(the middle ground)包含中等深度水平的结构:背景(the background)是最基本的、最深层次的结构层面。对于音乐的分析主要是在中景层面展开的。该理论被音乐家和基于计算机的作曲家所认可。
3.2 调性音乐生成理论
调性音乐生成理论是由Lerdahl和Jackendoff(1983)提出的。试图通过提出一个部分基于生成语言学(generative linguistics)的目标(goals)而不是内容(content)的语法来描述听众理解调性音乐中的层级结构的方式。这个语法意欲提出音乐直觉(musicd intuition)的模型,并采取明确规则的形式指派或生成结构,这种结构听众可以从物理信号(或音乐表层)无意识获得。这些原则解释了音乐直觉的组成成分,音乐直觉从本质上讲是具有等级性的。
该理论得到了多项研究的支持(Lerdahl & Krumhansl,2007)。例如。有研究表明,西方的听众具有对调性层级(tonal hierarchy)的内隐知识(Krumhansl & Shepard,1979;Krumhansl & Kessler,1982),即使是毫无经验的听众。他们也能分辨出同一个调(key)内的层级和不同调之间的区别(Dowling&Harwood,1986)。
3.3 旋律期待模型
Margulis(2005)提出的旋律期待模型实现了对音乐期待的量化预期。在该模型中描述了三种类型张力变化的反应:
惊奇(surprise)——音乐张力与音乐期待等级水平呈负相关。
拒绝(denial)——音乐张力与内隐的拒绝直接相关。
期待(expectancy)——音乐张力是关于将来事件的事件的预期强度。
对Margulis的音乐张力预期和Krumhansl的张力数据资料比较的结果表明(Krumhansl,1997),基于期待的张力是总体音乐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听众在连续等级进行评定和完成旋律补全任务中所做出的反应的结果,为Namour和Margulis的模型中的原则提供了实证支持(Cuddy & Lunney,1995;Thompson,et al.,1997;ScheHenberg,1996;Schellenberg,1997)。
3.4 信息理论
Shannon和Weaver(1949)提出了信息理论,主张如果听众听到了一系列音组成了大调上行音阶的前七个音,下一个音很可能是主音,在这种情况下的不确定性是较低层次的。然而,如果七个音按任意顺序弹奏,那么关于下一个音是什么音的不确定性就处于较高的层次了。当存在大量可能的结果,且同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时,不确定性最大。为了证实这一理论,研究者采用了以下方法:弹奏C大调音阶上的七个音符,停在导音上(自然音B),结果发现,对旋律的期待导致受到西方音乐传统同化和听众渴望解决到主音(C)。同样的现象在大调和弦的和声进行中也得到了证明:I-Ⅳ-ii-Ⅴ。
4 音乐张力研究的进展
4.1 音乐张力的发展特点
Fredrickson(1999)以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了音乐张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低年级学生的判断标准更为宽松,而高年级学生的判断标准更为保守。
Burnsed和Sochinski(2001)以成年人和青年人为被试,研究了响度变化对音乐张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但是该研究并没有对青年人和成年人的张力进行比较分析。
王娜,刘湍丽,沈德立(2012)的研究结果支持。他们以小学四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二年级中有音乐经验和无音乐经验的学生为被试,采用等级量表评定法,探讨概念提示和音乐经验对于音乐张力感知的影响。结果发现:(1)音乐张力感知是一个随个体成熟而不断发展的过程,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二年级之间音乐张力感知变化较大,到高中二年级趋于稳定;(2)音乐训练经验仅对小学四年级被试的音乐张力感知有促进作用,概念提示有助于小学四年级被试对音乐张力概念的理解,而对高二被试无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研究表明,小学四年级被试中无音乐经验者似乎受到具体概念的引导,开始按照给定的概念标准去进行音乐张力判断,从而使得有经验被试和无经验被试的音乐张力判断值没有显著差异。
4.2 音乐张力引起的生理变化
音乐张力引起个体的情绪变化会随时间在强度和质量有变化。这种变化通过生理学测量得到支持。Krumhansl(1997)以在校的大学生为被试,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被试40名,他们一边聆听有6种悲伤、害怕和高兴感的音乐片段,一边检测这些被试是否引发了悲伤、高兴、恐惧和害怕的情绪体验。控制组被试38名,一边聆听音乐,一边由计算机记录他们的心脏活动、皮肤电活动和呼吸反应。研究者对比两组被试体验到4种情绪体验的程度差异。结果发现:(1)音乐对被试的情绪生理反应有全面的影响:(2)依据片段的情绪性质的不同,被试的生理指标有不同的改变;(3)悲伤的等级与心跳速度、血压、皮肤电传导和温度的变化相关最高;(4)害怕的等级与血液流动的速度和广度有相关;(5)高兴的等级与呼吸的变化有相关。
Krumhansl(1996)让被试听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降E调K282的第一乐章中的一段。要求他们对其做出知觉的判断。探讨当新的音乐主题和音乐张力出现时,被试的心跳和血压是否有变化。结果发现音乐张力的等级与被试心跳速度和血压的变化相关。
4.3 音乐张力研究方法
当前关于音乐张力的测量主要采用两种方法:(1)以Madsen和Fredrickson(1993)的CRDI为代表,对音乐张力进行即时测量,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选取现实生活中已有的音乐为实验材料,生态效度较高,但是却难以分析出各种音乐要素的作用。(2)数字评定法,即让对被试听赏音乐后所感受到的张力等级进行评定,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采用音乐软件自制音乐材料,因而可以对音乐要素进行严格控制,方法也简单易行,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对音乐张力进行即时测量,由于被试按照主试事先确定好的等级进行选择,使得结果的分析是依照结果的评定而非依据音乐材料本身。
因此,应拓展新的更精确的判定音乐张力的方法和手段。另外采用软件创造的旋律进行研究,生态效度较低,而如果采用已有的音乐作为实验材料,其生态效度提高了,但是现实生活中的音乐中包含的音乐要素很多,如何从现实生活中的音乐中并仅对其中的特定要素进行研究?这需要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对音乐参数进行系统控制。
当前关于音乐张力的研究中,主要是以心理声学中各个音乐参数为研究变量,考查不同参数在音乐张力感知中所起的作用。关于音乐参数对音乐张力感知的作用也有不同的见解,有的研究者认为各种参数的作用可以相加,当参数同时增强张力等级就会升高;而有的研究者认为不同参数在强度上朝不同方向的变化(例如声音渐强和渐徐同时发生)可能会增强张力。那么各参数之间的作用是怎样的?当前的研究很少对音乐的因素间交互作用进行探讨。认知神经科学的相关研究为识别音乐张力中相关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对于这一问题的探究,试图借助于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在控制音乐要素的条件下,对音乐要素各变量的交互作用进行系统考查,主要关注三个音乐要素:音高、响度和速度。以期通过这样的研究,获得关于音乐张力的加工进程,以及在加工过程中所诱发的大脑内各成分波的变化情况。
音乐已成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音乐是人类生活的普遍特质。有人类的地方都会有音乐,它传达着某种信息,或鼓舞斗志,或舒缓压力,或营造氛围,不同的音乐对人类生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何正确有效地运用音乐,能带给人们心理认知上的不同感觉。这种特殊感觉对提高生活,工作效率,调节情绪,有积极的意义,这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类的日常工作生活中,音乐能产生不同的效果。音乐是一种有人参与的活动,听音乐的过程是人类信息加工的过程。音乐对人的听觉产生刺激,能有效的提高生活,工作效率,调节情绪。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在通常情况下,完善音乐张力的理论模型、明确音乐张力感知的神经机制,在此基础上,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音乐要素是如何影响个体情绪的。因此音乐张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