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认同理论视角看内外群体偏爱的发展
2015-08-17陈世平崔鑫
陈世平 崔鑫
摘要 群际偏爱是在群体内或群体间产生的,在评价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对某个群体明显偏好的倾向。内外群体偏爱是群际关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对内外群体偏爱的实证研究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并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角度对群际偏爱的相关现象进行解释。虽然有很多理论都可以解释群际偏爱的现象,但是社会认同理论是能够同时解释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偏爱的比较全面的理论,因此本文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对群际偏爱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内群体偏爱,外群体偏爱,社会认同理论。
分类号 RR49
1 引言
群际关系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属于一个或多个群体,人们依据群体归属感,将他人归类于内群体成员或外群体成员。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最早提出了内外群体的概念,在《民俗论》(1906)一书中萨姆纳试图用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概念描述群众意识、个体的群体归属和群体对于个体的影响。
人们倾向于对内群体作出积极正面的评价,对内群体成员更加友好,而对外群体的评价往往消极负面,也对外群体成员有所偏见。人们所持有的这样一种感到内群体在各方面更优秀,更积极的倾向称之为内群体偏爱,对于外群体的偏见态度称为外群体贬损。
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知觉为某个群体中的一员,对内群体更加偏爱,关于这种偏爱的研究最早是Sherif(1961)的儿童夏令营的实地实验。Sherif将并不认识的孩子们分成两个组进行活动,在有竞争性质的活动中,孩子们相互敌对,对自己的小组产生集体荣誉感,而对另一组产生不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之后又越来越多的研究对内群体偏爱进行深入研究,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在低地位群体不仅存在内群体偏爱,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外群体偏爱,也就是说低地位群体在某些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对外群体的偏好。关于外群体偏爱的研究比较早的是Clark的洋娃娃偏好实验,实验中让黑人儿童在白人洋娃娃和黑人洋娃娃中进行选择,结果发现,黑人小孩在知道自己种族的前提下,更多地选择白人洋娃娃玩具,并认为白人洋娃娃比黑人洋娃娃更好。之后的一些实验也证明了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低地位群体对优势群体的评价并不是充满敌意的,而是积极的,并且这种积极评价在不断提高。对于外群体偏爱的研究结果,有学者提出了疑问,低地位群体的外群体偏爱是真正的内化还是一种对权威的服从?这需要对外群体偏爱做内隐方向的研究,在1998年Greenwald编制了内隐联想测验之后,方便了研究者对外群体偏爱内隐性的研究,并得出了这种偏爱确实有内隐作用的结果。
对于群体偏爱的复杂表现,很多理论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进行了解释。但是这些理论只可以解释一部分问题,比如服务群体偏向和下位比较理论等可以解释内群体偏爱,社会优势理论和系统公平理论可以解释外群体偏爱,但只有社会认同理论是可以全面解释这两种现象的,并且他也是其他理论提出的基石,很多理论其实是对社会认同理论的补充,而不是取代。
本文纵观群际偏爱的研究过程,把关于群际偏爱的实证研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展现群际偏爱的研究演变过程,并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角度对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偏爱现象进行解释。
2 群体偏爱的实证研究演变
2.1 内群体偏爱
内外群体是依照人们的归属感对社会群体所作的一种划分。内群体是指一个人经常参与的或在其间生活、或在其间工作、或在其间进行其他活动的群体。内群体又称我们群体,简称我群。外群体是相对于内群体而言的,泛指内群体以外的所有群体。外群体又称他们群体,简称他群。
最早有关内群体偏爱现象的实证研究是Sherif(1961)在儿童夏令营的实地实验中发现的。Sherif将来自各地的、互不相识的儿童分为“响尾蛇”和“老鹰”两个组别,刚开始只是从事小组内的活动,例如爬山等;后来让两组从事竞争性质的活动,例如球类比赛。这时,两组成员的冲突与对立便日渐增加:接着提供有限的资源,例如水资源,此时两组成员已变成互相敌对,成员会对自己的小组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认同向心力,将小组成员看成自己人,而对另一组的成员表现出仇视的态度与行为。
在认知上将人群分类成我们和他们,会使人们主观的认识到自己和别人是一起的,具有我们是一个团队的社会认同感,这种共鸣会产生人们给自己的群体更多的资源和给与更积极正向的评估,这种现象被称为内群体偏爱现象。
有很多学者对内群体偏爱进行了研究验证,刘华(2008)通过问卷测量的方法让南方人和北方人进行内外群体的评估,结果表明内群体成员对内群体的评估高于对外群体的评估,也就是说南方被试和北方被试在群体评估上都存在内群体偏爱。
有研究(邓欣媚等,2008)以大学生为被试,将他们分成两组,在互联网上完成以认知能力评估为名的实验。要求参与者对自身、内群及外群在不同维度上评分。实验证明存在内群体偏爱,结果显示被试对内群体的评价显著高于对外群体的评价。该研究还想验证对于内群体偏爱现象,自我锚定和社会认同哪种理论更能全面的解释。实验证明其结果更符合社会认同理论的假设,社会认同理论更适合解释内群体偏爱现象。
近几年有研究者(张建玲,赵玉芳,2012)以城市和农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群际威胁与群体支持决策的关系,发现城市大学生感受到的群际威胁负向预测对外群体的支持,群体认同正向预测对内群体的支持,也就是说,他们所感受到的群际威胁越大,就会做出更多的外群体厌恶决策;群体认同越强,就越多的产生内群体偏爱决策。说明即使在最简群体范式下,人们也会出现内群体偏好,群际威胁更会增强对内群体的积极行为。
彭嘉桦(2007)采用刻板解释偏差测量法和等级评分法测量不同性别群体的内群体偏爱,结果显示,男性不管是在内隐还是外显态度上,都具有内群体偏爱,并且外显态度比内隐态度更明显。而女性的内群体偏爱不明显,在外显态度上比内隐态度显示出更多的内群体偏爱。该研究者采用同样的方法进一步对不同地域的群体之间的内群体偏爱展开研究。结果发现城市群体在内隐和外显态度上都具有强烈的内群体偏爱,且内隐态度的偏爱更强烈。乡村群体在存在强烈的内隐外群体偏爱,相当程度的外显外群体偏爱,并存在一定程度的内群体偏爱。
2.2 内外群体偏爱
通过以上关于内群体偏爱的研究发现,在探索内群体偏爱的过程中,研究者逐步发现了外群体偏爱,并且主要存在于低地位群体中。也就是说在低地位群体中产生了内外群偏爱共存的现象。低地位群体的成员对内群体的解释是消极的,而对外群体的解释是积极的,他们解释外界对自身群体的评价,但是他们也并不是一味的贬损自己,而是通过不同的维度进行比较。比如,比较特征是与社会经济地位有关的维度时,低地位群体会认为优势群体更聪明、有抱负、有组织性;比较特征与社会经济地位无关时,弱势群体认为内群体更积极,是更诚实快乐的。以这种增加比较维度的方法提高自身的优越性,增加更多的正面评价。
关于外群体偏爱的研究首先是Clark的经典实验——洋娃娃偏好实验,结果表明,黑人儿童在知道自己种族的前提下,更多地选择白人洋娃娃玩具,而非黑人洋娃娃玩具。并认为白人洋娃娃比黑人洋娃娃更好。
低地位群体成员表现出在地位相关特性上的外群体偏爱和无关特性上的内群体偏爱,而高地位群体的成员在这两种特性上都表现出内群体偏爱(Reichl,1997)。合法性的变量也增加了高低地位群体之间的内外群体偏爱方面的差异。也就是说,低地位群体成员与高地位群体成员相比,表现出较少的内群体偏爱和更多的群体内矛盾。合法的地位差异在低地位群体中增加了外群体偏爱和群体内矛盾,在高地位群体增加了内群体偏爱并减少了群体内矛盾。
虽然女性一般比男性更偏好自己的群体,但在领导角色的问题上,他们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女性和男性一样更偏好男性领导人。同样地,女性也和男性一样产生自动的性别刻板印象。并且老年人对自身群体评价的比年轻人对老年人评价的更加消极。
连淑芳(2005)通过内隐联想测验的方法研究上海人和外地人的内外群体效应,研究表明,不论是上海人还是外地人都存在内群体偏爱,都认为自己具有积极的一面,对方具有消极的一面,并且上海人的内隐效应大于外地人。研究还发现,外地人不仅存在内群体偏爱,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外群体偏爱,而且内隐外群体偏爱大于内隐内群体偏爱,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可能是解释是外地人还有一定的对弱势的认同,因此具有外群体偏爱。
2.3 内隐水平的外群体偏爱
最初一些学者猜测这种外群体偏爱并不是人们真实的态度,外群体偏爱没有达到内化,而只是人们为了逃避责备和惩罚的一种策略。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正式探究这种偏爱的内隐性。
Greenwald在1998年编制了内隐联想测验,这不仅是方法学中测量工具的进步,同时也为学者可以更进一步的探索外群体偏爱的内隐程度提供的便利。之后有很多学者利用内隐测验的方法检验了外群体偏爱的内隐性,得到了有效的研究结果。
对于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域的被试外群体偏爱研究中发现,女性在内隐和外显两个水平上都存在对男性群体的外群体偏爱,并且内隐态度比外显态度更明显;乡村被试在内隐和外显两个水平上对城市群体都存在外群体偏爱,同样内隐态度强于外显态度,并且这种强烈程度与城市被试的内隐态度相一致。
最近有研究者(向玲,赵玉芳,2013)使用加工分离程序对农村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低地位群体的内隐群体偏爱特征。结果发现,农村大学生的无意识加工在提取城市群体积极特质词时比消极词更显著;而在提取农村群体的积极和消极词时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低地位群体成员对外群体有内隐偏爱,对内群体却不存在内隐偏爱。
3 群体偏爱的理论解释
从内群体偏爱、外群体贬损到内外群体偏爱共存的发展变化,体现了群际偏爱研究的演变过程,研究核心从内群体偏爱逐渐向外群体偏爱过渡,对于这些群际现象,社会认同理论能够进行全面系统的解释。该理论的提出时间最早,对之后其他相关理论的提出有积极的影响。所以本文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来全面的解释内外群体偏爱的发展过程。
社会认同理论由Taifel于1986年提出,为解释群体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偏爱是群际之间互动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认同理论能对这两种现象都进行合理的解释。本文从社会认同理论的四个基本概念,一个假设和共识性歧视这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了群际偏爱的相关内容。
3.1 社会认同理论的四个基本概念
社会认同理论包括社会分类、社会比较、社会认同和积极区分这四个基本概念,首先从这四个方面来解释群际偏爱的现象。
Tajfel(1979)指出,由于处理信息能力的降低,我们会对编码和解码的信息进行分类和计划。相类似的,我们把人们归类成不同的群体。以简化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构建社会关系,这也就是所谓的社会分类。Taifel和Turner(1979)总结:“社会分类在这里看作是认知的工具,它对人们进行区分、分类,并使社会环境有序,从而使个体能够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它创建和定义了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根据社会分类,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组间差异)被强调,同一类别之间的差异(组内差异)被低估,也就是说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别会更加明显,而同一群体成员之间的差别变得不明显。当分类是明确的、重要的并直接关系到个人时,这种“加重原则”的作用将会更加显著,当内外群体的边界比较清晰的时候,人们倾向于强调自身群体与外群体之间的差异,低估内群体成员之间的差异,夸大他们之间的同质性。并且认为自身群体更优秀,应该得到更多资源,产生明显的内群体偏爱行为。
由社会分类触发的第一种类型的行为是社会比较,为了定义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群体内成员在与其他群体比较时被区分为不同的社会类别。内群体通过和其他群体进行比较,主要是比较彼此的特点、成员和福利,来获得内群体的优势和劣势的情况,以及个体属于这个群体的合理性。社会比较的概念是基于费斯廷格(1954)的社会比较理论。费斯廷格认为个体有与别人比较他们的意见和能力的需要,特别是在没有可以参考的客观标准的时候。社会比较经常在与个体所属群体相似的群体中发生,其他群体在比较维度上与内群体越相似,个体就越需要得到一个积极的结果。社会比较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也就是说,个体为了获得更积极的社会认同,会努力在社会比较中得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对内群体的偏爱会更容易得到这种结果,因此人们会表现出更多的内群体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