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传统阳新布贴中凤纹样艺术表现形式

2015-08-16刘重嵘叶洪光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阳新纹样艺术

刘重嵘,叶洪光

湖北传统阳新布贴中凤纹样艺术表现形式

刘重嵘,叶洪光

(武汉纺织大学 服装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作为一种地域性艺术现象,阳新布贴中凤纹样是楚人先民们思想和信仰的间接或直接的反映。本文从其凤纹样的成因入手进行阐述分析,进而对其概括化童趣化的抽象造型、装饰性互补及对比色彩、移花接木式的意象组合等艺术表现形式做出必要的归纳,以期带来艺术理论方面的提升与设计实践上的启示。

阳新布贴;传统;凤纹样;艺术表现

阳新布贴自2008年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已有专家学者对其在手工艺生产性保护方面开展了探究式研讨[1],并对阳新布贴的系统发展模式提出建议,由于历史资料匮乏,目前对其文化历史渊源的考证未能明了。据阳新布贴技艺当地传承艺人介绍,在图样上凤纹是阳新布贴中主要图式之一,有着独特的风貌与自由的构成形式,当地民间艺人对这些图样所表达的深层含义没有史载记录,只是在一代代艺人的口传心授中记住了图例。本文就传统阳新布贴中凤纹的成因背景及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分析,以期带来艺术理论方面的提升与设计实践上的启示。

一、阳新布贴凤纹样的成因背景

(一)楚艺术图腾崇拜

湖北阳新位于鄂东南,区域内山地较多而形成的相对封闭的社会,出于对祖先的崇敬及远古的图腾崇拜,在楚人心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凤鸟”成为了楚艺术的中心母体。相传,楚人的祖先祝融是火神兼雷神。汉代《白虎通》说,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卞鸦·绛鸟》注日:“凤凰属也”。可见,祝融也是凤的化身。从图腾崇拜在氏族制时期所反映出的突出特点来看,“凤”为楚人的祖先,故被楚人奉为本氏族的图腾加以崇拜、尊爱[2],因此作为阳新布贴的主要艺术纹样,凤纹也占据了重要位置。

(二)楚人“尚巫”风俗的影响

阳新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周属楚地,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以楚为主的积淀区。早期楚人迷巫畏灵的陋俗也映射到了阳新当地人们喜好的巫祝风俗中[3],即只要在婚丧嫁娶或忌日里总要在特定的场合请专人主持的各种巫术仪式如占卜、祀神、安灵、祈雨等相关活动,往往起到延巫驱邪的心理作用。楚国的巫风是早期楚人宗教意识和仪式的具体表现,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楚人的宗教活动中,“灵”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灵”也就是楚人对巫的一种特别称谓,人们对发生于身边的和流传于口头的鬼魅形象,普通百姓半信半疑,或者深信不疑。由此,尚巫风俗使得阳新布贴纹样中凤造型大多长颈高足、身形轻灵、体态活泼。

图1 凤尾的造型(一)

二、阳新布贴凤纹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概括化童趣化的抽象形态

阳新布贴中以“凤”为主的造型形态大多敦实憨厚,由凤头(含凤冠)、凤颈、躯干、凤翅、凤足和凤尾这六大部分组成,在艺术表现上更趋向抽象化、童趣化和概括化,例如凤纹凤尾的造型忽儿形似刀豆,忽儿状如藕节,忽儿像柔和的飘带,忽儿像沉重的铜锤[4](如图1、图2),可谓千姿百态。此外,凤纹六大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接近于垂直水平关系,或简单僵直的倾斜关系。凤的躯干及风颈形态圆滚壮实,连凤纹的足部都十分宽厚,形成了趋向块面的形态,而不是常规婉转波折的细线条。阳新布贴的这种敦实的布贴“凤”造型,一方面受布贴手工工艺的条件所限而形成,另一方面,则是楚艺术拙朴之气的生动呈现,让人们充分感受到楚艺术中抽象、概括、稚扑的审美心态和特点。

图2 凤尾的造型(二)

(二)装饰性互补及对比色彩

阳新布贴中凤纹的设色追求一种热闹明艳,多姿多彩的效果,凤纹的六大组成部分的色彩层层变化,产生热烈而生动的视觉效果。传统阳新布贴作品多为玄色做底,在大面积的玄色即黑色映衬下,凤纹的面部色彩多采用白色或浅白色,这也便于凤眼部位的低明度色彩表现。凤身及凤尾等其他部位必会用到红色与绿色,其中凤纹的躯干部分尤为喜用大红色与绿色渲染。此外,凤的足部也喜用明亮的白色或浅色,如此在凤纹的六大组成部分中层层反复变化,视觉效果浓烈而生动。这种高明度对比加上色相互补的装饰性色彩,与楚人喜用黑漆点金的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赤色与墨色是密不可分的一组搭配[5],而这种色彩组合几乎存在于所有现存阳新布贴的凤纹中,形成阳新布贴用色大胆、配色深沉响亮的显著特征。(如图3)

图3 阳新布贴中凤纹的装饰性互补及对比色彩

图4 《麒麟踩八宝》中的凤纹

(三)移花接木式的意象组合

在阳新布贴中的纹样表现往往不拘于物象本身,出现嫁接挪移的组合形式,凤纹也多以浪漫主义的主观表现手法,用美丽的花卉植物加以装饰,甚至就直接化为凤纹样主体躯干的一部分,与整体形象融为一体,形成寓刚于柔、刚柔相济、空灵剔透的造型。例如1987年由尹关山先生设计、阳新文化馆八位老艺人制作的《麒麟踩八宝》精美布贴作品,其中“将牡丹植于凤之身,将莲花嵌于鱼之体,不但不觉牵强,反倒异常美观和活脱浪漫,这种天然成趣的结合,有时装饰得体所致。”[4](如图4)阳新布贴纹样往往不受时间、空间观念的束缚,把不同时间的事物表现在同一个画面中平面铺开,互不遮挡,完整地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事物。这种不完全照搬物象、加入大胆的意象组合的艺术形式,不但没有视觉的错乱,反而让阳新布贴更加耐看,且移花接木的纹样组合和谐多变,内涵丰富,寓意深远。

三、阳新布贴中凤纹样的搭配题材及品种分类

(一)凤纹的搭配题材分类

其一,与凤纹搭配最多的就是与牡丹、枝蔓等花卉植物题材一起结合组成画面,如尹关山专著《阳新布贴》百图资料中第十八图《双凤牡丹》(秋帽)、第十七图《双凤芙蓉》(秋帽)(如图5)、第十五图《双凤春秋》(秋帽)。

图5 凤纹与植物题材搭配(《双凤芙蓉》秋帽)

其二,凤纹还与麒麟、鱼、虎、狮等动物题材一起组成画面,如《阳新布贴》百图资料中第一图《麒麟踩八宝》(壁挂)、第二十二图《金凤鲤鱼》(风帽)、第三十七图《凤飞狮舞》(馋兜)等作品中凤纹与其他动物或神话形象之间都形成了视觉构图上的对话(如图6)。

图6 凤纹与动物题材搭配 (《凤飞狮舞》馋兜)

其三,还有一部分是将凤纹融入包含有孩童人物、动物、八宝等在内的混合的题材中,形成物象组合复杂的构成图式,如尹关山专著《阳新布贴》百图资料中第五十一图《麒麟送子金凤八宝》(马甲)集阳新乡间景物、神话传说、民间传统于一体,正中一小孩端坐于我国民间传说四灵之一的祥瑞神兽麒麟之上,给积德无子的家庭送来孩子,得以子嗣繁衍。还有第五十四图《凤戏麒麟祥云双蝶》的马甲(如图7)、第五十五图《麟跃凤舞鱼蟹同欢》(马甲)、第六十三图《金猫捕鼠凤碟牡丹》(马甲)、第二十图《双凤双碟戏牡丹》(风帽)等均是大视角下的多种物象题材搭配。

图7 凤纹与人物、动物等题材混合搭配(《麒麟送子金凤八宝》马甲)

(二)凤纹装饰的阳新布贴用品分类

在现存的解放前的阳新布贴作品中,运用凤纹装饰的品种共涉及到了四大类别,其一为儿童服饰用品如馋兜、秋帽、风帽、包裙、马甲、罩衣等,即孩童穿戴使用的实用品上,凤纹最为常见,孩童服饰上反复运用凤纹的频率极高;其二为婚嫁用品,如帐沿(如图);其三为生活家用品如围腰;其四为宗教庙饰用品如壁挂上运用的凤纹等。也应证了凤纹在阳新布贴中是主要图式的说法。

四、阳新布贴凤纹样艺术表现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总体来说,阳新布贴凤纹样是具有典型楚域风格的艺术事象,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它不是偏向理性、写实型的,而是偏向情感想象型的[6]。阳新布贴凤纹样均着重于原始朴实的感性表现及其对“楚凤”之意的抽象提取,其产生的多重艺术效果全面展现了楚艺术自由浪漫,洒脱豪放之美,也完整的体现出了具有民族特点的造型设计理念和艺术审美风格。因此,研究阳新布贴凤纹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助于现代设计师艺术理论的提升,发现其设计构成规律和特点,进而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同时对这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开发成为艺术设计领域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设计实践过程中将阳新布贴“凤”这一意象在理解的基础上还可以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将楚艺术精粹植根于现代服装设计产品中,使其得以延伸和发展,从而丰富设计语言,传播楚文化,树立城市、本土企业和产品的形象。

[1] 殷海霞.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探究——以阳新布贴为例[J].大众文艺,2012,(02):293.

[2] 郭慧.试析楚文化元素的现代价值——以“楚凤”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为例[J].中国陶瓷工业,2010,17(3):49.

[3] 李强.系统论视域下的湖北省阳新布贴研究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J].服饰导刊,2014,(3):38-41.

[4] 尹关山.阳新布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73.

[5] 刘双.楚文化特色纹样浅析[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9,(3):13-16.

[6] 王祖龙.楚纹饰的审美透视[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4):55-59.

Artistic Expression on the Phoenix Patterns of Yangxin Cloth-Patching in the Hubei Province

LIU Chong-rong, YE Hong-guang
(School of Garment,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The Phoenix patterns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on Yangxin cloth-Patching. As the Art phenomenon, The Phoenix patterns reflect the Chinese ancestors' thoughts and belief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 Article sets out from the cause of formation and summarize the Art presentation on the Phoenix patterns of Yangxin cloth-Patching, such as abstract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decorative color and Subjective combination, so that our artistic theory and design practice would be promoted.

Yangxin cloth-Patching; traditional; Phoenix patterns; art presentation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5Q111).

J212.28

A

2095-414X(2015)04-0001-03

刘重嵘(1977-),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服饰设计及传统服饰非遗文化.

猜你喜欢

阳新纹样艺术
唐山旭阳新材料建设30万吨/年尼龙66及配套工程项目
小浣熊火锅店
选 择
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鄂州段项目获批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袁飞纹样设计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