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一体化的《安装工程识图》课程实训资源建设

2015-08-15于海波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300451

江西建材 2015年7期
关键词:实训资源工程

■于海波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 300451

《安装工程识图》课程是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给排水工程、供热采暖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照明与动力工程等的施工图识别,是从事安装工程预算、安装工程施工、安装工程管理以及安装工程设备等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该课程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和综合性极强的课程,课程内容庞杂,学科领域跨度大,众多抽象的专业理论及系统知识使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掌握,因此对于抽象化的图纸如何与现实相联系成为教学难点。

无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是解决上述教学难点的首选方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旨在实现学生“教中做,做中学”,有效解决抽象教学与生产实训的矛盾。而教学实训资源建设又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最重要的物质保障,如何优化教学实训资源建设配置,满足实践教学对教学实训资源要求,实现“教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成了课程整体建设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教学做”一体化《安装工程识图》课程的建设,在教学实训资源建设方面,我们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经验。

1 教学实训资源建设的原则

《安装工程识图》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管道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给排水工程、供热工程、燃气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供配电工程等,而课程建设的物质资源、空间资源以及教学时间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在教学实训资源建设中,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1 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实用够用原则

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训资源建设必须以服务高职特点的教学为目的,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是以培养贴近社会经济现状、符合社会职业需求、满足企业岗位职能的高级技术人员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层次。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求体现社会经济和工作企业的职业特点的“实用、够用”的原则,而在教学实训资源建设上亦要体现这样的原则,在教学实训资源建设内容上要重点体现教学内容的要求,“实用、够用”既可,而不能过分强调建设内容过大过全过深,从而避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过多资源闲置,建设资源的浪费。

1.2 模块化设计,加强通用性,避免资源重复

教学实训资源应采用模块化设计,保证实训装置功能的完整性。根据我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施工企业实际情况,按照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形式分别设置为给排水工程、供热工程、通风空调工程及电气工程几个部分,而为适应教学的需求,教学实训资源采用模块化形式设置为相应的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能独立运行,保证了功能完整性;

另外,我系建筑工程技术及工程监理两个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有相关实践内容的需求,因此在实训资源建设中还必须加强资源的通用性,除了体现识图课程需要的演示功能外,还应体现工程技术及监理专业要求的实际操作功能,从而实现教学实训资源的功能多面化,效益最大化,避免了实训资源的重复建设。

1.3 体现实际,适当前瞻,避免资源过时

教学实训资源建设必须体现实际工程应用,实现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无差异、实训内容与工作内容无差异、培训技能与工作技能无差异的“三无”标准,达到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相对接;因此,教学实训资源建设从规划、设计、建设及最后的教学实施都必须遵循体现实际、贴近企业的原则;

而在实际建设中,实训内容以及技术工艺也应适度超前,能紧跟时代发展前沿,体现新技术、新工艺,使投入具备前瞻性、持久性,除了保证实训基地的生命周期更长外,也能保证培养的学生技能水平具备一定的超前性,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

2 教学实训资源建设内容

根据以上实训资源建设的原则,结合我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挖《安装工程识图》课程标准,确定了《安装工程识图》课程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资源建设内容。

2.1 实物模型资源建设

《安装工程识图》课程主要培养的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储备基本知识,因此同学们对图纸的熟悉、对图纸中相关图示的理解以及对于实际工程中相关材料、部件的认识就尤为重要,因此在实物模型资源建设方面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1)文本资源主要包括安装工程相关的规范图集、施工图纸、技术手册。文本资源是工程造价学生最主要的实训资源,根据体现实际原则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要求,我们准备了若干套真实工程的施工图纸并与学生数量相匹配,这些图纸包括了给排水工程、供热工程、暖通空调工程、电气工程等方面,从而满足学生“边学习边识图”的“教中做、做中学”的教学要求。另外,我们不断更新充实相关的规范图集以及技术手册资源,并建立技术资源书库,便于同学自我查找和自我学习。(2)系统模型资源主要包括给排水工程系统、供热工程系统、暖通空调工程系统及电气工程系统。这些系统中的管道、设备及附件在图纸中主要是以图例的形式在平面中表达,没有立体感和真实感,同学们缺乏对真实环境的认知,从而造成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脱节,而实物模型系统不仅可以营造与真实环境一样的效果,使教学体现实际;而且,通过系统的操作和演示还可以培养同学们对安装及施工管理的能力。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我们体现“实用够用”原则,按照模块化设计了给排水工程系统、供热及暖通空调工程系统和电气工程系统。并且充分利用教学楼原有给排水、消防、供暖及电气系统,作为教学实训资源的补充,实现投资资源最大化利用。(3)部件实物资源主要为一下管道管材、阀门管件、设备部件等。在实际教学中,同学们对于符号表示的阀门管件等没有实际认识,常采用强学死记得办法,这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训资源建设过程中,特意增加了部件实物资源,将一些常见的部件实物以整体或剖面物的形式展示给大家,通过实物教学的方法实现活学活用。

2.2 虚拟资源建设

受实训资源及其他外界环境制约,实物模型并不能完全展示实际生产。比如供热空调系统的运行,必须有相应的使用负荷;一些大型设备如空调机组、锅炉等造价昂贵,资源占用较大,而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率却较低。对于这类资源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采用动画演示或虚拟仿真的形式。动画尤其是仿真技术不但可以解决一些难于理解的原理性的知识,而且运行不受外界条件制约,可以反复演示,直至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我们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仿真实训室,建立了安装工程技术仿真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

2.3 教学实训软资源建设

教学实训软资源主要是指支撑实训教学运行的师资资源和管理资源。(1)在师资资源上,我们采取分层次管理,内外结合的方法,保证了实训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质量。“分层管理”是指将师资资源分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教师三个层次,只有取得以上双师以上层次的老师才能进行实训教学,并且对以上师资资源进行定期的考核与培训工作。“内外结合”是指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外聘专家相结合,从而使实训教学真正体现于实际工作零距离。(2)管理资源是指保证各个实训资源良好运作的管理体制和流程。以前很多实训资源投入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成了闲置资源、示范校的参观资源,投入了大量教学实训资源,却不能真正的开设实训课程。为了保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正常运行和教学实训资源的充分利用,我们创新的制定了“四全”管理制度。即所涉及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必须全程开设实训课程,做到“学中做、做中学”;所涉及的专职教师和系内管理人员要全员参与实训资源管理,做到“专人专管、全员参与”;在教学时间内,要保证实训资源全时开放,做到“有求必应、为学生服务“;要保证所有实训资源的正常运行,做到”定时维护“。

3 结语

实训资源建设是“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运行的必要物质保障,也是高职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资源,在建设中应力求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采用模块化、系统化建设,资源多专业共用,在满足现时需求的前提下适当前瞻,保障教学资源的实效寿命。

通过对《安装工程识图》课程教学实训资源的建设,在实物资源、虚拟资源、教学软资源几个方面总结了建设经验,为后期其他教学实训资源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1]郭红兵.高职院校实训资源管理探讨.南昌高专学报,2012.6.

[2]白殿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职业技术,2013.12(161).

[3]严方.职业教育实训资源建设的“四性规范“探究.高教论坛.2013年2月(2).

[4]王华.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建设探讨.职业技术教育.2014(29).

猜你喜欢

实训资源工程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资源回收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子午工程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