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2015-08-15何成寿厦门市建筑废土管理站福建厦门361004

江西建材 2015年7期
关键词:资源化废弃物建筑行业

■何成寿 ■厦门市建筑废土管理站,福建 厦门 361004

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如果不能优化处理方式就会衍生出严重的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当前我国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够完善,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在新时期背景下,究竟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建筑废弃物资源利用的效率,探索出新的模式,是当前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1 关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概述

1.1 建筑废弃物的含义与组成

狭义的建筑废弃物通常是指市政建设与城市建筑在进行新建、拆除以及扩建等的过程中及施工完成之后产生的废弃物,广义的建筑物废弃物则包括人为灾害与自然灾害带来的建筑物损毁。建筑废弃物包括碎石块、废金属、废塑料、泥浆以及渣土等,以固体废弃物为主。施工过程中与施工完成之后产生的废弃物有所不同,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建筑废弃物的组成较为复杂,其分类方法也是多样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建筑结构、建材质量、施工技术以及客观环境等。根据废弃物组成成分的不同,可以将废弃物分为惰性组分与非惰性组分两种。

1.2 建筑废弃物的特征分析

当前我国亟待处理的建筑废弃物以废旧建筑拆除后产生的废弃物为主,土和碎砖瓦为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建筑拆迁是成片的集中式拆迁,拆迁量较大导致废弃物也较为集中。再加上我国的泥石流、洪水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多发性与复杂性使得建筑废弃物的组成更加复杂。建筑废弃物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都周边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建筑垃圾中的废纸、砖瓦以及钢材等可能会被捡走卖钱,而剩下砂浆块、混凝土与碎砖瓦等难以处理的废弃物,而这些也是我们开展资源化利用的重点所在。通过对建筑废弃物的二次加工生产再生混凝土、再生砖瓦、再生砌块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2 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

2.1 有助于提升建筑行业的综合效益

当前我国的建筑废弃物量大、集中,但是整体利用率仍然较低,可见资源化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能够给建筑行业的综合效益带来切实的提升。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以我国当前的建筑废弃物组成来看,通过转化技术能够实现高达90%以上的利用率。建筑物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能够有效缓解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等,还能够为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够在资源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建筑施工的成本,实现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统一,切实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2.2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行业发展潮流

我国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时间有限,而最早的资源化应用理念与实施起源于德国,并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广泛效仿。从利用的模式来看,美国将建筑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转变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日本已经实现了整体上的资源循环再利用,荷兰则采用分类资源化利用的方式。综上所述,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进程中已经探索到了适用于本国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并建立起了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与相关措施。因此,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已经发展成为建筑行业的潮流趋势,若不及时开展必然将落后于世界发展。

2.3 我国在此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待缩小

我国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整体上仍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整体的资源利用率低于50%。造成水平滞后的原因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建筑施工管理的不适应、监管力度不足、统一的资源化利用标准尚未制定以及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源化利用主要体现为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工程、道路建设与建筑物地基应用,而我国由于相关技术尚不成熟,骨料用途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3 关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创新模式探究

3.1 建立健全资源化利用的理念与相关法律

建筑废弃物不同于普通的垃圾,而其资源化利用自然也区别于普通的垃圾分类再利用,但是当前将两者混淆的情况大为存在,严重阻碍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程的推进,主要原因还在于理念不够深入人心,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首先,建筑废弃物是被忽视的建筑资源,要转变以往对它们的错误认知。通过加强对建筑废弃物再利用的宣传度,为它们的开发利用挖掘更大的空间与可能性。我们所提倡的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要遵循循环经济的基本发展模式,在综合效益争取的前提下实现对建筑废弃物资源的低制造与高利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要从源头上强化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与监督力度。

3.2 加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科研力度

造成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科学技术的滞后,因此,强化技术研发势在必行。科研是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具体的研发方向涉及到具体的操作技术、再利用的研发等。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研发的重点应该放在对建筑废弃物的甄选分类、再生骨料的质量与品质提升以及后续产品的全方位研发等,创新性模式的探索有利于提升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3.3 基于示范效应的资源产业化构建

当前我国多数建筑企业虽然已经树立起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理念,但在具体的操作方面仍然存在缺陷,因此,基于示范效应的资源产业化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建筑行业内推进建筑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进程,需要发挥先进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例如可以在政府的主导下,市政项目建设率先采用废弃物资源化的理念,并推广绿色环保建材,在降低废弃物产生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利用率的广泛提升。资源产业化的构建涉及到多个方面、多个环节的内容,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协调。

3.4 重视资源化利用的源头控制的作用

做好源头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有效减少建筑废弃物的生产,通过使用绿色环保的建材、强化施工管理、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等。其次是要全面杜绝对废弃物的简单化处理,必须由专业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进行统一的回收与再生产,可尝试性建立试点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会逐渐成长为规模大、技术强以及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再生产企业,成为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创新改革的坚实力量。

3.5 当前建筑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建筑废弃物的组成较复杂,其资源化利用的必要前提之一就是分类筛选,在废弃物分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化利用。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类技术是风选。首先建立起风选模型,从以下几个假设入手,保障从水平气流场到垂直气流场的角度可以任意选择,球形的骨料颗粒为主要的风选对象,风选流场为不可压缩的牛顿流,且流体重力与空气质量不考虑在内。MATLAB计算模型也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通过MATLAB软件的应用,对建筑物废弃物的固体颗粒进行运动轨迹模拟,从而实现筛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建筑物资源化利用中的应用,其逐渐向系统化、信息化、科学化以及简便化方向发展。

4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筑废弃物也已经成为重要的城市污染源,因此做好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现实意义。当前存在的制度不健全、技术不过关、产业不完善等问题,都需要在模式探究与研发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对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关系到建筑行业成本控制、城市环境优化的重要举措。笔者相信,在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引下,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模式一定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

[1]王连仁.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4(9).

[2]印鹏,陈硕果,李畅,杜诗琦.循环经济视角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途径探讨[J].中国市场,2012(41).

[3]容丽嫦.浅谈建筑废弃物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2).

猜你喜欢

资源化废弃物建筑行业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废弃物”中有孩子的快乐
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探讨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