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工艺及技术难点

2015-08-15黄光利安徽省恒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六安237000

江西建材 2015年6期
关键词:梁式板式模板

■黄光利 ■安徽省恒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六安 237000

在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中,由于其楼板厚、结构受力复杂、对支撑系统要求高,因此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上,精心组织,规范施工,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才能为建筑物整体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1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形式的分类

高层建筑施工形式多样,由于结构不同,使得转换层结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常用的转换层结构形式有三种:梁式转换层结构、板式转换层结构和箱式转换层结构。这些不同的转换层结构,在实际建筑施工选择时,要综合考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以选择适宜的结构类型进行上下层结构的转换。不能不考虑实际施工结构与状况,随意使用。

(1)梁式转换层结构。梁式转换层结构是高层建筑施工中,最普遍使用的上下层转换用结构,其优点是设计方便、传力明确,而且施工成本相对较低,利于控制。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的理论依据是,通过垂直转换的方法,梁式转换层在中间,将上部墙体结构的负荷传递给下部的柱体结构,从而证障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据统计,我国现有的高层建筑物,其施工过程中使用梁式转换层结构的占到70%,可谓是应用广泛。

(2)箱式转换层结构。箱式转换层结构就没有梁式转换层结构应用广泛。它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物中单向或双向托梁楼板结构比较厚的建筑物,用箱式转换层结构转换后,使得整个高层建筑物更稳定、整体性更强、刚度和其他性能也得到提高。

(3)板式转换层结构。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对于进行转换的层结构的上下层问的梁柱结构有大量错开的情况下,就需要采用板式转换层结构对其处理,而不能使用梁式转换层结构处理。这样的上下层结构间,用板式转换层结构转换,可以将其上下层的住网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使得整个建筑结构更稳定与可靠。但是这种板式转换层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施工成本高,自身重量大的缺点,也给施工过程中带来难度,技术要求高,不易施工,所以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这种板式转换层结构应用就比较少。

2 转换层施工技术的施工工艺

2.1 转换层钢筋工程

在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结构中,由于存在较大的转换构件含钢量,主筋长、且布置紧密,过于集中在梁柱节点区域,因此,翻样和下料的正确操作,以及连接形式和钢筋安排就位顺序的是否合适成为钢筋工程施工的关键因素。

(1)钢筋的翻样和下料。钢筋翻样前必须对设计意图进行掌握,对设计文件和相关说明实施审核和熟悉,掌握现有规定的规定要求。在翻样时,应将钢筋之间的穿插避让关系进行分析,使制作尺寸和绑扎次序得到合理确定。

(2)钢筋连接。由于转换层存在密度较高的钢筋分析,因此应对合适的钢筋连接形式进行使用,使施工难度得到大大降低。通常情况下,转换层结构主筋接头运用的是闪光对焊、锥螺纹接头连接、冷挤压套筒连接以及钢筋徽粗直螺纹套简直连接,对于两端做成弯头的钢筋而言,采用可调伸螺纹接头,能够使钢筋旋转的困难现象得到有效改善。

(3)绑扎和固定钢筋。当转换梁高度和转换板厚度较大时,应运用措施,使钢筋骨架的稳定及便于操作得到保障,通常采用的方法则是对合适的临时或永久支架系统进行制作。

2.2 浇筑和养护混凝土

与转换层结构的特点相结合,运用以下步骤使浇筑方案得以确定:(1)分开对转换层的竖向和水平结构进行浇筑,竖向柱墙结构在前,水平结构在后。(2)运用先中间、后两边,向两个方向推进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而转换梁、板混凝土浇筑则应运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一坡到顶、循序渐进”的原则。该方法的运用,一方面能够使混凝土部分工作面面积得以加大,对混凝土部分水化热排除产生有利作用。而另一方面,对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的侧压力极为有利。(3)保证节点部位的措施在转换层中,柱、梁、墙节点部位钢筋相对密集,为了使该部位混凝土的浇筑密实得到保障,应运用以下方法进行操作:①采用相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对上部部位进行浇筑。②适当调整局部密集的钢筋部位,使插入式振动器存在足够的工作界面。③在浇筑施工中,应设置专业人员对墙、柱等竖向结构的侧模实施检查,若墙、柱混凝土浇筑字后模板时,应采用敲击的方式,当有空响声出现时,则应与混凝士浇筑人员进行通知,加强对该部位的振捣,并采用混凝土补浇的方式,促使混凝土浇筑达到密实状。④当墙、柱混凝土浇筑l8h 以后,应拆开一部分钢筋密集的墙、柱节点,检查混凝土的质量,若混凝土有缺陷存在时,应采用可靠的技术措施进行操作,构建备忘录,通过超声波仪器开展检查,使混凝土的强度得到保障。(4)最为重要的则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运用测温可对转换层混凝土浇筑中混凝土的内部变化状况得以了解。测温的方法是采用热电阻传感器埋至混凝土的内部,通过测温仪实施测量。

3 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法

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中,最需要解决的则是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技术、钢筋连接施工技术以及混凝土浇筑和裂缝的控制技术等问题。以上三个问题得到良好解决之后,才能使转换层支撑系统的承载力及整体的稳定性得到保障,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施工进度,从而实现工程向精品化及样板化方向发展。

3.1 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转换层是由大体积混凝土及密铺的钢筋层制作形成。该结构尺寸相对较大,且施工负荷较重。因此,转换层施工的一个重点则是建筑转换层和支撑体系的安全性,也是施工顺利开展的关键。转换层施工中,梁存在较大的最大负荷,下部各层模板设计荷载之和应与转换层施工所产生的荷载较小,因此转换层楼板模板应对δ=12mm 胶合板进行使用,而梁模板则应对δ=l8mm 胶合板进行运用,使用巾48χ3.5mm 满堂架钢管脚手架支撑。同时对第一三层结构进行施工时,支模板架应根据转换层的位置对立杆进行搭设,并将三层模板和支撑得以保留,直至完成转换层施工且强度达标之后即可进行拆模。由于模板支撑体系对工程的质量及安全产生直接联系,因此,在施工之前应对详细的施工预案制定好,从技术管理和材料使用等方面实施严格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对质量实施及时监测,只有完成一个环节之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2 钢筋连接的施工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结构中,钢筋布置相对密集,存在较长的主筋要求,在粱柱节点位置存在过于集中的钢筋分布,所以应对何时的连接方式和钢筋位置次序进行选择。通常情况下该,应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法进行转换层钢筋的连接,柱主筋则应对冷挤压套筒连接法进行应用,而搭接接长在板钢筋中使用。采用可调伸螺纹接头将两端做弯头的钢筋进行放置的困难进行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绑扎桩支梁钢筋时,应先对临海市钢筋支撑进行搭设,当完成柱混凝土浇筑后即可进行拆模,对正式的框支梁支模架实施重新搭设。当剪力墙内钢筋安装定位后,应在梁、板面筋上沿两侧对一根通长的定位钢筋进行加焊,并在预留段对超过3f~lJ 箍筋实施绑扎。

3.3 浇筑混凝土和控制裂缝技术

采用斜面分层布料法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混凝土出现凝固之前实施二次振捣,避免混凝土表面有收缩裂缝出现。为了将混凝土表面的热量水分出现过快散发,可采用薄膜在粱底模和侧模外实施2 层铺设,使其发挥保温层的作用。

4 结语

总之,在高层建筑转换层中的施工质量是保证工程整体施工的关键性步骤,对模板支撑体系的控制,做好钢筋的绑扎工程,减少浇筑过程中的裂缝控制,对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质量的调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姜辉.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0(07).

[2]张陶,莫志荣.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初探[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04).

猜你喜欢

梁式板式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滑盖产品的三板式注塑模具设计
板式吊耳设计中的相关计算
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间接缝开裂修补技术的研究进展
高层建筑工程的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
步进梁式加热炉炉压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法
双塔连体高层梁式转换结构的模态分析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