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的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2015-08-15
1 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1.1 水泥的质量控制
水泥是预拌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对于混凝土的强度以及粘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选取水泥时应该把握以下几点:(1)使用的水泥必须进行相关的试验,试验结果合格后方能使用,主要试验包括水泥强度试验、细度试验、凝结时间试验以及体积安定性试验等,必须保证水泥质量合格。(2)尽量选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同一批号的水泥,这样更能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混凝土。(3)对水泥的稳定性进行统计学分析,这是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关键,应该与水泥厂家经常沟通,及时反馈水泥使用情况,便于采取工艺应变措施。(4)合适确定水泥用量。因为水泥量过多,则会提高粘性,增大泵送阻力;如果水泥过少,则会发生泌水、离析,降低混凝土吸入性能。
1.2 骨料的质量控制
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混凝土总体积的80%左右。骨料的强度、针片状含量、粒径级配以及有害物质含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产品质量。在选取骨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尽量选择经过二级破碎后的石子,避免针片状含量过高的石子。(2)根据石子的粒径级配在5mm-32mm之间选择合理的级配,石子粒径不宜过小。(3)要根据石子含石粉量的多少合理选用。因为加入石子含石粉量高,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还会加大水泥的用量,对于含粉量高的石子需要经过二次筛选后才能使用。(4)完善石子的存储管理。堆放石子的位置需要做好排水设施以及搭建防水棚,石子使用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5)砂是主要的细骨料,在选用时应该测算砂的含泥量以及含水量,达到标准之后方可使用。
1.3 掺合料的质量控制
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用到的掺合料主要是粉煤灰,粉煤灰物美价廉,是良好的混凝土掺合料。因为粉煤灰的形态效应能够大大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可塑性,降低坍塌时造成的损失,而且粉煤灰的减水作用还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及耐久性。在选用粉煤灰时要考察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以及活性指数等性能参数,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现场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1.4 外加剂质量控制
预拌混凝土生产中常用到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泵送剂、减水剂以及缓凝剂等。要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合理选择外加剂,所有的外加剂必须具备质量合格证书,符合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并且在现场进行复检合格后才能使用。选择外加剂时应该尽量选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牌、同一批次的外加剂,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外加剂的质量稳定性。外加剂应该按照种类不同分类存放,并且具有明确的品种标志,以防错用误用。
2 预拌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
2.1 搅拌质量控制
搅拌过程是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在预拌混凝土生产中应该明确各种原料的投料顺序、投料质量以及搅拌时间等关键参数。常见的投料顺序有一次投料法和两次投料法两种。目前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是两次投料法,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裹砂石法混凝土搅拌工艺”,即通过两次加水、两次搅拌的过程,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搅拌时应该注意下面几点:(1)投料质量应该适中,如果一次性投料过多,则会影响搅拌的均匀性,反之如果投料过少,则会降低生产能力。(2)准确控制搅拌时间。应该根据相关行业规范确定最短搅拌时间,不能少时也不能超时。(3)在开盘混凝土时需要按照拟定的配合比增加水泥用量的10%,在搅拌开始前应先将搅拌桶润湿,然后再进行称重、投料、搅拌,最好能够一次完成。
2.2 运输质量控制
运输过程是连接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重要工序,在预拌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确定运输时间,控制运输距离。由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果运输时间过长,则会缩短泵送、布料、浇筑以及振捣等工序的时间,这会大大降低混凝土的成型效果;反之若运输时间过短,其它工序时间相对加长,一旦拌合物振动时间过长,则易发生泌水、离析现象,容易造成车堵。(2)运输过程中应该保证筒体的旋转,严禁中途加水,整个运输过程直至最后浇筑成型的总时间最好控制在1.5h以内,如果气温过高,则应控制在1h以内。(3)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或者厚大承台结构的应该添加缓凝剂,延长初凝时间。
2.3 配合比的调整控制
预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关键因素。配合比的确定要结合预设混凝土强度等级、工程特点以及施工要求和易性,并结合当地的天气情况,综合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合理确定水泥、石子、砂以及外加剂的配合比。配合比的计算采用计算-试验法。首先是根据相关资料初步计算配合比,再经过试配实验和易性要求确定基准配合比,然后根据强度等级要求确定最终的混凝土混合比,最后再根据配合比例开始混凝土的搅拌以及浇筑工作。
3 预拌拌混凝土检验质量控制
3.1 出厂检验控制
预拌混凝土的出厂检验是生产企业必须进行的检验过程,应该由专业的检验技术人员负责出厂检验,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标号以及订单标号的核对,还有就是进行坍落度检验,有特殊要求的预拌混凝土还需要进行含气量检验。出厂检验要有严格的检验程序和流程,要进行详细的检验记录,最后要根据相关行业规范出具产品出厂检验质量合格证书。
3.2 交货检验控制
交货检验是由购买方抽调技术人员对预购买的混凝土进行交货检验,一般都是在交货现场进行检验,检验的内容与交货检验项目差不多。检验的内容包括:(1)外观检查。采用目测的方法对预拌混凝土的外观进行检查是否存在异常。(2)进行坍落度检验。坍落度实验必须在混凝土到达现场的20min之内进行,采取随机采样,在卸料量的1/3左右时取样,针对不同的泵送高度确定不同批次混凝土的坍塌度标准,控制坍塌度检测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超过允许误差的应该退场。
3.3 常规检验控制
常规检验是在预拌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由施工单位和混凝土生产单位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验。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混凝土是否发生泌水、离析现象。一旦拌合物发生骨料上浮、浆液沉底或者是骨料沉降、浆液上浮,则是发生了离析现象。当骨料全部下沉,水分上浮则是发生了泌水现象。一旦拌合物发生泌水,就会导致拌合物的均匀度降低,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抗冻性以及抗渗性,而且也会影响后续工序的开展。二是检查混凝土强度等级是否与浇筑部位的设计强度等级相吻合。如果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必须及时更换,否则会埋下安全隐患。
4 结束语
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本身质量,因为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上文从原材料控制、生产过程管理、技术设备以及验收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管理的控制措施,以期促进混凝土行业的稳点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