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与途径
2015-08-15向国华何其鑫
向国华 何其鑫
(怀化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拥有比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理想信念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速及我国改革攻坚的持续深入,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正在冲击着当今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当前在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
整体上看,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部分学生能接受正面教育,对实现中国梦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根据教育部2014 年高校学生思想状况滚动调查显示,93.9%的大学生认同“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92.1%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97.6%的高校学生认可“诚信是做人之本”。[1]但也必须看到,有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功利主义浓厚、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与社会主义“四有”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错综复杂的利益分配格局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导致部分大学生无所适从,致使理想信念模糊,侧重追求自我价值与自我奋斗,实用主义动机增强,学习上得过且过。易受现实社会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西方思想的影响,使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改变。校园里也部分存在着对“金钱崇拜”和“权力崇拜”现象,把“有用才是真的”作为价值选择的判断标准。因此,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当其时。
二、高校培育和践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存在认识偏差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尤其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过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保持这一教育的效果不是靠几次突击式的集中教育学习就能达到的,知识的消化需要渗透在方方面面中,而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能认识到教育的持续性,忽略了时时教育、处处教育的开展。另外,部分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针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设置高度抽象化,单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同与传统的知识和理论灌输、大而空的理论强加在大学生的头脑意识中,把社会现实、大学生的个体需要排斥在理想信念教育之外,忽视个人理想与政治理想之间的关系。内容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正是因为缺乏科学清晰的认识,造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缺乏强有力的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二)培育方式形式实,内容虚
具体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上,应该肯定的是,高校在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宣传教育任务,做出了很多努力,在不同层次上开展培育和践行工作,取得了很大效果,但是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一些不相协调的现象。面子工程、形式主义现象依然存在,有着很强的功利心理。各种类型的理论学习活动开展的多,参与人员多,场面热闹,声势足。可对教育内容的重视远达不到对形式的重视程度,内容与形式脱节现象很普遍。营造的学习声势较强,但落实到具体的学习效果,有没有入脑、入心?学生到底接受了多少?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接受?这些都考验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少大学生都曾或多或少参与过培育与践行工作,但这种形式实,内容虚的教育活动不能很好的达到预期效果。
(三)践行过程中重知识,轻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追求的是实现人的理想信念内化和外化的相互转化,在实践中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但高校在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较多的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实践过程的重要性。当前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投入较多,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班会、理论辅导、党课培训、专家讲座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原则、途径等进行系统的理论灌输,丰富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知。但具体到实际行动上,具体到大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的安全考量、资金支持、重视程度等方面的投入就显得相对不足,导致知行脱节,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无法合理外显,影响了教育实效性的展现。
三、红色文化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红色文化顾名思义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长期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物质载体。[2]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等在各个方面再现了中国人民崇高的革命理想,科学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不甘屈服、勇于斗争、奋发图强的品质。它完美地诠释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天然载体和中介媒质。
红色文化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清晰可追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并且红色文化是由一个个血肉丰满的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组成,如焦裕禄、雷锋、钱学森、王进喜等一大批典型的动人事迹具有榜样性和引领性。价值目标越高,责任感就越强,所需要的精神动力就越大。红色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革命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社会需要,个人所作出的抉择。这些之所以直到今天还让我们感动不已,就在于我们认同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国家观、社会观、个人观。大学生们在前人的感染下,会树立起革命先辈那样崇高的价值观念。
今天的大学生是未来二三十年内各行各业的支柱和主力军,社会文明的体现者和继承者。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了“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号召,很好的规划了当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败。因此,在多元文化和多重价值观并存的今天,弘扬历史公认、催人奋进而又通俗易懂的红色文化,对大学生坚定理想和人生追求,明确奋斗目标,更加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由若干互动因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与社会整体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使该系统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红色文化作为丰富多彩、多主题多侧面生动活泼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资源,需要从多方面发挥它对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作用。
(一)理论教育中注重红色文化典型事例引导
理论是枯燥的,然而又是深刻的,事例是丰满的然而又是需要深化的。要结合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用喜闻乐见、生动深刻的的红色文化典型事例渗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这中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起关键性作用。要以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引导大学生在理论教育中春雨润物般的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京门头沟区王平镇“大学生村官”赵霞就认为:“我发现有的青少年虽然物质生活不错,但精神世界依旧贫乏。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确实实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否则负面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影响他们的思想健康。”[3]为增强吸引力,涉及的红色事例要有代表性,生动鲜明,与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要有交集,个人现实理想与社会理想要相结合。用红色人物的先进事迹引导大学生积极将自身理想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中,在直观、真实的红色文化滋润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变得切实可循。要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关心实际问题,尤其是现阶段面临着学业、感情、就业等各种生活难题,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并用前人相似的事例加以引导,使他们增强对充满正能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践行工作中展开锻炼教育
依托红色文化遗址、红色文化博物馆、红色文化纪念馆等不同场所,引导大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灵活多变的社会践行工作,开展锻炼教育。走红军路、吃红军饭、参观遗址、实地调研、社会调查等,是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锻炼教育可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情感渗透,通过亲身所见、实际体会,让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无产阶级科学革命的价值理念被大学生所接受、深化。高校可利用重要节庆日,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或其它重大纪念日,组织大学生参加富有主题教育意义的活动,加深大学生对革命与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的认识,增强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在锻炼中感受榜样的力量,利用无声教学,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学生的理想与激情。
(三)构建红色文化氛围营造校园育人软环境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努力营造校园育人软环境,用良好的校风、学风规范、引导大学生。良好的校风是推进理想信念教育最好的保证。要积极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校园红色文化活动建设。根据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大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将理论融于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红色文化艺术活动。依托校园文化广场、校园论坛、校园宣传栏,有针对性的宣传红色活动的心得体会,树立先进典型,渗入大学生的日常点点滴滴,在感染红色文化氛围的同时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加强校园红色文化网络建设,要将理想信念教育与网络传播技术有效结合,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结合。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及时性为大学生提供更快捷的引导,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立体化、形象化、动态化。
[1]2014 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EB/OL].教育部网站,2014-05-26.
[2]何其鑫,向国华,余雪源.红色文化资源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3,(1):235-239.
[3]隋笑飞,等.用实际行动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EB/OL].新华网,201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