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困境与超越
2015-08-15沈佩翔
沈佩翔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241)
新媒体因高效地进行信息生产、制造和传播等特点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热捧的媒介话语场域。习惯于被动阅读的大众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新闻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大学生群体作为个中翘楚更是在新媒体这个广阔的公共平台中如鱼得水,恣意遨游。然而,当今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却日益呈现出后现代的碎片化倾向,这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教育构成一种巨大挑战。高校公民教育如何适应新媒体这一变化得以有效开展,是一个亟需我们研究探讨和解决的新课题。
一、新媒体内涵及其发展
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高尔德马克在他的商品开发计划书中第一次使用了“新媒体”(New Media)这一术语。如今,新媒体以它广泛的覆盖性、兼容性席卷了整个社会。所谓新媒体,就是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等,通过有线或者无限传输网络,向用户提供信息数据服务,发挥传播功能,并能使传播者与受众互动的媒介的总和。它以其数字化、交互性、高技术支持等构筑了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信息空间。
新媒体的内涵主要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新媒体即是指数字化媒体。人类处于一个信息高速公路时代,通过对图文、声音等信息度量的数字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排列组合,这样,人们就可以方便地阅读或修改文本、图片、视频等。新媒体承载的信息因数字化而变得迅速、丰富而超清,并且通过数字化实现了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信息传播。第二层次,因新媒体而实现的海量、实时、高清信息将我们包围,我们和信息之间实现了零距离。特别是3D技术和4G网络所带来的真实感和快捷性,使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狂欢的时代。当前,新媒体发展之势如火如荼,据调查,我国互联网用户远超5亿,微博用户突破4亿,互联网从“e时代”进入到“微时代”。新闻跟帖、网络论坛、手机微信等大大影响了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1]。
新媒体显现出它不同于传统媒体单向的传播方式,往日高校教育工作者一支笔、一本书、一张讲台的授课模式也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在新媒体的作用下,信息交互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信息实现了趋近于“零时间”的即时传播,时间和空间疆界的束缚减弱,这为自我意识强烈及热衷新事物的大学生提供了汲取信息和知识最理想的途径和渠道。利用新媒体获取知识方便、快捷、全面,大学生因此提高了学习效率;新媒体无所不包的强大功能,让大学生感到快乐与满足;新媒体为大学生自我展现与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这就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参与教育活动的意愿。
二、新媒体: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新境域
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说过:“铁路带来的‘信息’,并非它运送的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新的结合状态。”[2]新旧媒体背景之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机制的区别并不在于简单的功能性上的发展与进步,更为关键的是理念的转变。新媒体在传播方式、传播速度、广度和深度上都对大学生公民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新媒体体现了教育主体的平等性和自由性
我国著名传播学者喻国明在《拐点中的传媒抉择》中指出,互联网等新媒体传媒之所以吸引年轻受众,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新媒体给受众提供的个性化的互动服务、公共性的话语平台、人性化的信息处理、全息化的信息处理。[3]在传统媒体时代,报刊、杂志、电视以及互联网都由受过专业训练的部分群体所主导,这使传播者和被传播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信息的传递呈现出不对等性和非双向性。新媒体的诸多信息则由大众提供,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网络、微博、飞信、微信等新媒体工具。高校公民教育也不再是原来“点对面”的“封闭式”单向教学,大学生可在有关站点公开表述自己对相关事物的看法和意见。同时,新媒体使用的隐蔽性让大学生在这个虚拟的社区平等而自由地收发信息,互动交流。
(二)新媒体体现了大学生公民教育内容传播的即时性与海量性
即时性和海量性成为新媒体传播过程的典型特点。一方面,是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信息的产生、发布和接受几乎可以在同时进行,不受传统媒体印刷、运输、发行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通过微信、微博、秒拍视频等社交平台的发布和共享,大学生乃至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了解知晓各种新鲜资讯。另一方面,是信息内容的海量性。时下,依托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涉及各个行业领域,有党政机关面向全社会发布的公共信息,有教育部门包括各大高校面向学生发布的教育、培训、活动的信息,也有社团组织或个人发布的社会活动和商业信息,还有世界各地以及国内发生的热点时事,所有信息都能通过新媒体传播至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新媒体在传播速度上的及时性和内容上的海量性为大学生公民教育提供了丰富及时的素材。
(三)新媒体体现了大学生公民教育形式的数字化与交互性
科技的进步所带来的数字化的传播方式是新媒体至关重要的特征,也使大学生公民教育方式得到提升。通过数字化,我们感受到了逼真的数字动画、影视特效。在高校公民教育的过程中,数字化新媒体的使用大大提升了公民教育的生动性、形象性,图片、影像、声音的展现,让大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与体会更加深刻。交互性是指新媒体数字化使高校公民教育活动实现信息互通、双向交流。信息的收集和录入在数字技术时代操作起来简单易行,大学生只要使用手机、电脑、平板进行文字、图片的编辑和发送,教师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进行教学沟通。
(四)新媒体体现了大学生公民教育语境的虚拟性和内容的碎片化
新媒体的虚拟性是指信息本身、传播关系和传播空间的虚拟化。在信息的交流沟通中,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身份,以及交流、学习、购物的空间都是虚拟的。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通过论坛、腾讯QQ、微博、微信等聊天工具以虚拟的身份阅读学习、获取信息、购物娱乐。但新媒体时代下的阅读和学习存在着碎片化的现象。公民教育语境的碎片化是指高校大学生通过网络传媒了解、阅读非常多的信息,但却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了解的东西转瞬即逝。当今的高校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取各方面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大部分是碎片化的和暂时性的,往往缺乏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全面性。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困境
准确把握高校大学生公民教育和新媒体的关系是有效利用新媒体开展公民教育的前提,而客观、理性、全面地看待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公民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有效利用新媒体开展公民教育的充分条件。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接受公民教育面临的困境
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活、学习和价值观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影响也使高校公民教育受到了相应的挑战。
首先,新媒体时代各种形式的新媒体已深入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以网络购物为例,大学生购买生活用品、网络订票、订餐等基本活动多通过上网来操作完成,这在丰富大学生生活的同时,也无形之中拉开了现实生活中与父母、老师之间的距离。随着大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的时间多于对实际生活的关注。网络虚拟世界里,高校大学生运用不同的身份昵称浏览评论各种事件,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部分大学生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其次,由于新媒体的自由性、海量性、交互性等特点,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及时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和信息,对深入理解课本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但其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与知识存在零散、片面、不系统等缺点,容易造成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全面。另外,新媒体搜索引擎的便捷,容易导致大学生依赖新媒体来完成作业的恶习,致使大学生学习研究能力下降,不利于学术能力、学术诚信的培养。
最后,新媒体这把“双刃剑”也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新媒体的平等性和自由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于参与网络民主,如在网络上爆出食品安全问题、腐败等事件时,大学生们发挥网络舆论的作用,极大地增强了民主意识和主体意识。但是,由于大学生的三观尚处于形成期,受知识、经验的限制,他们对许多现实问题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新媒体搭建的双向或多向交流的开放平台,有助于大学生们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开放意识,但他们也容易受网络舆论环境的影响,看问题比较容易走向极端。运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难题。
(二)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困境
新媒体对高校公民教育工作者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对公民教育工作者主导地位、教育模式以及自身素质三个方面。
首先,新媒体既为高校公民教育工作者掌握工作的主导性增添了助力,也对高校公民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新媒体的广泛传播性和自主操作性使得高校大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同步甚至领先于高校教师;另外,新媒体的自由性使得高校大学生接收到不同观点,他们更愿意以自己的判断能力和价值标准做出取舍。但由于大部分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价值观念相对薄弱,新媒体环境下许多非法信息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相较于过去“一对多”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高校公民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和主导方式的有效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弱化。
其次,新媒体使高校公民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模式也受到了挑战。新媒体因其自由性、互动性已成为一个开放交流的平台,这使高校公民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交流实现了现实与虚拟相融合。相较于义务教育和高中教学方式的严肃性和规范性,高校教学模式更具自主性。在这种背景之下,追求个性的高校大学生在面对相对平面化、静态化的公民教育和精彩纷呈又充满诱惑的新媒体两种途径时,其选择不言而喻。另外,从教育内容上来看,不同于以往被动地接受合乎道德规范的公民教育内容,高校大学生更倾向于在接收途径广泛、各种思想文化碰撞的新媒体虚拟世界中驰骋,无拘无束地自由言说。面对这些状况,如何合理利用新媒体开展公民教育相关内容的传授,是高校公民教育工作者的又一难题。
最后,新媒体对高校公民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也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新媒体拓展了高校公民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推动了高校公民教育工作者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但也存在着少部分教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弱化等毋庸讳言的事实。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负有沉重教学任务以及教学要求的教育工作者们难免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做到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网络语言、网络文字等工具来进行沟通交流的新媒体技术,对部分年长的公民教育工作者来说是陌生的,这不利于他们运用新媒体发现和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他们往往不善于根据不同时期的网络社会的热点、焦点,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引导高校大学生的思维走向,在新媒体时代无法增强高校公民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教育的超越
通过对新媒体与高校公民教育各方面关系的分析可见,新媒体的诸多特性是与大学生公民教育高度契合的,正是这些不同于以往的传播特点使其能够成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前沿阵地。信息技术的进步始终是一种改变世界的最具有革命性的力量[4]。新媒体的特性对公民教育乃至社会进步来说非常重要,带来的好处甚过其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探寻和摸索有效途径来维护其存在。
第一,构建完善的高校新媒体大学生公民教育传播机制。新媒体使用的强大自主性使得许多负面有害信息广泛迅速传播,对公民教育的正确方向造成了巨大冲击。对此,我们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法规,制定相关的新媒体使用安全法规,防止非法有害信息的传播,为公民教育提供坚实的法律屏障。另外,我们需要规范网络运作,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阻止各类不良信息侵入校园。将管理与教育结合起来,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使校园论坛成为学生讨论交流的平台。通过新媒体工具密切关注校园中出现的焦点、难点和疑点等问题,建立起良好的网络舆论疏导机制;利用新媒体传播正面的新闻报道,不断扩大正能量事件的辐射面;利用新媒体与学生实现良性平等的沟通,避免引发不必要的误会;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切实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二,加强高校大学生乃至全社会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反应能力。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仅要求大学生这个群体乃至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在面对新媒体传播的各种信息时,能够做到对善于辨别、筛选、理解和理性回应,而且要能够对信息产生质疑、评价,还要能自己生产和创造信息,而不是一味地相信和盲从,成为不法势力的“推手”。这些都是对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但从现状来看,加强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任重而道远,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大部分仍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践课程,中小学也未开设相关课程,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媒介素养教育仅有的实践途径。大学生仅仅依靠自身的感知参与新媒体中复杂多样的信息交流活动,容易出现被人牵着鼻子走的现象。
第三,增强高校公民教育者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新媒体使得师生互动更为频繁方便。在公民教育的新媒体平台之上,教育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更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熟悉网络文化特点。传统的师生对话的形式延伸至新媒体时代,则可以表现为教师开通个人微博,利用博客或个人空间撰写文章、上传学习辅导材料、抛出话题引导学生讨论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公民教育工作者可通过个人空间、微博、博客、微信朋友圈等多种新媒体形式,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带动学生。时下值得注意的是,公民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高校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抵制恶意传播负面信息的三俗文化,使其将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公民教育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站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媒体时代浪潮中,我们要对高校公民教育工作开展长期不懈的研究,才能在时代的前沿把握导向、践行使命,从而更好地增强新媒体时代高校公民教育的实效。
[1]高峰.浅析新媒体在权力监督中的作用[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3,(6):29.
[2][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32.
[3]喻国明.拐点中的传媒抉择[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7.
[4]喻国明.传媒新视界:中国传媒前沿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