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教育: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关键——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为例
2015-08-15蒋晓俊
蒋晓俊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在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中国人缺乏信仰”这一命题摆在国人面前,不仅成为理论界争论的学术热点,也成为教育界深思的重要问题。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当代大学生的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融为一体的历史使命。但是,如何实现由教学体系向学生认知体系的转化,如何使得教师传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学生真正理解并真心信仰,成为教学的一大难点。笔者提出,应以信仰教育作为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在内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这是基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反思和总结多年来《概论》课程教学的经验教训,为该课程教学改革寻找的一种新思路。
一、信仰教育:《概论》课程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早在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已提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1],明确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最高层次的理想信念,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2015 年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更为明确地提出:“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2],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阵地。可以说,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重申和回归课程的本真价值,包括《概论》课程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真正“进头脑”,才可能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必修课。但是,从近年来学生的反馈意见中依然能发现,《概论》课程普遍存在着“脱离实际”、“被灌输”、“被需要”、“与专业无关”等问题,难以被大学生真心喜爱。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因素都存在,但教学环节是主要原因。
(一)部分教师片面理解政治课教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忽视了个体实际与信仰教育的相互作用
毋庸置疑,在高校,《概论》课程始终是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承担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功能,肩负着将党和国家的政治价值转化为学生的政治信仰的教育责任。但是由于认识的僵化和理解的偏差,教师容易割裂意识形态教育与个体思想发展的联系,甚至将二者对立起来,导致信仰教育与学生个人发展和国家、社会发展的现实相分离。例如:有些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为了确保“政治安全”,在强调意识形态一元化的原则前束缚手脚,刻意忽视社会意识的多样性,导致教学内容脱离时代发展的要求,脱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信仰发展的需求;有些教师教学方法相对陈旧,不善于将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文关怀与学生的需要结合到教育实践中;案例分析中的榜样示范吸引力不强,教学的“学科逻辑”遮蔽“生活逻辑”;等等。事实上,良好的教学效果不是源于意识形态对教育权力的垄断,而是在于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对时代问题和社会生活的关切之中。尤其要重视学生个体发展与信仰教育的契合,使当代大学生能从《概论》课中受到灵魂的洗礼,感受到更为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二)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识模糊,淡化了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使命
一份关于广西高校大学生信仰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75.75%的大学生认为今天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41.54%的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他们的信仰;而在被问到为何信仰马克思主义时,42.29%的大学生认为,因为它是一种真理体系。[3]调查表明,大部分的受访者认可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约半数者将其作为信仰,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认识模糊。其中,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信仰=宗教”、“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乌托邦式的空想”、“共产主义理想难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存在”。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逐渐“疏远”,与信仰具有密切联系的依赖感、神圣感不断弱化,与时代共命运的责任感日益淡化。不少大学生对信仰的选择依然处于迷茫甚至盲目的状态,他们易于在西方“普世价值”标签下的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冲击中摇摆不定。所以,他们更需要通过系统化、人性化、科学化的思想教育深入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才足以做出理性选择并坚定信仰。
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体现着《概论》课程教学的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内涵包括:“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现实性信仰、“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性信仰以及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超越性信仰等不同层次内容,如果学生对此尚不完全理解,单用口号式、灌输式的方法要求他们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不切实际的。这正是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为主线贯穿《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必要所在。受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影响,反科学、封建迷信、自由化等思想不断干扰着当代大学生科学信仰的形成,《概论》课要及时厘清不同理论和观点,传授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理念,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得到大学生们的认同并成为其政治信仰。《概论》课在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同时,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成就,感召学生们对制度的认同和自信。要充分挖掘《概论》课教材所蕴含的“四信”(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内容,是提高信仰教育有效性的基础;而信仰教育的成效也决定了《概论》课程的教学任务能否完成、教学价值能否彰显。总之,我们所提倡的信仰教育,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主题,遵循学生个体发展与信仰生成的规律,统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实践成就,逐步培育一批信仰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一种科学教育模式。
二、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概论》课程应有的教学目标
为了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根据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遵循《概论》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引导当代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该课程应有的教学目标。共青团中央从2007 年5 月已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旨在引导、帮助广大青年知识分子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走与实践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的道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培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要求是:高度的理论自觉、鲜明的实践品格、深厚的群众根基、奋进的创新精神。”[4]结合《概论》课程的教材内容,我们认为应着重从三方面来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一)从思想上要求当代大学生树立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制度自信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需要深刻理解和掌握体现在《概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及自身的思想实际来认识和解决问题。教材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等章节,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这样一种政治信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由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获得成功;改革开放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新的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使学生通过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不断增强理论自觉,认清时代发展方向,对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信心,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二)从行动上要求当代大学生展现鲜明的实践品质和批判思维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主张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实践,才能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于是提出共产主义的高远信仰,其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两大精髓:实践与批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实干中推进、曲折中前进,大学生要结合教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等章节的理论知识,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感悟改革开放的复杂性、艰巨性。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吹响,需要当代年轻人以更大的政治勇气、严密的批判思维和不懈的创新能力,在改革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奋发创造新世界。大学生要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在实践中历练、靠实践去检验,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
(三)在风格上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深厚的群众根基和奋斗情怀
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总结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群众路线和艰苦奋斗作风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优良传统,《概论》课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等章节诠释了这一要点。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如果能够扎根于人民群众这片丰厚沃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就能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特别是要体察群众疾苦,关心群众愿望。应尝试在“三下乡”等社会实践环节中增设与群众“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教育实践活动,有效拉近学生与群众的距离,让大学生真切体会群众生活,真实汲取群众智慧,真正依靠群众力量。
三、从现实的个人到崇高的信仰:《概论》课程的教学设计
要在深刻领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的前提之下,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和科学性,遵循个体信仰选择与意识形态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将信仰教育作为《概论》课程教学改革设计的关键突破口。为此,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提出以下思路。
(一)主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概论》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5]同时,《概论》前言明确提出:帮助学生“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6]。这就决定了该课程教学的一个主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实际上,这一主题不仅是课程性质的定位,也是教学任务的定位。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青年学生应立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之上,在当代,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笔者认为,信仰教育视角下的《概论》课程改革,要体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一主题:不仅要以时代发展的视野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也要以忧患意识来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从意识形态统一的层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也要从现实发展的角度强化个人与国家、民族共命运的历史使命意识;不仅要以崇高信仰选择为切入点,也要寻求个体发展实践逻辑与课程教学理论逻辑的契合点。
(二)主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依然秉承着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这一理论特性。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了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现实运动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我们既要理解共产主义理想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又要把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实践活动中依然要求遵循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则,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更为广大的人民群众,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讲授《概论》课程中有关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特别是涉及民生领域的内容时,要注意结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来诠释。例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具体政策要求,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同样是为了全面提高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使人们既能够充分自由地发挥个性,又能够充分自主地选择职业,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突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条主线,能够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实现个人的现实追求与崇高的信仰选择相统一。
(三)方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
《概论》教学传授的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因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8]。学生只有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才能真正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且受益终身。与此同时,讲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我们不能忽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生力量,因为“它在价值的意义上形成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或精魂”[9],而且它在哲学意义上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唯物论等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相通相融的内涵。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当代大学生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49.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新华网,2015-01-19.
[3]谭培文.当代大学生信仰与信仰教育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0-31.
[4]王兆国.努力为党的事业培养一批又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J].求是,2011,(2):7.
[5]<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意见>实施方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6).
[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 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6.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4.
[9]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