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果品市场的回顾与预测

2015-08-15袁亚祥

上海商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车厘子果蔬水果

文/袁亚祥

(作者系上海市果品协会秘书长)

2014年,上海水果市场总体走势,价格居高不下,销量受到压抑。相对来说,高档果滞销,中低档果还算可以,而进口水果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再加之果型美观,能拿得出手的心理因素,依旧在节假日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与往年相比,明显处于走下坡路的格局。下半年,虽说是各种水果的丰收季节,量大但价不跌,特别是红富士苹果,由于受到2013年收获季后的高价位滞后销售的助推,收购价比往年高,也因此影响了市场销售量的增长。这一方面既有果农有着过高的后市销售卖高价的期望值,守着高价位才出手的等待思想,等于是为了享有高价摇旗呐喊。而许多经销商也要硬着头皮赌一把,玩的是心跳,希望2013年后期效应能在2014年再度显现。据估算,2014年上海全市水果批发成交量基本维持在180万吨上下,与往年基本持平。

要说2014年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大家见证了中国国内超乎寻常的车厘子热。热到什么程度?由于与北半球反季,每年都赶上春节黄金档期,2014年年初,智利近70%的车厘子最终目的地都是愿意进入中国市场,这个市场首选地就是上海。上海既有自身的消费需求,又有向外辐射的功能,而这样的狂热,预期也将在2015年春节前后重新上演。

当然,这股车厘子热并不仅仅限于智利这样的南半球国家。2014年上半年,美国西北车厘子在中国也经历了一场销售狂欢。此外,同在北美地区的加拿大也在2013年试出口后,于2014年6月正式获得中国大陆市场的出口渠道。由于中国市场的需求非常强烈,每到车厘子收获季节,各地每一个车厘子都有向中国出口的愿望,所以,2014年度上海市场上车厘子的价格,消费者从总体上的感觉并不是那么很贵。但有时也演绎了车轮大战,价格高低都曾出现过。因为有了海运车厘子首次大量登陆上海,虽然此前也有少量空运车厘子及海运至广州的车厘子通过中转到达上海,但2014年12月19日,2014-2015季度海运进口(智利)车厘子首次大量运抵上海港,并在12月20日登陆上海市场。据向上海辉展市场的几大车厘子进口商了解后得知,这批1000多吨的海运智利车厘子整体品质上佳,他们也对接下来的车厘子行情分别作出了自己的预测。

上海金果贸易有限公司称,目前公司统计的数据显示,通过海运到来的这批智利车厘子约有72柜,其中8成以上品质都相当不错,那是因为这批车厘子都是在11月30日那场降雨之前采收的,所以跟2013年相比质量基本是一样的,没有出现下降。据此,行家预计,随着车厘子市场越来越成熟,无论是否年节,国内消费者对高品质的车厘子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波动。“但是优质的和品质欠佳的车厘子价格将会进一步拉大。”

上海车厘子价格大战的背后,除了上海新到了海运的这80多柜,香港也到货230柜,这样的集中到货,肯定会在价格上有向下走的空间。但是等到春节之前的一至两个星期里,按照惯例车厘子的价格会有一定的回升。因为很多经销商摸准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过节都舍得花钱,这个时候不赚钱更待何时。

剖析2014年度申城果品市场销售起伏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

设施农业促使果价逆势而上

在水果产量年年增长的前提下,不少果农为求标新立异,突出与众不同的理念,则把眼光瞄上了设施投入所发挥的作用上,并动用科学技术不断改良品种,把上市时间提前,以期得到更大的利润空间,当然这也无形当中提高了水果的生产成本,特别是一些从工业转向农业的新果农、新庄园的掀起并遵循“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经营策略,在暖室里种水果,用电热加温,导致各种水果上市日期提前了,成本增加明显。如3月份上市的枇杷,四五月份上市的大棚油桃和西甜瓜,11月份上市的环棚草莓等,无不以高价面市。另外,化肥、农药、人工成本等的上涨,加剧了成本的上升。而五六月份梅雨的降临,7、8、9三个月的高温天气,局部地区的台风、干旱、洪涝等灾害性天气的出现,也使得水果生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由此成本上升明显,这些最终都将分摊到生产成本。其结果必然是通过涨价来平衡产出的收益。

储果成本增加促使销售提价

以前是销地储存,待价销售,现在是产地直接存入冷库用于冷藏保鲜,这对于丰富市场供应来说是一件好事,也保证了商品质量,但冷藏就有损耗,存放时间越长,成本增加越高,尽管连年水果丰收,时常出现水果卖难,但由于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的魅力,加之流动人口多,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水果仍要好卖一些,因此,许多经销商都将产地的水果与上海冷库之间转进转出,待价而沽,这样一来,造成库位紧张,继而冷藏费涨价。从下半年的9月份开始,产地及上海几乎所有的冷库都已被各种水果塞得满满的,品种基本上都以苹果为首,梨为辅,以致一库难求,涨价已成必然,这一方面使得现有的水果价格下不来,另一方面无疑为新一轮的水果涨价奠定了基础。由于库位紧张,一些专业储存水果的冷库,早已打出了储存水果的“免战牌”,很多冷库也已是“库存水果以满为患”。而诸多经销商在市场销量减少的情况下,为了保住收益或者说是维持日常开销,价格自然不能低,存放冷库成了保险箱。

物价水平总体偏高果价紧跟

由于受到各种农副产品的高位盘整,水果已经成为继蔬菜之后的第二大日用消费品,特别是一些白领阶层,几乎是长年以果当主食,购买时又热衷于网络电商的送货上门,这特殊的服务,当然就会是高价位了。显然申城全年总体果源丰富,什么样的品种都不缺,让人有一种淡季不淡的感觉,有些品种甚至比当季时还要多,因为上海毕竟是大都市,全国看上海,世界同样要盯牢上海。

2014年,我们看到的是不少“大众品类”——如苹果、柑橘、香蕉等,都在价格上显现出了居高不下的趋势:到了下半年,仅山东苹果的价格就上涨了40%以上,其他地区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不仅导致出口持续下降,也引来不少对日后价格不稳的担忧。然而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国产优质水果的种植成本逐年在提升,不论是土壤、肥料、农药和人工近年来都有提高的迹象。加之国人对食品安全的意识也在提高,这也促使果农采取较为绿色、环保的种植方式,进一步增加了成本,高端路线将成为国产水果大势。于是,就有人调侃道:“现在蔬菜水果越来越贵,一根葱、一块姜都好几块钱,何况是娇贵的水果。”

品牌水果成就果价向上攀升

有品牌的水果就是好销。2014年的地产水果虽然受到团体购买减少、公费消费制约的影响,但一些作为有品牌的水果就是好销,崇明赢宇果蔬合作社生产的从韩国引进品种黄金水蜜梨、南汇瓜果有限公司生产的南汇绿妮牌系列水果,新场镇桃咏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桃咏牌系列果蔬、五四农场生产的心心牌葡萄,福建永春生产的“永鹏”芦柑等,这些水果品牌都以其独特的品质,从上市初期到落市,始终是供不应求,2014年的价格几乎全年在高位盘整;再有沪郊“奉叶”牌蜜梨,松江仓桥水晶梨是沪郊梨中“豪杰”,在7月底至9月底,基本上别人愁销路,他们却是稳坐钓鱼台,像桃咏牌西瓜、水蜜桃、葡萄不仅在整个华东地区是出了名的,而且在全国相当多的省份城市受到追捧。正是基于这些品牌果的名声,在2014年的水果销售中,其所占的份额同比往年有5%以上的递增幅度,也主导着果价不降的基调。

多种进口水果准入带来新机遇

2014年是沪上进口水果崛起的一年,据上海果品商业行业协会透露,全年的进口量已经从原来的15万吨左右提升到40万吨左右,为历年之最。这一年,人们不仅看到了已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美国加州柑橘、华盛顿州苹果、新西兰苹果等产品回归中国大陆市场,智利鳄梨(牛油果)、墨西哥树莓及黑莓、荷兰鲜梨、南非苹果、阿根廷苹果及梨等都获得了中国市场的进口渠道。

从整个形势分析,2014年度的水果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近三成,笔者在沪上的一些超市及其大卖场注意观察,无论是大宗水果的上市旺季还是淡季,苹果价格始终是攀升的。普通红富士的市场零售价一般要卖到5元/斤以上,陕西洛川、甘肃静宁、河南三门峡苹果价格一直保持在8元/斤左右,最贵的新疆阿克苏糖心红富士苹果则高达11元/斤,而这样的苹果往年仅为4-8元之间。不少水果零售店店主说,2014年度的苹果价格几乎是不论品种,都出现了三成左右的上涨。

谈到2014 年苹果价格的上涨,有着近30年水果经销经验的上海山华德合果品市场的张德成则认为,除了受全国苹果减产因素的影响外,本地客商疯狂囤积苹果等待价格上涨和产地果农囤积惜售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这就使得市场上苹果出货量减少,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苹果的价格。

全球水果业局势的风云突变对申城水果市场的影响

2014年下半年,上海水果市场同全国一样受全球水果业局势风云突变,特别是生鲜电商、互联网营销对传统批发零售业造成的巨大冲击。

由于不满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以俄罗斯在乌克兰立场问题为由针对俄罗斯公司、银行及俄政治人物等多次制定制裁清单,2014年8月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一项命名为《关于采取特定经济措施以确保俄联邦安全》的总统令,要求俄联邦各国家机关及法人实体针对对俄制裁国家,在未来一年内禁止或限制从这些国家进口部分农产品、原材料及食品,同时增加俄国产商品的供应。该总统令自签署之日起立即生效。

处于冲突中心的乌克兰已在早些时被禁止向俄罗斯出口土豆,罐头食品以及果汁。此外,俄罗斯还在早前对波兰和摩尔多瓦的部分水果和蔬菜颁布进口禁令,并对希腊和荷兰的果蔬业提出了警告。

而就在这项禁令颁布的第二天,8月7日,俄新社便发表了俄罗斯政府公开的详细“被禁农产品清单”。除了婴儿食品之外,俄罗斯下令禁止进口几乎所有来自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挪威的食品,包括水果、蔬菜、禽肉、鱼类和奶制品等。

这一突如其来的禁令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显然,这一禁令对不少欧盟国家的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欧盟当地市场本就需求有限,而大量为俄罗斯市场准备的产品将无处可去,新出口市场的开辟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正因为此,受到影响最大的波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就把出口目标转向了中国等市场,并在努力争取中国市场的出口渠道。

而为了填补缺口,俄罗斯零售商无疑将努力扩大与中国、东南亚、土耳其、伊朗、埃及等其他国家供应商的合作。在不少中国公司看来,俄罗斯禁令对于整个中国果蔬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商机。

这一禁令事发突然,没有缓冲期,而且一禁就是一年,造成俄罗斯市场果蔬大量短缺,这对于中国果蔬行业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光水果的缺口就有七十万吨,因此中国市场分到的量也会比较大。而其他看到机会的市场比如拉美,他们的量可能不够,而且距离过于遥远,而中亚地区水果品类又不够丰富。因此中国果蔬业面临着一个难得的商机。禁令颁布后,山东、辽宁等国内果蔬大省纷纷做出回应,号召省内企业抓住这一“难得机遇”。9月16日,辽宁出入境检疫局在其官网上发布消息,称俄罗斯驻华商务处近日与国家质检总局进行了会谈,中俄官员已经达成协议,有望从中国大量进口果蔬产品。而作为历来对俄果蔬出口的排头兵,黑龙江省已早早瞄准这一时机,力争扩大对俄果蔬出口:黑龙江东宁口岸自8月起即实行果蔬出口俄罗斯直通放行制度,而黑龙江东宁宝荣公司口岸果蔬出口对俄直通车在7月底便已正式开通。大家都知道,出口的水果价格肯定比国内高,这样也间接助推上海水果市场价格。

2015 年度申城果市市场预测

从目前申城果品销售形势来看,市场上货源充足,种类齐全,基本涵盖了所有时令品种,主要交易品种梨类、苹果类和柑橘橙类的交易量占到总量的80%左右,价高、减产、惜售等因素成为交易量减少的主要因素。其中新疆阿克苏苹果,往年同期的销售价在60-70元/箱,今年涨至80-100元/箱,上涨超过25%;赣南橙从产地得到的信息显示,2014年整体产量下降30%以上,导致收购价一路飙升已接近2013年的两倍,市场上销售的赣南橙也受到价格上涨因素明显,同期交易量下降12%,主流品种从大中果向中小果转型;蜜柚价格较往年上涨30%左右,同时产地直接采购的增多导致市场交易量下降18%。

展望2015年的上海果市,回想2014年的销售,行家认为,做水果这行确实要有一点“赌性”,博一记已成常态化。但更多的是靠智慧赢得好运。为什么?因为现在的水果销售在讲究全球布局的今天,供需关系越来越复杂:不仅本土水果在互补和竞争,洋水果也以日益强势的姿态加入PK大局,于是企业动态、国际局势、进出口政策……全都成了行业必修课。原来世界并没有那么大,现在看看上海与世界各国的距离就像在家门口一样,最近车厘子市场出现了价格厮杀就是最好的证明。还有一些经改良的“新面孔”也将会纷纷露面,如湖南湘西州新投产的柑橘品种湘蜜一号今年会瞄准上海市场,这既是消费者的福音,同时又是水果经销商的挑战。尽管每年大宗水果中的苹果、梨、柑橘等都是增产的,再加上其它小水果投入面积的增加,2015年的水果总体产量估计还是有增无减。按照常规,果价应是下跌才是。但从目前的各类农产品价格走势及水果行情的趋向来看,2015年的果价一时还很难有下降的迹象。主要表现为:

一是受制于物价上涨。这几年工资每年涨,就预示着物价必须跟上,过去人们认为的小水果,现在也成了必需品。

二是成本居高不下。由于连锁效应的因素,导致生产成本和储存的库存费用增加,迫使经销商或果农守住价格底线不放手,以确保赢利。特别是有2014年度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先例,2015年度会出现大多数果农或水果经销商将持果漫天要价的现象。

三是健康就要吃水果的理念。吃水果可保健的概念深入人心,绝大多数消费者把每天吃水果成为必修课。水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像用橄榄泡茶喝、苹果香蕉柑橘入菜肴等,整体上为水果的出路找到了出处。尤其是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概念的引入,高价位环保水果会由此应运而生,由此提升了价格。

四是设施投入后的高成本。随着国产水果品质的提高,出口水果数量会相对稳定并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同时进口水果数量也在增长,国产优质品牌果入市必然提升价格。

因此,果品行家分析认为,从以上情况来看,2015年度上海果价仍会表现出比较坚挺的态势,总体平稳,少数品种、特别是进口水果在四大节日会呈现高价位,虽然这些高档水果面向的是特殊人群,但同样影响着整个果品市场价格的走向。一些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由于2014年涨价对2015年果市的影响较大,加之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市场需求旺盛以及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等因素影响,2015年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依旧会带动果价的上升。

猜你喜欢

车厘子果蔬水果
周年供应车厘子(甜樱桃)——北京乐享农庄
周年供应车厘子(甜樱桃)——北京乐享农庄
今年你实现车厘子财务自由了吗?
疫情下的“车厘子自由”
奇思妙想的果蔬们
清洗果蔬农残 你做对了吗
这些果蔬能保护呼吸道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果蔬大作战
水果篇之Ch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