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蒸糕技艺在嘉定区申遗
2015-08-15
过去在上海郊区非常普遍的蒸糕技艺,日前,在嘉定区提出申遗报告。充满农耕文化的在沥江果园举行的申遗文化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过年的蒸糕习俗和技艺,现在在做的人少之又少。到了快失传的境地。对于这种在过去既普遍现今却要失传的物品,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
据了解,这次由嘉定区惠民社区服务中心举办的“徐行蒸糕技艺暨老解重阳糕文化研讨会”,主题就是通过专家们的论述,阐明对于蒸糕技艺的传承意义和市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对这项既普通大众却又要失传的民间习俗技艺,重新唤起人们对于传统年俗的怀旧心愿,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文史专家、嘉定区申遗办专家组组长陶继明认为,民间蒸糕,从字面上分析,就是吉祥之意、蒸蒸日上、节节高,更有合家团圆、日月高照的涵义。丰富的文化象征,就决定了它的技艺不应失传,要传承下去。申遗是应该的。
在这次文化研讨会现场,与会者还饶有兴趣地观看了传统蒸糕技艺的视频,当看到做一尊糕要从选米、淘米、浸米、凉米、磨米再到大小两只筛子筛三遍,把最细小的米粉留下煮糕。而煮糕前的搓擦糕粉,动作更细腻的复杂流程时,都感叹,这就是民间技艺的亮点。徐行蒸糕的第二代传承人王志祥告诉大家,搓擦的程度和时间,关系到糕的质量,一般都很认真。因为反复擦得越久,蒸出来的糕就越好上口,韧性足、有口味。而到了放进烧开水的灶上铁锅里蒸煮时,灶堂火候的旺、慢,对于糕的成熟程度也非常重要。徐行蒸糕第三代传承人解荣光则说,这些都是一项技艺,要掌握好也不容易。据了解,如今的解荣光更是在传承和创新方面,做足了文章。解荣光不仅把师傅传教给他的蒸糕技艺,全盘继承下来,还在品种的开发和文化的点缀方面,创造了不少新玩意儿。重阳糕、定升糕、喜龙糕、双喜糕等,凡是沾上喜庆含义的事,他都要用文化掂出它的分量、价值,因此使得许多顾客,在购买了他的蒸糕后,都喜上眉梢。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老师对此评价说,凡是沾上文化的物品,都有生命力。徐行蒸糕技艺延伸的老解重阳糕,就有生存的市场。嘉定区文化专家周亚红在发言时,明确指出,江南水乡的徐行蒸糕技艺文化含量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遗产。而延伸出的老解重阳糕,更是文化的大集成。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支持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