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

2015-08-15赵娜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2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会计工作职业道德

赵娜

(吉林省烟草公司吉林市公司 吉林吉林 132000)

1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在具体的工作中,会计信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会计工作者本身讲,会计工作者做假账,无视法律法规,胡乱操作账目;从管理者的角度,管理者管理不善造成账目混乱,命令会计工作者做假账等。这些行为有的是故意行为,有的是无视会计的准则,徇私舞弊,最终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从而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究其原因,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1.1 内部环境利益的冲突

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经营者的短期行为,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经营者为了近期和局部的利益,凭借手中的权利,通过强制手段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上弄虚作假,少提费用、乱调成本、虚增利润或产值,报销虚假单据及列报不合法的开支、甚至于强令会计人员造假帐,为其违规、违法行为掩盖真相,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给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造成误导、给国家财产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在我国经济转轨中,由于国有企业所有者代表不明确或所有者监督缺位,从而使外部监督体制难以矫正内部人的道德风险问题。

1.2 技术性失真

技术性失真是指由于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上的局限性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业务素质不强,职业道德观念较差,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会计人员从业素质低下,目前来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人员上岗和聘用制度混乱,许多企业聘用无证上岗人员;二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正处于与国际接轨的变革过程中,会计人员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和提高,而事实上由于各种历史的、现实的原因,会计人员往往跟不上改革的步伐,对会计规范理解不透或根本不理解,只注重会计规范的形式,忽略了会计规范的实质,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1.3 企业领导行政化和会计人员监督权的弱化

目前我国对大部分集团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仍然集中于政府部门,这种管理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使集团企业的领导不仅是一个企业家还要是一个政治家,导致会计信息要迎合企业领导的意志,而使会计信息失真。同时,人事管理制度还未市场化,企业职工流动困难,会计人员不得不按企业领导的意志进行会计核算,会计人员所应有的监督权被弱化,从而使会计信息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状况。

1.4 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具体的会计工作中,企业的内部监督人员,都是由企业管理者直接任用的,大多数情况下,会计信息是随着企业管理者的意志而转移的,而会计工作者也是企业管理者直接聘任的,其劳动报酬也是由企业管理者直接发放,并不是单独的会计人员行使权力。企业的外部监督机制,也就是从社会的中介机构以及政府下派的审计人员进行的监督和控制,因为是外部监督,根本无从了解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具体经济业务的财务往来,所以不能及时的监督各项会计的工作。因此,内外部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也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发生。

2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

2.1 加强会计法规制度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违法收支不予办理。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会计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会计体系,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空间,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大造假成本,补充处罚条款,实行监督制约机制。如果会计法规缺乏科学性,就会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判断带来困难,从而影响会计法规的贯彻执行,给不法分子钻空子,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尚有余地”。会计法规中关于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判定标准要有可操作性,如果会计法规模棱两可,操作性不强,其贯彻执行就会打折扣,虚假会计信息就会乘虚而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几个环节要齐抓,凡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会计人员编造、篡改会计数据,弄虚作假,损害社会利益的,必须依法严惩,追究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随时发现,随时处理,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美国20年代经济危机前后,虚假会计信息充斥证券市场,政府通过法律将会计责任明确界定给企业经营负责人,违法乱纪者给予重罚,较好地杜绝了虚假会计信息的泛滥。这一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2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加强监督力度

认真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发挥会计的核算、监督职能,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规范整个会计处理过程,建立、健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制度,为会计信息报告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会计信息失真在源头就实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并把制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验证、检查、监督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各级财政、税务、审计机关要依法对企业加强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各级主管部门也应负起责任,在对所属单位的会计人员业务上进行指导,核算上进行监督、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必须予以纠正,对弄虚作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对有关人员予以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发挥审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注册会计师应树立起强烈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依法执业,客观公正,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2.3 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

所谓的会计委派制,是由企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领导部门,向企事业委派的会计人员,该会计人员不受企事业的直接领导和管理,而是由委派机关直接管理和考核。委派制的应用,从根本上杜绝了会计人员受制于本单位领导管理,从而不能依法行事,更是从根本上保证了委派人员的根本利益。

2.4 完善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首先,要提高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态度上决定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为了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可以加大《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内部控制规定》等法规的宣传,从而提高管理者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其次,要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是会计控制,而会计控制的职责主要是由财务人员履行。所以,要切实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工作,只有会计从业人员掌握了会计的基本准则,按照既定准则进行会计工作和会计核算。同时还要时常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的培训教育,从根本上使其明确会计的职业道德准则,也要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程度,以及会计工作本身的谨慎和严谨。会计工作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应该秉公执法,大公无私,坚定原则,不以上层利益为转移,坚定自己的信念,同时,要保证会计工作的准确无误,不得肆意编造会计信息。与此同时,要不断扩大会计队伍,吸收优秀的会计人才,使会计整体队伍不断强大,从根本上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第三,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要不断的加强。交易合法性控制。业务凭据完整性控制,正确性控制,会计方法一致性控制,授权批准控制,实物安全控制等都要制定规范的制度。有了完善的制度,才能更好地实施控制。第四,加强内部审计部门应对内部控制的适应性、有效性做出正确的评价,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2.5 加强会计诚信教育,倡导职业道德

真实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诚信是会计行为的灵魂。会计的失真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我们要从根本上杜绝这种行为的发生,对于这种现象,不但要对其进行处罚,更要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做到法德兼治。具体做法是:建立诚信档案,财政主管部门可以建立单位会计诚信等级管理制度及会计从业人员个人的信誉档案,评定其职业操守、守法现状及该单位的诚信等级;对违反诚信的单位和个人要记录档案,使诚信守信者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信任,意欲失信者受到信用约束而收敛,使失信者名誉扫地受到唾弃。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具有可操作的指导性会计职业道德标准,帮助会计人员更好地掌握职业道德标准,从自身提高自己的会计职业修养,在遇到会计行为发生时,能够自觉的与会计不实行为进行斗争,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从业人员的诚信度;同时加大对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的力度,使会计人员会计知识不断更新,业务理论和业务技能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者会计工作职业道德
企业管理者纵论品牌建设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中国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企业管理者要为社会奉献正能量
第四部分 地方会计工作